電子報
電子報

清明隨想


  今天是舊歷二月二十三,再有幾天就是清明節(jié)了。說起清明節(jié),不能不讓人想起杜牧的那首讓無數(shù)人為之斷腸的《清明》詩: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小時候,每逢清明,父親都會帶著我去祖父和祖母的墳上給他們二老以及很多很多我從未謀面的爺爺、太爺爺們的墳頭上燃一炷香,磕幾個頭。如今我身在異鄉(xiāng),家是回不去了,在此寫一篇小文,來祭奠祭奠我的祖先們吧。
  中國,一直就是個農(nóng)業(yè)國,發(fā)達的農(nóng)業(yè)文明所留下來影響已經(jīng)滲透到社會各個方面,我們的祖先甚至歸納出了每年的固定時間的固定氣候現(xiàn)象并給出相應(yīng)的建議讓后人參考著來進行農(nóng)事活動,這就是二十四節(jié)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雖說是簡單的二十八個字,但是里面卻包含了古人無數(shù)的智慧在里面。盡管現(xiàn)在英特網(wǎng)已經(jīng)普及地球各個角落,人類也早就登上月亮,但是在中國,在我的家鄉(xiāng),在我家,每年都還是按照這個節(jié)氣歌來安排農(nóng)活兒。二十四節(jié)氣歌中第一句中的"清",就是指清明,清明的意思是"天氣晴朗,草木繁茂。"這個節(jié)氣其實是在告訴人們春天來了。清明的時間一般是在公歷的4月4日至6日之間,這時候太陽到達黃經(jīng)15°,氣溫回升,萬物生發(fā),也正好是播種的季節(jié),在我們家鄉(xiāng)就有句諺語叫作"清明前后,種瓜點豆。"然而,這只是清明對于農(nóng)業(yè)的作用,推而廣之的話,中國古代對于清明其實賦予了很多意義。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時候,所以,春天總是讓人欣喜,給人希望,所以這時候人們往往會結(jié)伴出游,去室外,去田野,去山水之間踏春尋春,嬉戲游玩,既放松精神也讓出去活動活動筋骨,把攢了一冬天的懶勁兒給扔掉。人身體的機制在這時候也開始活泛起來,尤其是那些小年青們,這些少男少女們在這時候會開始思春,于是在遠古的時候,古人甚至組織小伙子和姑娘們在這一天集體出游相親??傊?,希望,是這時候的關(guān)鍵詞。然而,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那就是祭奠已故的親人,可以說這是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內(nèi)容,人們叫它"清明節(jié)"。關(guān)于清明節(jié)的來歷,習慣于考究的人們總是把清明節(jié)和歷史上的晉文公和介子推聯(lián)系起來,認為是晉文公為了紀念被他殺害的自己的救命恩人介子推而規(guī)定的一個節(jié)日。我倒覺得不必那么刻板,也許還可以有另外一個解釋。
  研究歷史和宗教的人們總是抱怨中國人從來沒有一種統(tǒng)一的宗教或者是信仰,說中國人因為沒有宗教信仰就沒有原則,就什么都可以做出來,是不好的一個現(xiàn)象,對此批評不迭。我很不喜歡這種說法,一些中國人在被問道自己信仰的時候,覺得自己好像實在沒有宗教信仰,而又覺得說自己沒有信仰有些不妥,于是就說自己是儒教,這個實在是委屈了孔老夫子了。孔夫子早就說過,"不語怪、力、亂、神","不知生焉知死",對于所謂神仙鬼怪從來都是敬而遠之。從我們的祖先開始就不搞什么神仙鬼怪的信仰,我們從不信仰什么超能力的東西,然而我們的中國卻一直堅強地存在著。我們經(jīng)受了很多次的洪水、地震、饑荒、瘟疫等等的襲擊,我們被很多外族侵略過,我們被八國聯(lián)軍、日本鬼子等等燒殺掠奪過好多年、好多次,可是我們今天依然堅強地挺立在世界上,請問這是為什么呢?如果沒有信仰,而僅憑人口眾多和所謂地大物博,我想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我們的信仰是什么神仙呢?我堅信,我們中國人是有信仰的,但這個信仰不是什么神仙,不是什么萬能的主,而是我們的祖先--給予我們生命的先輩。在中國,你罵一個人的最高級別就是罵一個人的十八輩兒祖宗,反過來,如果你的十八輩兒祖宗被罵,你會感到莫大的恥辱,甚至會與之拼命。這是為什么呢?外國人就不會那么激動地去罵別人的祖宗,別人罵自己的祖宗也不會生氣到如此程度,他們逼急了最多會罵你本人。別的宗教信仰,面對愛情婚姻,態(tài)度不一,譬如佛教提倡禁欲,而基督教則會讓自己的信徒去教堂,讓他們的主去見證新婚。中國最傳統(tǒng)的結(jié)婚儀式有所謂三拜:拜天地、拜祖先及父母高堂、夫妻對拜,或者有時候是先拜祭祖宗再搞結(jié)婚慶典。這里,祖先僅僅低于孕育萬物的天和地。這足以說明中國人對于祖宗的重視程度。你常常會聽到中國人說我對不起列祖列宗這樣的話,說一個人自謙的時候總是說自己是不肖子孫,就是不像自己祖宗的后代;與之對應(yīng)的是外國人總是說自己對不起自己的神了。中國古代,祭祀是每個人都要做的事情,國家的領(lǐng)導者在每年都會有若干次對祖先的祭祀活動,求得祖宗的保佑。而且更為不同的是,我們中國人有一個節(jié)日是供全國人來祭奠自己的祖宗的,我還沒有聽說過別的國家有一個節(jié)日是用來供全國人民來祭奠各自祖先,甚至很多身居海外的華僑也要不遠萬里回到中國來拜祭祖先,拜祭黃帝。這在西方,在除了中國以外的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可能的事情。當然了,像韓國、日本這樣的國家也有清明節(jié),但這也是受古代中國的影響,這是有史可查的。
  回到開始的問題,我們中國人的信仰是自己的祖先,可是為什么我們的祖先要把清明定為全體中國人祭祀的節(jié)日呢?我想還是回到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清明,春天的來臨給人希望,既然我們的信仰是自己的祖先,那么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日子,向自己的祖先誠心地禱告,恐怕是最合適不過了。我們可以說說自己的希望,可以表達自己對已故親人的思念,可以跟他們說說自己的心里話,甚至可以哭上一會兒,因為我們中國人實在是太看重親情了。
  我是北方人,我們這里春天來得晚,清明節(jié)的時候很少下雨,田野里也看不到綠色,所以杜牧的"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在我們那里是感受不到的。也許南方人喜歡在那種梅雨似的季節(jié)里惆悵,我們北方人則不是,我們?nèi)ヌ镆凹赖斓臅r候,通常會選擇清明節(jié)前幾天的一個晴天。田野里,陽光很溫暖,通常還會有點西風或者北風,地上以及那些墳頭上依然是冬天留下來的枯草,除了你知道春天已經(jīng)來了,你所看到的,沒有什么能告訴你春天來了。其實這個比起"雨紛紛"來更讓人覺得蕭瑟,覺得哀傷,路上也的確有很多"斷腸"人,你偶爾還會聽到不遠處的墳頭有人在哭泣,或者有人干脆就在嚎啕大哭。杜牧的詩里說"借問酒家何處有",這種想法我也有過,那無非是對于親人的想念而無以寄托,唯求在酒杯里得到些許慰藉,我想杜牧在寫這首詩的時候也應(yīng)該是如此想法吧?,F(xiàn)在很多人把"杏花村"酒當做是美酒,把詩人當時想喝酒當做是很愜意的事情,我倒是覺得杜牧詩里的"杏花村"酒一定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的高價美酒,它很可能就是田野旁邊村莊里面村婦自己釀造的澀酒,在田野邊上,又有什么好的技術(shù)來釀造高價美酒呢?那個"杏花村"酒,我想唯有其略帶苦澀才更能襯托清明節(jié)時候的心情吧。試問哪個人可以做到心懷已故之人而自己口中卻能大喝高價美酒呢?除非他不是中國人或者竟不是人。
  中國人向來重死甚于重生,在祭奠先人的時候,我通常會想,這片土地應(yīng)該就是我的歸宿了吧,這樣想的時候我對于死亡的恐懼就小了些許,我甚至會想到我死后我的子子孫孫每逢清明會給我燒燒紙,給我的墳頭也添點新土,就像我每年那樣做的一樣。如果真是那樣,我想我會高高興興地為我的子孫默默祈福的。
  既然回不去家,那我就謹以此文獻給我的祖先們吧,希望你們能夠保佑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幸福安康。最后,用一首七絕來表達我現(xiàn)在的心情,也算作是個留念吧:
  清茶一盞嘗鄉(xiāng)憶,淡酒三杯咽客愁。
  不見杏花同牧曲,滿城飛絮斷腸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