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們仨》,不是出于窺探心理,了解一個名人家庭的私生活,而是由衷地想了解生活狀態(tài)、生存空間,卻不想,讀完后,對一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態(tài)、生存空間都有了深切感念。
他們仨組成的家庭著實令人羨慕,溫和、健康、不缺情趣,雖為父母、女兒,絲毫沒有地位的懸殊,反倒是互相照顧、互相體諒。錢鐘書先生意外“失蹤”,引得楊絳先生暗自悔過、女兒圓圓四處奔波,令我驚異的是圓圓的記憶力奇好,在另一篇文章中,楊絳提到過女兒從小就能過目不忘,惹得外公喜愛至極,離開外公家時,圓圓和外公雙雙落淚,感人的畫面常常出現(xiàn)在楊絳筆下,這不是虛構。在《我們仨》,她寫道“從今以后,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一個人書寫三個人的生命,承受巨大的孤獨和幸福。實際上,我是想象不到楊絳先生近百歲高齡撰寫這本書時復雜情緒加之筆墨的情形,她總是那樣平和,寬容、大度處事。
楊絳先生善寫細節(jié),大概源于她常常關心事的整體概況和細微之處。她寫輾轉(zhuǎn)奔波幾日終于在古棧道找到錢鐘書,“我們沒個坐處,只好盤膝坐在地下。他從被子側邊伸出半只手,動著指頭,讓我們握握。阿圓坐在床尾抱著他的腳,他還故意把腳動動。我們?nèi)擞窒嗑哿?。不用說話,都覺得心上舒坦。我握著他的手把臉枕在床沿上。阿圓抱著爸爸的腳,把臉靠在床尾。雖然是在古驛道上,這也是合家團聚。”團聚的畫面可以如此溫和、知心,不用痛哭流涕、大喜大悲,經(jīng)歷了太多的周折,只要三人都在,能好好的,便無所求。
在計劃生育時期,大多數(shù)家庭都是三口人,咱們仨說的不正是三口之家嗎?獨生子女的頑劣、寵愛,父母為了教育孩子極其艱辛,找不到一種合適的方式與孩子溝通,盡管父母在孩子們出生時就寄予了厚望,比如名字里可以看出他們的寄托:杰出的人才,美好的心靈等等,甚至對孩子將來從事職業(yè)也有種種設想,醫(yī)生、科學家、教師、記者等等。誰會料想到小娃娃會成長得與他們所想的完全不同呢,但是看看我們,父母也會回憶起自己的年少時光,也拿來比較。真嘮叨!煩了就甩他們一句,多么簡單輕快的舉動,誰教你的?自學成才。呵呵,我們總是走一步忘一路,忘掉最最依賴的人最最貼心的行動,還貼上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名頭。
也許是讀書少的原因,心總是不夠沉靜,目標太多,行動受阻。仔細想想牽連最多的、最受拖累的也是親人,還是楊絳先生說的誠懇,在錢老先生臨終時,一只眼就是合不上,她說,“好好走吧,還有我呢”。讀完這句話到打出這行字,需要多大的勇氣呢?她在至親面前永遠堅實可靠、受愛戴,幾乎每一位母親都這樣,寧肯自己餓著肚子也不愿讓丈夫和孩子沒吃飽飯,那些省著油錢過日子的歲月一去不復返了,落下的“節(jié)省”病根卻改不掉了。
盡管傳奇故事不一定人人都能經(jīng)歷,和親人共同生活的點點滴滴,父親教會的騎單車,他扶著后座椅又慢慢松掉,車身卻沒有失掉平衡,因此學會騎車;母親從鄰居那學會的簡易蝴蝶結打法,兩手一交叉,蝴蝶結翩翩起舞,她又教我,我又教給我們好朋友們,原來從這時懂得學習和傳授知識的樂趣;還有外婆每每見到我,總會提到四歲的我踩在小板凳上朝窗外喊著“救命”,她只離開了一會兒我便醒了,吵著要出門的野孩子??;甚至隔壁脾氣不大好的老爺爺,喜歡喊我?guī)退莶?,哪知后來我會偷學他的棋藝呢。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對幸福和不幸的定義總是因人而異,卻在相聚是幸福這一點上普遍受認同。每個家庭都會歷經(jīng)磨難,小摩擦、大風暴,總有堅強的臂膀守護著一個家,是他,是她,或者是我。成長的道路迷茫,我們既不想走一條被人設計的路,也不愿意走太多彎彎路,直到?jīng)]人能包容我們的稚氣、讀懂我們的小脾氣,不得不長大,所有的一切為的就是能夠家人團聚。
團聚,在每個節(jié)日喚醒人們回家的愿望,即使在喜悅的日子里也有人在默默付出并不求回報,那我們,究竟能做些啥呢?為了一個可愛的家,哪怕犧牲一點點休閑的時間,學兩道菜式,打掃房子,讓父母休息會兒吧,因為不是他們倆能承擔得起我們仨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