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教學進工地 課題接地氣夯實教書育人第一樁———記連云港市勞動模范、土木工程學院教授楊敏







  他是科研工作的先鋒,是學生喜愛的好老師,敢于挑戰(zhàn),樂于鉆研。他就是連云港市2012———2014年度勞動模范、我校優(yōu)秀教師,土木工程學院教授楊敏。
  注重實踐能力培養(yǎng) 學生受益匪淺上課,起立,提高嗓門來一句:“同學們好。”深深鞠一躬。這是楊敏教學18年來,不變的課堂禮儀。“這是尊重學生的一種方式。”楊敏坦言,這也是他的“小妙招”,可以讓課堂秩序迅速好起來。
  正式開講之前,楊敏都會利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聊聊自己的社會處事經歷,或與同學們分享自己最新的人生感悟。楊敏說,這樣做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內涵修養(yǎng),讓學生們明事理、會處事。
  “很喜歡開課前楊老師的‘隨談’, 將實踐中碰到難題與專業(yè)知識結合起來,很受益?!蓖聊竟こ虒W院李同學表示。
  楊老師擔任土木工程系《房屋建筑學》和《土木工程施工》兩門課的主講,在教學中,他十分注重實踐應用,忌諱紙上談兵。
  “講課時,楊老師把知識點與自己工作實踐經驗結合起來講,告訴我們書本知識在實踐中的具體運用。”土木工程學院陳同學表示,再復雜的公式,再晦澀的原理經過他精彩生動的描述,同學們都學的很透徹。
  對于土木工程專業(yè)的學生來說,生產實習顯得尤為重要。楊老師對于學生實習地點的選擇也頗有心得?!氨仨氁浴夼畠旱男膽B(tài)’來給學生找實習地點。從規(guī)模、資質各方面考察‘婆家’,確保同學們實習能學到真本領。”
  之后,楊老師會整合學生們省內的實習地點情況,然后規(guī)劃線路圖,挨個去學生實習現場,結合現場實際情況講授施工圖紙,解答學生實習中遇到的問題。
  有時候為了去一個學生的實習地點,來回需要倒好幾次車。“有一次下著暴雨,要通過一個很高的擋土墻,路又窄又滑,打著傘走在上面,晃晃悠悠的,差點就摔下去了。”楊敏說現在想起來都后怕。
  不管路途有多艱辛,教學18年來,楊老師都一直堅持去實習現場,指導學生的實習工作。楊敏坦言這不僅是對學生們的精神鼓勵,更是把知識帶入實踐教學中去,讓學生們更好地把理論運用于實踐中。
  科研成果服務社會奉獻不求回報1997年,楊敏作為高層次人才被我校引進。十八年來,他憑借著豐富的工程經驗和突出的實踐能力,在教學之余,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就,在服務地方經濟發(fā)展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2006年,連云港市供電公司因云臺變電所地基基礎出現大面積沉降情況,亟需對地基基礎實施加固。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變電所就得異地重建。
  “我在接到任務后實地勘察,發(fā)現地基基礎已經沉降了近半米之多,情況十分嚴重?!睏蠲艋貞浀?,市供電公司要求,無論采取何種方式加固,變電所不能停電,只能在220KV高壓下施工作業(yè)。
  面對如此嚴重的情況和苛刻的施工條件,江蘇省電力公司請來了華東地區(qū)的地基基礎加固技術的專家們,對工程“會診”,但一聽說移栽高壓變電所不停電加固,專家們沒轍了。
  問題出現總得想辦法解決?!爱敃r不知道著了什么魔,就想挑戰(zhàn)一下。”于是,楊敏開始鉆研起這個難題來。
  打樁加固是最有效的辦法。變電所的安全高度是2.2m,所有施工設備都不能超過這高度,否則會發(fā)生嚴重安全事故。但是市面上賣的打樁機,最小的高度也有4米多高,為此楊敏犯了難。
  有一天,楊敏在汽車修理廠看到了一個可以提升汽車發(fā)動機的懸臂液壓設備,當時他腦子里突然有了打樁機的雛形。買回那臺提升機后,他立馬找來工人改造,最終1.95m高的打樁機順利問世。
  器械問題解決后,楊敏又找了一塊空地,框了10個格子模擬問題地基基礎,進行了不同的實驗方案。在打樁加固實驗中,除了用測量承載率的方法驗證實施效果外,楊敏還把打下去的樁一次次地拔出來,檢查地底的樁接頭是否牢固,并在接頭處做了無數的抗壓實驗。
  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經過無數次的實驗,楊敏得出了用自制打樁機打樁加固的最佳方案,經過有關部門申請鑒定為安全可行的。這個方案避免了云臺變電所易地重建,創(chuàng)造了經濟價值上千萬元。
  此項工程中有兩項技術申請了專利,在蘇州盛澤變電所、吳江目瀾變電所的基礎加固中得到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不懈的努力讓楊敏科研成果豐碩。十幾年來,他公開發(fā)表論文10余篇,主持省級以上科研課題3項,獲得了包括微型鋼管樁加固沉降基礎施工工藝等國家發(fā)明專利2項,一種建筑用膨脹螺栓實用新型專利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