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核心價值觀,傳遞青春正能量——2016年暑期社會實踐剪影
編者按:今年,校團委緊扣“踐行核心價值觀,傳遞青春正能量”主題制定暑期社會實踐方案,共組建263支社會實踐團隊,其中包括1支國家級重點團隊,10支省級重點團隊,39支校級團隊,并配備專職指導教師180人。實踐區(qū)域覆蓋全國80余個縣市,230多個村,服務社區(qū)210余個,服務企業(yè)150余家,服務群眾24000余人,共建基地190余家。實踐活動得到40余家媒體的關注和報道,新聞報道多達1100多篇,產(chǎn)生了積極廣泛的社會影響。本期校報節(jié)選部分精彩活動進行報道,進一步展現(xiàn)我校大學生的精神風貌。
大學生原創(chuàng)話劇《蘆蕩情緣》搬上常熟大劇院
“茶館里,胡傳魁正安然地坐在前面的桌子上,后面站著他的跟班李四,而他的保安隊正抓著新四軍趙建,翠花在旁邊為趙建著急,王大媽和阿慶嫂站在胡傳魁的旁邊正著急地說著什么?!贝藭r,常熟大劇院正在放映的話劇《蘆蕩情緣》深深地吸引著觀眾的眼球。
《蘆蕩情緣》改編自發(fā)生在常熟沙家浜的真實故事。該劇由常熟理工學院曹星陽等在校大學生集體創(chuàng)作劇本,顧鈺倩(飾趙以瓊)、王鑫(飾趙?。?、葉鈺芯(飾翠花)等多名大學生演員傾情演出。演出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
《蘆蕩情緣》的編創(chuàng)工作自2015年11月份啟動,演員的招募依托大學生左右劇社在全校選拔。期間,同學們實地走訪了沙家浜人民政府、沙家浜風景區(qū)管委會、常熟市黨史研究室相關專家、劇本主角的后人,獲得了很多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并且為舞美制作積累了現(xiàn)實素材。此外,還聘請了話劇相關專家范琦老師作為藝術指導。經(jīng)過創(chuàng)作團隊集中研討整合,并聽取本劇編創(chuàng)顧問、常熟理工學院副校長周宏教授的指導意見完成了大綱定稿。
常熟理工學院原創(chuàng)話劇 《蘆蕩情緣》演出時長1.5小時,全程高潮無睡點,以話劇這種演員和觀眾都易于接受的演出形式,以一個老的故事作為大背景,以趙以瓊校長娓娓道來的全新的真實故事為發(fā)展脈絡,更加豐富了《沙家浜》傳奇故事的內(nèi)涵,更加接地氣。本劇被常熟市委組織部確定為常熟市青年干部 “兩學一做”必觀劇目,并有意打造為城市文化名片,也成為常熟理工學院與地方“校地互動”的重要成果。此劇也將作為常熟理工學院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一課傳承下去,久演不衰。
十五年的堅持與熱情
2016年 7月14日上午,烈日當頭,蘇州市彩香公園內(nèi)一片沉寂,只有幾位老人在長廊內(nèi)搖著蒲扇拉著家常,與此同時的晚晴園敬老院內(nèi)卻是熱鬧非凡?!鞍パ叫埬銇砹税?!鄒老師、陸老師、文老師、陳老師,你們都來了!”看見背著大小樂器的小張一行,敬老院的郝曉英院長趕忙把他們迎了進來?!澳銈兿茸?,我去給你們倒水。”在門口打掃衛(wèi)生的老阿姨似乎對小張一行頗為熟悉,十分熱情地招待他們。原來,院長口中的“小張”就是常熟理工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14級生物工程專業(yè)的張宜培同學。他今天是帶了他準備的新節(jié)目和用獎學金買的西瓜,到晚晴園來看望他牽掛的爺爺奶奶們。彩香評彈隊的幾位老師也都收到了張宜培的邀請,前來為“小張”助陣演出。
眼前的張宜培一身白色的演出服,高大的個子、穩(wěn)健的臺風,都給人以藝術家的感覺;然而臉上露出的俏皮表情卻無法掩蓋他的年齡。端正座椅、調(diào)整話筒、校正樂器,一切準備工作都井然有序。半個小時后,老人們從房間里陸陸續(xù)續(xù)來到外廳入座。不少老人都上前和張宜培打招呼,還有記性好的阿婆問起了小張:“小張你今年怎么來得晚?”張宜培不好意思地笑著:“今年學校放假有點晚,時間上耽擱了?!?br> 十點鐘演出正式開始,張宜培首先和幾位老師聯(lián)袂表演了好幾首著名的評彈開篇,老人們聽得頻頻點頭鼓掌。接下來張宜培連續(xù)表演了二胡的幾首名曲。其中《洪湖人民的心愿》引起了老人們強烈的共鳴,甚至有老人當場就跟著哼出了旋律,演出也達到了高潮。演出完畢,老人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頻頻向 “小張”豎起大拇指。
張宜培告訴我們,他六歲開始學二胡,外婆叮囑他一定要“學以致用”。所以剛學成第一首曲子的小張就背著占自己大半個身高的二胡,跟著外婆來到了彩香公園內(nèi)的敬老院。當時的他只知道要拉曲子給別人聽,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他一點都不害怕表演。第一次在敬老院的演出就十分成功。從此每年寒暑假,他都要到晚晴園來向老人們“匯報”,這一匯報,就是十五年。“學了二胡之后,許多胡琴都觸類旁通。我就開始接觸其他樂器并逐步學習評彈。這里(晚晴園)是我學藝的敲門磚。”如今,張宜培已跑遍蘇州進行慰問演出、義務宣傳。大小敬老院、福利院、部隊、紅十字會、社區(qū),只要是能把才藝帶給別人的地方,他就會去。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把節(jié)目帶給別人,別人欣賞我的節(jié)目,自己的表演得到了鍛煉,我和別人都可以收獲快樂。”當然,張宜培的公益之路也遠不止演出。僅2015年一年,小張在蘇州兒童醫(yī)院的總義工時數(shù)就超過了200小時,他表示“只有真的投入到志愿服務中才能明白為什么社會上會有那么多志愿者樂此不疲?!?br>十五年的堅持與熱情
暑假期間,數(shù)學與統(tǒng)計學院“愛在琴川”實踐團通過開展一系列的親子活動和宣講會,促進了親子關系的發(fā)展。
活動以PPT講授與互動相結合,愛要大聲說出來,小朋友們用他們活潑可愛的表達方式抒發(fā)了作為00后對父母的感恩之情。經(jīng)過實踐團的宣傳,活動也引起了常熟市電視臺的關注。“我的爸爸在外地打工,很少有時間陪我,我很想見他……”,一句“我很想見他”,瞬間點燃了現(xiàn)場情緒。一位小女孩哽咽地說道:“上周五,媽媽答應和我出去玩,我在學校一直等到天黑也沒有見到,媽媽實在太忙了,我希望她能夠多陪陪我?!逼綍r不敢說出的心里話,在淚水中全部訴說,母女緊緊相擁在一起。活動結束后,有位王女士說:“我平時工作忙,很多時候都忽略了孩子,今天的活動給我上了一課,以后會花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和理解他?!?br> 結束了楓林社區(qū)的親子溝通活動,7月15日,實踐團又來到了泰安社區(qū)。活動中,父母手把手教授孩子們包餛飩,臉都變成了“大花貓”。活動現(xiàn)場充滿歡聲笑語,不時傳來一聲聲贊嘆。親子活動結束后,志愿者們帶著孩子們拜訪了社區(qū)的幾位空巢老人,送去了親手包的餛飩。奚葵芳老奶奶握著孩子們的手,臉上洋溢著微笑,“家里只剩我一個人了,感謝你們能來看我,很久沒有這么熱鬧了?!?br> 7月27日,一場其樂融融的親子折紙與手繪風箏活動在溫馨的氛圍中拉開帷幕。志愿者們奔走于家長和孩子間,為他們演示折紙的細節(jié),一朵朵美麗的手工花在父母和孩子手中誕生。家長們紛紛表示,希望能夠與孩子攜手放飛繪制的風箏,給孩子一個幸??鞓返耐?。
“第一次和孩子參加這樣的活動,可以和孩子面對面溝通,參加游戲,增加對孩子的了解,我覺得這個活動非常好,希望以后能多提供這樣的機會?!睏髁稚鐓^(qū)的一位家長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在成長的道路上,父母與孩子結伴而行,體悟沿途的酸甜苦辣?!岸潭桃粋€月,我們見證了一百多個家庭的歡笑與淚水”,“愛在琴川”實踐團的隊長說,“很多時候避免親子矛盾,只是多一句問候,多一份相互理解的事情,建設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br>把希望和夢想帶給山區(qū)的孩子
位于河南省商城縣吳河鄉(xiāng)漆中灣村的漆中灣小學,僅有 3個 年級、3位老教師,學校教學條件和教育水平十分有限,山區(qū)兒童在物質(zhì)以及精神生活上非常匱乏。今年暑假,我校“河南愛心支教團”第二次走進該校開展義務愛心支教行動。
七月中下旬的河南基本每天都被38度的高溫籠罩著。然而,在商城縣吳河鄉(xiāng)鎮(zhèn)街至漆中灣小學這條幾里的山道上,每天早晨七點、下午四時許,都能看到團隊6個“大孩子”匆匆行走的身影?!斑@一小時的路程,也是當?shù)馗吣昙墝W生每天起早趕學的路,雖然累,但沿途是綠樹青田,風景不錯,空氣清新?!敝Ы剃犻L朱虹介紹說。
漆中灣小學看上去更像是四合院式平房,今年較往年新刷了墻面,添上了彩繪,掛上了名言,但課程依然簡單,只有語文、數(shù)學兩門課。支教團的到來給孩子們帶來了很多驚喜,心理課、折紙課、體育課、科學課、魔術課……面對這些陌生又有趣的課程,孩子們手足無措中又夾雜著些許興奮。“老師,老師,你們的城市是什么樣的???”、“老師,你坐過飛機嗎?”、“老師,大海里真的有貝殼嗎?”
“你無法想象他們對外面世界有多好奇,每次問問題時,感覺他們的眼里都會發(fā)光,像星星一樣?!?br> 受潮汛災害的影響,當?shù)厝藗儗ζ咴碌挠暧辛思蓱?。一場突來的大雨讓接送家長的腳步慢了些,也讓部分孩子被困在了學校。小老師們會送他們回家,為他們留下雨傘。第二天,歸還的雨傘上掛滿了紙折的愛心,上面寫著動人的話:“老師,謝謝你們的傘,我很喜歡你們的課,謝謝你們能來這里陪我?!?br> 陪伴:那些細碎而美好的存在……對這里的孩子來說,是期待也是奢侈。
或許短暫的支教并不能給山區(qū)孩子的生活帶去質(zhì)的改變,但支教成員們傾己所能去幫助他們:眾籌集資3500元幫助校舍安裝風扇改善教學條件,為山區(qū)的孩子帶來了219冊新書成立了圖書館。部分學生因家庭貧困而面臨失學,團隊頭年便帶著我校公益項目“2號店”捐助的善款,首先辦起了希望班,資助一些貧困留守兒童,為夢想裝上翅膀。目前該團隊代表我校接力愛心,為“常熟理工學院-漆中灣小學希望班”累計捐贈了2萬元善款,共資助20名貧困家庭子女。此次,我校對希望班成員開展“1+1”的愛心助學模式,院系里的10個班級分別對助 10位留守貧困學生,方便學校更全面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