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奮 斗 的 征 程


  申甲
編者按:每一代人,都是從歷史中走來,又向歷史中走去。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
  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弘揚長征精神的熱潮。長征精神已經成為中國民族自強不息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xiàn)。作為東農人,我們不禁想起激勵東農人走過六十八載春秋的“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東農精神,在東農精神支撐下,我們克服一重又一重困難,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不斷把東農的教育事業(yè)推向前進。
  本報開辟“回望”專欄,特約系列文章,力求讓廣大師生、校友穿越時光的隧道,了解東農六十八年的風雨歷程,感受她那頑強的脈動,品味她的艱辛與榮光,從中尋求東農繼往開來的勇氣和力量。
“歷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時間抗衡,它是往古的跡象,當代的鑒戒,后世的教訓?!痹欢葘ξ靼嘌雷骷胰f提斯的這番話有所困惑,似懂非懂。但是經過三年多校史館籌建工作的學習和歷練,駐足、回望、審視東農六十八年的奮斗歷程,我終于找到了答案。
  1948年,解放戰(zhàn)爭進入第三年,東北地區(qū)則剛剛解放,為恢復東北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為全國解放儲備一批農業(yè)科技管理干部,中共中央東北局決定成立東北農學院,哈爾濱市第一任市長劉達被任命為院長,中國共產黨在東北解放區(qū)創(chuàng)建的第一所高等農業(yè)學府應運而生。
  劉達院長辦學思路清晰,富有遠見卓識,精心勾畫出建設一所“正規(guī)化好大學”的辦學愿景,建大樓、聚大師、購先進設備三管齊下。在短短的幾年內,以鐘加棟、王金陵、趙孟瑞、盛志廉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專家學者,懷著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對東北解放區(qū)的向往、對農業(yè)科教事業(yè)的熱愛,匯集北疆,扎根黑土地,投身到東北農學院建設的偉大實踐中。王兆屯校區(qū)設計起點高、標準嚴,按照“美觀、堅固、適用,50年現(xiàn)代化,100年不落后”的設計要求,聘請南斯拉夫籍設計師巴吉斯設計了飛機型教學主樓及禮堂,那里承載了早期東農學子的無限眷戀和老哈爾濱人的美好記憶。購買一大批產自捷克斯洛伐克、前蘇聯(lián)等國的先進儀器設備,體現(xiàn)了建設高水平大學和理論與實踐相一致的辦學方針。
  辦學伊始,幾乎沒有成型的辦學模式和經驗參考借鑒,劉達校長審時度勢,提出了學習蘇聯(lián)辦學經驗的辦學思路,并成立了俄文版和蘇聯(lián)教材翻譯室,先后翻譯蘇聯(lián)教材36種85分冊和教學大綱141份,出版了中國第一部俄華農業(yè)詞典。并在蘇聯(lián)專家的指導下,結合中國的實際,制定各類教學大綱,率先探索出全面系統(tǒng)的教學法,在全國農林高校教學經驗會上得到推廣。東農人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不等不靠,主動探索,摸索出了一批可參考推廣的辦學經驗,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人才,產生了一批聞名遐邇的科研成果,躋身五十年代全國頗具聲望的高等學府之一,為新中國高等農業(yè)教育體系的確立和農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正當東農人躊躇滿志,大展宏圖之際,接踵而至的各種政治運動致使學校事業(yè)出現(xiàn)了波折?!拔幕蟾锩备前褨|農拖入了漫漫寒夜,蒙受了巨大損失。1968年10月,在香蘭農場不具備辦學條件的情況下,在毫無物質和思想準備的情況下,全校師生及附屬香坊實驗農場的大批職工連同家屬被迫下遷香蘭農場接受勞動改造。老一代東農人勵精圖治、殫精竭慮20年建起的王兆屯家園拱手讓出。
  “江湖之遠不喪志,苦難面前不低頭。”東農人堅持隊伍不散、意志不垮,頑強奮斗、負重前行。他們耕田、采石、伐木、建房,舉辦革命試點班,培養(yǎng)工農兵大學生;更有在水缸蓋上揣摩養(yǎng)豬標準的許振英,在破舊的羊圈里開展大豆育種的王金陵,為馬鈴薯選育帶著全家插隊落戶的李景華等一批專家們,他們在磨難中頑強堅守,為困境中的東農,點亮了希望之光。1975年春,學校輾轉到阿城城東辦學后,發(fā)起了三次建校大會戰(zhàn),廣大師生邊工作邊學習邊建校,在一條兩千多米長的荒溝里,依坡建起了近3000平方米的連體篷房,各種教學活動終于有所傍依。境遇雖有改善,條件依然艱苦,沒有辦公室,教師就在宿舍里備課,沒有教具;教師就親手去做;沒有電,教師就秉燭赴學生宿舍輔導功課。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睎|農人以強韌的信念,頑強與命運抗爭,在凄風苦雨的月歲里從未泯滅對教育事業(yè)的信念和熱愛,克服重重困難培養(yǎng)了一大批農業(yè)急需人才,研發(fā)了30余項科研成果,走出了一條“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道路。
  冬去春來,堅冰消融。1976年10月,歷時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結束了。1978年12月中旬,省委決定并正式通知東北農學院遷回哈爾濱,在香坊區(qū)馬家花園重新建校。飽經磨難的東農人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發(fā)展機會,以“夙興夜寐,舍我其誰”的精神,彌補時光,努力趕超。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探索:創(chuàng)辦設立國內農業(yè)高校第一個生物工程專業(yè),設立第一個動物食品科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實行招生制度改革,疏通農業(yè)人才通往生產一線的最后一公里,得到了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的充分認可;建立生產、教學、科研聯(lián)合體,為農業(yè)生產培養(yǎng)急需人才;提供優(yōu)良品種和技術,進入經濟建設主戰(zhàn)場……東農為黑龍江省的農業(yè)生產注入了科技的基因,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富錦縣高家村里的滾滾稻浪,拜泉縣域的青山碧水,肇州縣榆樹鄉(xiāng)外的“東農路”,還有8項省長特別獎,這些都是東農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最好見證。
  以貢獻求支持,以支持謀發(fā)展。1993年2月,《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中提出了重點建設好100所左右的高等院校和一批重點學科,使其率先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即“211工程”。面對極為難得的發(fā)展機遇,東農人再次凝心聚力,務實進取,全力爭進,勇立潮頭。1996年9月學校通過了“211工程”部門預審,1997年于國家立項,獲得了國家和省里重點支持,自此步入了事業(yè)發(fā)展的快車道。
  從借校開學、擇址重建到躋身國家重點建設大學行列,東農用二十年的時間走出了困境,實現(xiàn)了振興發(fā)展,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關懷,更離不開東農人“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膽量氣魄和實踐精神。2004年學校以優(yōu)秀的成績通過了本科教學評估,2011年成為黑龍江省和農業(yè)部共建大學,2012年4月作為全國首批十所試點高校成立新農村發(fā)展研究院,2013年5月入選“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項目……東農人繼續(xù)以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朝著既定目標努力前行。
  難忘的故事不曾走遠,奮斗的征程依然延續(xù)。幾代東農人以農為大,以筆為器,集生命與土地精元,器宇軒昂地屹立于白山黑水之間,他們在黑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足跡。從學術名師許振英、王金陵、余友泰、蔣亦元、秦鵬春、駱承庠到知名校友何春霖、趙連成、吳陸弟、劉克良、戴元平、周琪;從大豆“東農4號”、哈白豬、濱白雞、“馬鈴薯303”到水稻割前脫粒機、轉基因克隆豬,東農冬麥1號等一批躋身國內前列甚至領先世界的諸多科研碩果,他們?yōu)闁|農豎起了一座座豐碑,在廣闊的農業(yè)教育的天地里唱響了東農的名字。
  走過六十八年的風雨滄桑,東農形成了不畏艱難、頑強奮斗的精神品質,嚴謹治學、注重實踐的辦學傳統(tǒng),心系三農、甘于奉獻的價值追求,務實創(chuàng)新、追求卓越的優(yōu)秀品格,這些高度凝聚大學使命的精神積淀,正是學校發(fā)展進步的強大動力和不竭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說,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歲月更替,薪火相傳,東農的教育事業(yè)永遠在路上,建設東農的接力棒已經傳到我們手中,我們這一代東農人就要把使命牢記心間,把責任扛在肩頭,以史為鑒,珍惜當下,勤勉敬業(yè),同心同德,用智慧和汗水開拓東農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