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優(yōu)勢撬動長遠發(fā)展">
電子報
電子報

高效精準扶貧:
以特色優(yōu)勢撬動長遠發(fā)展


  “大學生,你給看看這洗衣機咋不轉呢?”
  “老鄉(xiāng),你這血壓可偏高啊,平時酒可得少喝點兒!”“這孩子穿得這么少給俺們演出,可別凍壞嘍!”10月9日,素來安靜的長嶺縣三團鄉(xiāng)九十三村村支部小院熱鬧非凡,由長春理工大學團委書記王超、校醫(yī)院院長梁睿帶隊的師生一行60多人,來到了學校對接的包保幫扶貧困村。
  寒風沒有消減大伙兒的熱情,校醫(yī)院的大夫們駕著義務巡診車早早來到村衛(wèi)生所,仔細詢問老人們的身體狀況及平日用藥情況,并做相應的健康檢查?!捌綍r我讓你少喝酒你不聽,這回大夫都說了,你還敢不敢喝酒?”李阿姨埋怨著剛量過血壓的丈夫,眼神里卻滿是柔情。
  “輸血”向“造血”轉變,帶動全村活力年近花甲的長春理工大學駐九十三村第一書記茹志彬站在村民身旁,時不時地吸幾口煙,“戒煙兩年多了,來這兒工作太忙,得靠吸煙提提神。”學校選派的第一書記和兩位科長組成的駐村工作組自到村以來,逐一走訪貧困戶,與老鄉(xiāng)談心,摸清村民的真實情況,在分析致貧原因、了解脫貧需求的基礎上,開展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將扶貧計劃精準落到實處。
  “駐村工作隊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新的致富理念,改變了傳統(tǒng)的經營模式,”長嶺縣三團鄉(xiāng)副鄉(xiāng)長趙麗娟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長春理工大學的老師們經常結合調研結果,開會討論,科學論證,針對村里十年九旱,風沙大而少雨,土地貧瘠且沙化、堿化十分嚴重的惡劣自然情況,充分利用學校下?lián)艿?00萬專項資金,建設了5個蔬菜大棚、1個養(yǎng)驢合作社?!绑H這個東西好啊,全身都是寶,而且還很容易養(yǎng)。驢場已經蓋好了,計劃先養(yǎng)30頭,效果好就再擴大規(guī)模?!边@樣一來,將有超過30%的貧困戶加入到新型的農村經濟合作中,農戶脫貧指日可待。“工作組和我們一起搭班子很和諧,大家的方向是一致的,勁兒往一處使,工作的效率很高?!贝逯Р繒浗獣粤列老驳卣f。
  “扶貧先扶智,脫貧要自強”,學校認識到要取得脫貧攻堅這場戰(zhàn)役的勝利,必須由傳統(tǒng)的“輸血”向“造血”轉變,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fā)展的能力。校黨委副書記楊光介紹,在接到文件的第一時間,學校就成立了以校黨委書記駱孟炎、校長于化東為組長的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隨后研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經過多輪的論證與謀劃,學校與村委會最終確定:以農產品為主線,以合作社為平臺,借助“互聯(lián)網+”模式,通過開展種植、養(yǎng)殖、農產品深加工等14個幫扶項目,打造一條從生產到銷售的農產品產業(yè)鏈,實現(xiàn)村子的全面脫貧。
  急民之所急,一點一滴匯真情與九十三村對接,對接的不是任務,而是責任與情誼。在開展工作過程中,學校從便民生活入手,反對高打高舉,強調落地生根,通過一點一滴的細節(jié)鞏固校地情誼。
  為了便利村民生活,學校電子學會的同學們不僅幫助村民修理洗衣機、電飯鍋、鐘表以及農機具等,還邊實踐邊教學,指導村民充分利用電器設備,最大程度地提高生產和生活水平。等著修電器的老鄉(xiāng)們也沒閑著,長春理工大學下鄉(xiāng)扶貧社會實踐團隊為他們帶來了精心準備的文藝節(jié)目。開場相聲一捧一逗,引得鄉(xiāng)親們捧腹大笑,一首“Rolling8in8the8deep”點燃了全場激情,理學院大二學生鄭金梅表示:“雖然今天天氣很冷,但我聽到有老鄉(xiāng)說‘比看春晚還過癮時’,就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特別開心?!?br>  同樣的歌聲也傳唱在豐收的田野上。九十三村獨居的孫秀榮本來正為人手不足發(fā)愁,卻被心細的王超發(fā)現(xiàn):“大娘,你別著急,我們來幫您收割?!闭f完,他大聲吆喝:“男孩兒過來和大娘一起掰玉米,女孩兒選自己能干的干!”一時間,大家伙兒流水作業(yè),一個負責掰穗,一個負責剝皮,一個裝袋子、運輸,藝術團的小歌唱家們還唱起了“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歡聲笑語中,玉米也高高堆了起來,孫大娘紅了眼眶,連聲說:“謝謝黨,謝謝長春理工大學的孩子們!”
  既富口袋又富腦袋,物質與精神同步脫貧“部分貧困人口和貧困家庭沒有很強的自我發(fā)展意愿,更多的是依賴外部扶持;一部分貧困人口和貧困家庭有脫貧的愿望,卻缺乏自主精神。這是當前‘精神貧困’的兩大具體表現(xiàn)。面對這一棘手問題,駐村工作隊和村委會一遍又一遍苦口婆心勸說:“低保不是‘鐵飯碗’,再好的政策也富不了好吃懶做、‘等、靠、要’的人,只有自己主動、配合政府幫扶,才能有脫貧的希望。”
  除了扶持產業(yè)發(fā)展,學校還大力開展培訓工作,通過捐贈圖書和電腦設備、集中開展技能培訓、知識宣講和文體活動,提升村民文化素質。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鼓勵村民創(chuàng)新生產形式,提高工作效率,激發(fā)貧困村自我“造血”的動力,共同打贏這場扶貧攻堅戰(zhàn)。
  談起包保扶貧這項工作,校黨委副書記楊玉新認為:“高校和扶貧,從來就不是兩條平行線。大學除了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和培養(yǎng)好學生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承擔國家一些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重要任務,將智力資源和人才優(yōu)勢真正與實際結合、與民眾結合、與地方結合。”
  人們常說:“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長春理工大學的幫扶措施,就是要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讓政策的紅利落實到每一個人,將經濟的騰飛落實到每一個家庭。這是長春理工大學的承諾,也是全校師生的期盼。按照“四個全面”戰(zhàn)略部署的要求,學校將進一步完善幫扶計劃,將資源“精準打入發(fā)展所需”,以特色優(yōu)勢撬動村子的長遠發(fā)展,讓村民切實享受到扶貧開發(fā)的陽光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