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輔導員隊伍精培工作法的實踐探索
2014年3月27日,教育部印發(fā) 《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以下簡稱《標準》),為高校開展輔導員培養(yǎng)、準入、培訓、考核等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據(jù)。近年來,學校按照《標準》的要求,探索構建了“6+1”輔導員隊伍精培工作法,著力加強輔導員隊伍能力建設。
一、“6+1”輔導員隊伍精培工作法的提出背景“6+1”輔導員隊伍精培工作法的提出,主要源于學校輔導員隊伍能力建設的內在需要。在針對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現(xiàn)狀的調查中,84.93%的學生認為輔導員在學生全面發(fā)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數(shù)學生對輔導員的職業(yè)能力給予充分肯定。但仍有部分學生對輔導員的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15.37%)、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能力(15.22%)、理論與實踐研究能力(14.92%)、學業(yè)指導與職業(yè)規(guī)劃就業(yè)指導能力(14.00%)認可度不高,學生發(fā)展過程中的需求與輔導員自身能力之間的矛盾日漸凸顯。因此,學校必須采取措施加強輔導員隊伍能力建設,切實提升學生對輔導員工作的認可度和滿意度。
二、“6+1”輔導員隊伍精培工作法的具體內涵“6+1”輔導員隊伍精培工作法的主體是“6個一”+“1個媒體平臺”?!?個一”,即加強輔導員隊伍能力建設的6項舉措:一室、一賽、一沙龍、一課題、一培訓、一活動。1個媒體平臺,即“6個一”工作的綜合展示平臺,包括《山東農大報》開設的“學工微論壇”“輔導員工作手記”專欄和“山農思政”微信公眾號。
(一)“6個一”:加強輔導員隊伍能力建設的6項舉措一室:建設輔導員名師工作室,組建團隊,重點攻關。2015年,學校按照全省輔導員名師工作室的建設標準,擇優(yōu)建設了4個校級輔導員名師工作室。在工作室建設上,設立基礎素質培養(yǎng)、職業(yè)能力提升、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課題研究等4個模塊。在工作室運行上,采取專家?guī)ь^、院際聯(lián)合、特長組合、老中青結合的方式,整合力量,凝煉特色。在工作室作用發(fā)揮上,著力打造“輔導員工作坊”,加大對年輕輔導員指導、輻射作用。
一賽:舉辦輔導員職業(yè)能力大賽,關注個體,提升素質。自2013年起,學校開始舉辦輔導員職業(yè)能力大賽,至今已連續(xù)舉辦3屆,為更高一級賽事造勢推優(yōu),為全校輔導員搭建能力提升的平臺。全員參賽,以賽促建,賽前邀請校內外專家統(tǒng)一培訓,賽中強化專家評委的指導點評,賽后強化總結提升,由參加各級大賽獲獎輔導員分享備賽和比賽的經(jīng)驗教訓,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大賽成果。
一沙龍:組織輔導員沙龍,交流工作,分享收獲。輔導員沙龍是我校加強隊伍建設最早開展的活動之一,2005年開始設立,長期堅持形成鮮明特色。領導重視:學校分管領導以上率下,帶頭參加活動;形式多樣:制定年度沙龍活動計劃,按照大沙龍和小沙龍相結合、全體沙龍和部分沙龍相結合、計劃沙龍和臨時沙龍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確?!耙辉乱簧除垺?;內容豐富:輔導員沙龍里有學生工作創(chuàng)新案例交流討論,有優(yōu)秀研究成果分享,有專業(yè)知識和業(yè)務水平培訓,有趣味運動及比賽,活動自由活潑、氛圍寬松和諧。
一課題:設立輔導員研究課題,有的放矢,破解難題。2011年,學校面向學生工作人員設立了學生工作研究課題,激勵輔導員們在管理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管理水平。設立招標課題、重點課題、一般課題三個立項層次,分別給予1萬元、0.5萬元、0.3萬元經(jīng)費資助,近3年,累計投入30余萬元,共立項課題76項。孵化了更高一級課題項目,近3年輔導員隊伍立項省部級課題 10余項。
一培訓:加強輔導員政治和業(yè)務培訓,堅定信念,增長學識。集中培訓有體系:建立集崗前培訓、上崗培訓、日常培訓、專題培訓和專項培養(yǎng)于一體的全過程、立體化的培訓體系。個體自學有計劃:啟動輔導員讀書計劃(FRP),在二級學院設立輔導員讀書專柜,配發(fā)輔導員專用圖書并及時更新,定期交流讀書心得,夯實輔導員的知識儲備,讓輔導員從書本中汲取做好學生工作的營養(yǎng)。
一活動:開展輔導員 “四訪”活動,溝通各方,形成合力。2014年寒假期間,學校在2009年以來開展的輔導員家訪活動的基礎上,啟動了輔導員 “四訪”活動,以訪學生家庭、訪用人單位、訪重點中學、訪各界校友為主要內容,進一步提高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3年來,5次集中“四訪”活動,累計行程12萬余公里,訪學生家庭350余個,訪用人單位200余家,訪重點中學150余個,訪各界校友600余個,構建起了學校、社會、家庭、學生“四位一體”的育人網(wǎng)絡,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6個一”的舉措既相對獨立,又互為補充,工作室中有沙龍,大賽中有培訓,“四訪”活動中有課題研究,形成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共同作用于輔導員隊伍的能力建設。
?。ǘ?個媒體平臺”:“6個一”工作的綜合展示平臺見微知著的“學工微論壇”?!拔⒀源罅x,見微知著”。當今“微”時代,微博、微信、微視頻成為主流,高校學生工作也要增強輔導員工作的“微”能力。2013年,學校在《山東農大報》上設立了“學工微論壇”專欄,主要圍繞學生工作抒發(fā)己見、闡述觀點。3年來,共發(fā)表文章100余篇,成為學工人員交流、探討學生工作的重要陣地和平臺,受到全校師生的廣泛關注。
鮮活生動的 “輔導員工作手記”。配合 “學工微論壇”,2016年3月,在《山東農大報》增設《輔導員工作手記》專欄,記錄輔導員堅持“以生為本、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面向學生開展思想引領、教育指導、日常管理、解疑答惑、困難幫扶、溝通服務等工作中的典型事例。自欄目設立以來累計發(fā)稿 16篇,體藝學院輔導員畢宇曉的工作手記《大學生網(wǎng)貸消費“易則不宜”》得到公安部門高度重視,作為地方政府調研決策“規(guī)范網(wǎng)貸市場”的重要參考。
貼近師生的“山農思政”微信公眾號。2016年3月,學校開通“山農思政”微信公眾號,開設微言手記、陣地建設、工作推進三個模塊?!拔⒀允钟洝奔型扑?“學工微論壇”“輔導員工作手記”等專欄文章,“陣地建設”主要發(fā)布沙龍、大賽、培訓開展情況,工作室建設以及“四訪”活動情況,“工作推進”則是輔導員的辦公平臺,每周學團工作要點、學校學團工作相關文件等都能在這里找到,便于輔導員及時掌握文件精神,推進工作開展。
三、“6+1”輔導員隊伍精培工作法的成效及經(jīng)驗(一)工作成效。“6+1”輔導員精培工作法實施以來,輔導員隊伍素質得到顯著提升。一是能力上層次。目前,全校輔導員中具有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員57人,占全校輔導員人數(shù)的70%;副教授及以上職稱人員共17人,講師33人,占全校輔導員人數(shù)的61%;擁有專業(yè)資格證書的輔導員59人,占全校輔導員人數(shù)的72%。二是業(yè)績上水平。2015年以來,全校輔導員隊伍共發(fā)表論文25篇;申請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3項,教育部輔導員課題、團中央共青團課題3項,省級課題6項。隊伍中也涌現(xiàn)出了2015年度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山東省高校十佳輔導員劉承磊,省級輔導員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馮國營等一批素質全面、能力突出的優(yōu)秀代表。
(二)取得的經(jīng)驗。盡管“6+1”精培工作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距離實現(xiàn)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輔導員隊伍能力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從頂層設計和體制機制等方面對工作法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才能期望建成一支符合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