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對美國UIUC研究生培養(yǎng)的一點認識





  2015年5月來到UIUC(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ofIllinoisatUrbana-Champaign,縮寫為UIUC)的MAE(美國中部地震研究中心)訪問學習,第一次與中心主任也是合作導師的PG教授見面,我直截了當地告訴他,我來這兒的目的之一是想知道他是如何培養(yǎng)研究生的。為此,PG教授安排了一名剛進入團隊的碩士生協助我開展工作,也可以理解為由我和他共同指導這名研究生SH。合作研究的課題是由我提出的,但研究過程和結果由他來掌控和把關。從那以后,每次的工作見面都有PG、我和SH三人同時在場。我非常感謝PG教授的理解和支持,使我有機會了解他指導研究生開展工作的整個過程。到今天已經大半年時間了,通過所見所聞,現對PG教授的研究生培養(yǎng)方法和過程做一簡要總結,也借機談談UIUC的研究生招生情況。研究生培養(yǎng)方法與過程1、慎重選題,凸顯合作重要性選題,說起來簡單,但要做好并非易事。就這項合作研究的題目而言,如果做一個不是十分恰當的比喻:一項產品,PG是這一產品的用戶,但對現有產品性能并不滿意,目前的狀態(tài)是產品勉強能用,他又別無選擇。我對這項產品的用料及組成熟悉,但我從來不生產這種產品,對生產技術和方法亦不了解。而這項產品的研發(fā)生產商一直是BJ,他開發(fā)的產品卻又不完全是針對PG這樣的客戶?,F在的情況是,我要和PG聯合,針對性地研發(fā)更高效的滿足需要的新產品。從這一課題的最終確定可以看出選題需要考慮的幾個方面:首先是需求,滿足、切合當前重大需求是立題之本;其次是一定的研究基礎,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探索性和重復性工作;再者是創(chuàng)新與突破,研發(fā)出實用新產品屬創(chuàng)新,性能更高效寄希望于突破。從另一角度講,這一選題涉及到三方,我們每一方都有自己所長,但都非完全掌握從需求到原料組成及生產工藝整個系統。與外方科研合作,我很謹慎,考慮了近半年的時間才提出這一課題,網上開始聯系并很快得到了PG教授的認可,于是我們都同意開展這項合作研究。另外我了解到,MAE中心現有8名在讀博士生,他們從事的研究課題各不相同,且全部來源于合作研究,但選題都具有相似特點,即每一個課題都與PG的研究領域相關,但無不涉及另外一兩個甚至多個研究方向或領域,由此來看,似乎跨領域跨學科研究是當今創(chuàng)新與突破的一條捷徑,也是合作的必由之路。
  2、科研主動性培養(yǎng),形成良好學風在國內,經常聽到老師抱怨,現在的學生一點主動積極性沒有,好像學習、科研都是為了老師,為了交差。具體表現為,老師不找學生,學生從來不找老師,有些學生一天到晚無所事事,不知道在干什么,一問三不知……確實,我也遇到過這樣的學生,可是在UIUC,至少到目前為止,我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這種事。倒是幾乎每天都聽到身邊的研究生說:Ihaveameeting!然后匆匆走過。相比國內,這里的學生真正來自“五湖四海”,工程學院的研究生超過一半來自國外,他們都是大學階段學生中的佼佼者,帶著家庭或是祖國的重托,內心充滿信念與激情,為夢想而來。對多數學生來說,每學期兩門課程的學習量就已經超出了每天8小時的時限,除此以外,還要完成導師安排的任務,準備和參加小組討論,每一天都在忙碌中渡過。我發(fā)現他們對著電腦看新聞或電影的有,但從未見過身邊哪位研究生在研究室玩游戲。原因何在?一次SH告訴我,這里招收的研究生數量挺多,導師數量相對少,除一部分僅通過上課可以拿到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外,每位導師還可以平均分到至少3名以上的學生,如果學習成績差,甚至有可能被導師拒絕。UIUC的土木工程學科全美排前兩名,來這里學習的學生多會考慮拿一個博士學位,但導師招博士會精挑細選。SH曾在這學期末跟PG提出讀博申請,PG告訴他需要考慮兩點:一是看他碩士階段是否多產(productive),二是找到合適的項目經費支持。第一個條件完全取決于學生的表現,第二個條件其實是導師給自己找的一個借口,招與不招取決于對學生的印象和綜合評價。如此看來,決心讀博的學生真是壓力山大,哪還敢有半點懈怠。所以這里的研究生無論是上課,還是科研都絲毫不比國內研究生輕松。普遍的學習及科研中的主動性形成了這里優(yōu)良的學風,這恰恰是許多國內高校缺乏的。
  3、例會制度,養(yǎng)成互動習慣在指導學生開展科研的過程中,導師會不斷地提出問題,一步步引導學生摸索前進,這也是一個相互學習、激勵的互動過程,整個指導過程靠的是“例會制度”。PG教授一般在每年的秋季學期出國講學半個月,其他時間若無會議或出差,基本都會按工作時間上班,上午處理各種事務,中午以后的時間幾乎全部是與學生meet鄄ing,每人約談一小時,每個下午至少接待3名學生。研究室每位研究生每周至少要與導師見面一次,以確保學生的科研工作能夠一直被導師掌控。當然,學生遇到問題也可隨時找導師,一般先通過郵件預約時間,而導師有何新發(fā)現或想法可隨時到研究室找學生。每次師生見面前,學生都有幾分緊張,要準備好一些資料,包括上次談話的記錄,自己本周閱讀的文獻資料,試驗數據、計算分析結果、圖表,要展示的PPT文件等。見面時學生需匯報一周來自己的工作進展、收獲及問題,接下來老師會詢問并與學生一起探討遇到的難題,最后導師會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明確下一周學生需要嘗試和完成的工作。我注意到PG教授一再強調的幾個細節(jié):要求學生時刻清楚自己工作的任務和目的,盡可能了解本研究領域的所有文獻,熟悉近3至5年內的最新成果,以挑剔的眼光研讀該領域最有影響作者的最新論文,不斷調整、優(yōu)化思路和方法,直至達到滿意結果。為此,每一次見面后,學生仍須花費一些時間去查看會談記錄,總結收獲,明確下一步工作,然后才可以伸個懶腰,去休息、放松或是美美地吃上一餐。接下來又開始了新一周的工作,真是“周”而復始。此外,每兩周還召開一次課題組集體會議,會上發(fā)布一些科研、工作、會議方面的信息,或安排一場報告,大家借此相互了解課題進展,共同探討一些問題,氣氛相對輕松。這就是研究室的例會制度。美國高校上班時間的安排與國內不同,沒有午休這一說,所以每到中午,老師們同樣會感到疲憊。有一次在13:00的例會上我問PG一般什么時間吃午餐,他說不吃午餐,一些零食甜點補充即可,我接著問他堅持上班而不感到疲憊的秘訣,他指了指桌上的一大杯咖啡。
  4、把關處女作,要求苛刻課題組一位博士生XH告訴我,他碩士階段的工作整理出一篇論文時,PG對研究結果非常有信心,要求投遞到本領域高水平期刊發(fā)表。當XH把經營了兩年半的結晶 (論文初稿)發(fā)送給PG,一周后收到導師修改建議時,心里涼了半截,他看到幾乎每頁都布滿了紅色字體評語。首先是論文的內容結構需要調整,可理解為內容的先后次序和邏輯關系不妥,其次是研究意義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夠明確,對參考文獻評述不當,創(chuàng)新點總結不到位,語句表達不符合科技論文要求和習慣,還有圖表標注及規(guī)范化等等。總之給人的感覺是,論文的修改已經沒有必要,必須重寫。接下來的見面,導師一一就提到的問題進行了說明,并發(fā)給他一份《科技論文寫作指南》,最后告訴他,爬山才剛剛找到山路。接下來,XH開始了他漫長的“山路”,近3個月共38次的修改和見面后,導師告訴他,可以投稿了。那一刻,XH感覺自己比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都興奮,一個多假期的時間對老師的種種猜疑、煩感,感到的委屈、自卑、無奈都煙消云散了。又過了幾個月的時間,文章的評審結果出來了,結論是修改后發(fā)表。對XH來說,這算是科研道路上的處女作,將直接發(fā)表在領域內知名期刊。當談到對PG的印象時,XH說,這是一位難得認真的老師,3個月的磨練使他走上了獨立撰寫高水平論文的道路,還拉近了與導師的距離,明白了許多道理,將終身受益。我后來又聽說,另一位課題組學生AM花費了半年的時間,論文修改了60多遍才投稿。作為導師,PG教授對自己學生的嚴格要求是他為師的原則,對學生來說,寫作這一關則是作為科研工作者真正獨立科研之路的起點。優(yōu)秀的研究生資源是科研學術之本美國高校在招生方面有區(qū)域性政策,當地學生的學費享有大幅優(yōu)惠,如2015年秋季入學新生的年度學費分別是:UIUC所在的伊州學生15600至20600美元、外州學生30800到35800美元、國際生31600到38700美元。這使得絕大多數學生都選擇就近入學,僅少數學生會考慮特殊專業(yè)或其他情況選擇州外高校,美國一些貴族家庭多偏愛文、史、哲、藝術類專業(yè),這被認為是躋身上流社會的基礎。因此,工程類專業(yè)在美國不大受學生的歡迎。對年本科招生量近7000人的UIUC來說,若主要依靠當地生源,即使數量不成問題也無法保證學生的質量,那么它又是如何在一個半世紀的發(fā)展歷程中始終保持其學術地位和聲譽的?顯然,靠本科生培養(yǎng)無法完成這一重任。我不禁想起謝禮立院士2014年秋在哈工大(威海)為全校教職員工所做的“談研究生培養(yǎng)”的報告。謝院士在談研究生培養(yǎng)的重要性時說“科研項目主要是由研究生完成的,優(yōu)秀的研究生資源是科研創(chuàng)新的基礎和動力,生源是關鍵”。
  再來看看UIUC的研究生生源組成。以土木環(huán)境工程系為例,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國際工程類人才需求,土木環(huán)境工程系近些年發(fā)展較快,2015年秋季在校本科生750人(2005年493人);碩、博士研究生725人 (2005年398人),其中國際碩士研究生人數291人(2005年63人),國內碩士研究生209人(2005年127人)??梢?,土木環(huán)境工程類專業(yè)的研究生人數與本科生相當,屬典型的研究型大學,但其國際研究生人數已明顯超過國內研究生數量,這又是一所具有鮮明國際化教育特征的學校。目前,UIUC的留學生人數在全美高校排第三位,公立高校中第一位,其生源來自世界上120多個國家或地區(qū)。眾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聯合培養(yǎng)項目,保證了其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優(yōu)秀的研究生生源,這就是該校一貫堅持開展國際合作策略的原因。用國際合作中心負責人的話說:在世界范圍內廣泛開展本科生聯合培養(yǎng)是提前進行研究生選拔的關鍵,這得以與哈佛、麻省理工等頂尖院校競爭優(yōu)質生源,而決不是為了收取學費。我也曾向兩位華人教授提及同一個問題:這里的本科生與研究生培養(yǎng)究竟有何特色,才使其在發(fā)展歷程中永葆科研創(chuàng)新和學術地位?他們都告訴我,這里的本科生培養(yǎng),很難說有何特殊,而匯集了世界上眾多優(yōu)秀研究生的培養(yǎng)才是取得學術成就的根本??梢?,一直以來能夠匯集世界范圍內的優(yōu)秀研究生生源是其永葆創(chuàng)新動力的源泉,這也必然要求、也極大地推動了其研究生招生和培養(yǎng)的國際化進程。因此,國際化的研究生教育不僅是該校的辦學特色,更是其立校之本和重大發(fā)展策略。
作者簡介:徐龍軍,1976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威海)土木工程系教師。先后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重點項目子課題、973子項目、科技部行業(yè)基金子項目以及一批省、部、市級重點項目等。參與項目獲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省高??萍歼M步一等獎一項。在國內外期刊、會議發(fā)表研究論文50余篇,SCI/EI收錄30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評專家、山東省、北京市等自然科學基金網評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通訊評議專家、山東省地震局項目評審專家、山東省建筑抗震性態(tài)設計規(guī)范編委、EEEV等國內外期刊通訊審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