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和《城堡》
齊魯師范學院文學院副教授李匯做客山東大學文學生活館,做了題為“卡夫卡和《城堡》”的講座,讓聽眾們對卡夫卡其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聽眾們體會到了《城堡》這部偉大作品的深刻內涵。
卡夫卡是現(xiàn)代主義文學宗師,早在1946年,英國詩人奧登就說過,“如果要舉出一個作家,他與我們時代的關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亞、歌德與他們時代的關系,那么,卡夫卡是首先令人想到的名字。”卡夫卡堪稱20世紀上半葉的精神代表,他最早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的困惑,而他的《城堡》是讓每個人更好地認識自己的作品。
一、卡夫卡
卡夫卡在一則日記中曾提到自己的名字卡夫卡是希伯來語“穴鳥”的意思,“穴鳥”和卡夫卡孤獨與求索的一生可以說是不謀而合。穴鳥即使是在四面壁壘的穴中,孤獨絕望,但是仍然有靈魂的羽翼扶搖直上。
(一)卡夫卡的孤獨
卡夫卡性格的核心是孤獨,他的孤獨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同時也表現(xiàn)在他生活的多個方面。
1、家庭因素。卡夫卡于1883年出生于布拉格的一個猶太家庭,母親務實能干,忍耐寬容。父親本來是屠夫的兒子,做批發(fā)商白手起家,一個暴發(fā)戶,為人自信,乃至自負偏執(zhí),對卡夫卡實施粗暴的專制家長統(tǒng)治。父親想把卡夫卡培養(yǎng)成繼承人,而卡夫卡全然無心于此,因此與父親的斗爭占據(jù)了卡夫卡生活的很大一部分。然而卡夫卡的力量難以與父親抗衡,這可以從《致父親的信》中看出。在信中卡夫卡描述了自己童年所受的創(chuàng)傷,他對父親完全傾慕,而父親對兒子只有輕蔑的嘲諷,對兒子所熱衷的事情只有鄙視。在這場力量懸殊的斗爭中,卡夫卡敗下陣來,本來就靦腆的他變得越來越內向,幾乎不再說話了。年輕的卡夫卡從此生活在一種負罪感中,這種負罪感是指他覺得自己對別人的情感、對文學的興趣以及對生活的夢想不僅僅是錯誤的,更是有罪的,是他破壞了父親完美的生活。父子間的對立,一方面是父親的壓制,另一方面是卡夫卡的畏懼,最終造成了卡夫卡敏感膽怯的性格和孤獨憂郁的氣質。
2、愛情因素。卡夫卡一生有四段感情經(jīng)歷,卻終生未婚,卡夫卡的父親對他的愛情選擇始終都是不滿意的態(tài)度。1912年卡夫卡認識了他的第一個女友菲利斯,與她訂婚后又解除婚約。1917年再次訂婚又再次解約。1919年卡夫卡與第二個女友朱麗葉訂婚,朱麗葉是出身貧寒的猶太人,所以遭到了卡夫卡父親的反對。第三個女友米倫娜,是一位小說家,因為已婚拒絕了卡夫卡的求婚。后來,病入膏肓的卡夫卡與第四位女友多拉一見鐘情。多拉是一位優(yōu)秀的希伯來語學者,在與多拉相處的日子里,一生都沒有勇氣反抗父親的卡夫卡第一次脫離了自己的家庭,和多拉前往柏林獨立生活,但因多拉父親的反對,兩人最終沒能結合。兩人同居半年,卡夫卡在貧病交加中去世??ǚ蚩ńK生未婚,一方面是因為父親的橫加干涉,另一方面是由于卡夫卡自己的原因,他害怕孤獨又害怕失去孤獨,因為他認為沒有孤獨就沒有寫作,沒有寫作就沒有生命。
3、友誼因素??ǚ蚩ㄖ挥幸晃唤K生摯友———布羅德。布羅德也是猶太人,與卡夫卡是大學同窗,畢業(yè)于布拉格查理大學,是著名的作家、評論家、學者。1909年,卡夫卡第一次給布羅德朗讀自己的作品,布羅德就發(fā)現(xiàn)了卡夫卡的天賦。自此布羅德一生都在為發(fā)表卡夫卡的作品而努力,可以說布羅德是卡夫卡遺作的整理出版者,也是“卡夫卡熱”的締造者。他先后完成了《卡夫卡的信仰和學說》、《卡夫卡傳》等著作,對卡夫卡研究有重大幫助。
4、民族與社會因素??ǚ蚩ㄉ钤诋敃r屬于奧匈帝國的布拉格,布拉格主要生活著捷克人和奧地利人,兩個族群都在加強自我認同感。而聚居在布拉格的猶太人處在捷克人和奧地利人之間,是被邊緣化的族群。作為猶太人的卡夫卡在布拉格是異鄉(xiāng)人的身份,他始終沒有歸屬感。對此,德國評論家安德爾斯作了精辟的概括:“作為猶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為不入幫會的猶太人,他在猶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為說德語的人,他在捷克人當中不是自己人。作為波希米亞人,他不完全屬于奧地利人。作為第二保險公司的職員,他不完全屬于資產(chǎn)者;作為資產(chǎn)者的兒子,他又不完全屬于勞動者。但他也不是公務員,因為他覺得自己是作家。但就作家來說,他也不是,因為他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人還要陌生’”。因此,卡夫卡的孤獨是必然的,悲觀也是必然的。
從這四點來看,卡夫卡被拋入了一個孤獨的洞穴,同時他又為了寫作而有意選擇孤獨。他在寫給布羅德的信中就體現(xiàn)了這種既害怕孤獨又熱衷于孤獨的矛盾心理。他說:“極度的孤獨使我恐懼……實際上孤獨是我唯一的目標,是對我的巨大誘惑?!边x擇孤獨的卡夫卡是勇敢的,卡夫卡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孤獨的作家,他的寫作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的孤獨,他的生活和寫作在孤獨中合二為一。卡夫卡就這樣成為了生活上無所作為,而在創(chuàng)作上最有成就的人。
?。ǘ┛ǚ蚩ǖ那笏?br> 卡夫卡雖然非常孤獨,但并沒有絕望,他非常努力地生活著。他把寫作當成自己體驗人生、思索人生的表達方式,寫作就是他對人生的求索。寫作是卡夫卡生命的印證,同時寫作也耗盡了他的生命。卡夫卡只能在深夜到第二天凌晨的時間里寫作,久而久之,他患了頭痛、失眠、神經(jīng)衰弱等疾病。1917年罹患肺結核病,卡夫卡珍惜為數(shù)不多的寫作時光,拼盡全力寫作,直至1924年去世??ǚ蚩ㄉ鞍l(fā)表的作品極少,因為他對自己的作品極少滿意。他認為,“如果一個人不能提供幫助,那就應該沉默,任何人都不應該以他的失望來惡化病人們的處境,所以我的涂鴉應該銷毀,我不是光明,我只是在自己的苦惱中迷了路,我是個死胡同”。他留給布羅德這樣的遺囑:“最親愛的馬克斯,我最后的請求:我的遺物里,凡屬日記本、手稿、來往信件、各種草稿等等,請勿閱讀,并一點不剩地全部予以焚毀……”然而布羅德違背了卡夫卡的遺愿,把他所能收集到的卡夫卡作品統(tǒng)統(tǒng)出版。
二、《城堡》:難以抵達之地
(一)“逃兵”與彷徨
《城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冬夜,主人公K踏著積雪來到了城堡管轄的村子,他自稱是城堡派來的土地測量員,要求城堡允許他在村子里住下來。但城堡卻不準許他進入,K做了種種努力,想盡一切辦法去接近城堡,最后卻中斷了與城堡的聯(lián)系。K彌留之際,有人告訴他,雖然不能給他在村子的合法居住權,但是考慮到其他情況準許他在村子里生活和工作。城堡近在咫尺,而K至死也不能進入城堡。
1、消解的典型:“逃兵”
K是被消解的典型,是一個“逃兵”的形象。在《城堡》里,人物只留下一個符號,不是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情節(jié)也不曲折,反反復復,但卡夫卡把人的荒誕處境推到了極致。K從遙遠的古代來到了早已形成的世界,成為這個世界永恒的局外人。在這個陌生的、敵視他的世界,K知道他是孤獨的,他拼盡全力地奔波,力圖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并不是要去打擊城堡的統(tǒng)治者,不是要占領這個城堡,只是為了讓城堡認同他,讓自己有棲身之地。所以,K不是個人主義的英雄,而是一個逃兵,他鼓起僅有的勇氣,越過彈痕累累的地面,爬向敵人的戰(zhàn)壕,還生怕敵人的子彈打死自己,他要做的是爬到對方那邊向勝利者舉手投降。
2、淡化的情節(jié):彷徨相對于傳統(tǒng)小說,《城堡》的情節(jié)不再環(huán)環(huán)相扣、跌宕起伏,而變成了人物的彷徨。
城堡信使巴納巴斯給K送來一封城堡官員克拉姆的信,告訴K,他的直屬上司是村長,K就讓巴納巴斯做向導領他進入城堡,卻莫名其妙地來到巴納巴斯的家。K又來到城堡官員常去的酒店,他勾引克拉姆的情婦弗麗達,反而使事情變得更加困難。K在學校認識了叫漢斯的小男孩,小男孩的母親曾進入過城堡,K就去見漢斯母親,但他仍然不能進入城堡。K是有目標的,但他所有的努力都只是在原地徘徊。正如卡夫卡自己所說,“目的雖有,卻無路可循,我們稱之為路的,無非是躊躇”“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繩索上,它不是繃緊在高處,而是貼近地面的。它與其說是供人行走的,毋寧說是用來絆人的”。
《城堡》表現(xiàn)了人在神秘力量支配下所產(chǎn)生的孤獨恐懼和茫然無措,K的悲劇可以看作是人類的悲劇,K的無所歸依也可以看成是卡夫卡這樣一個被生活碾壓的脆弱天才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
?。ǘ╇y以抵達的“城堡”
李匯從五個角度對“城堡”的寓意進行解讀:
1、心理學角度:父輩的權威
在《致父親的信》中,卡夫卡控訴了父親的獨裁,“世界在我眼里就分成了三部分。我,是個奴隸,生活在其中的一個世界,受著種種法律的約束,這些法律是單為我發(fā)明的。而我,不知為什么,卻始終不能完全守法。然后就是第二個世界,它離我的世界無限遙遠,這就是您的世界,您行使著統(tǒng)治權,發(fā)號施令,并且還因您的命令得不到執(zhí)行煩惱生氣。最后還有那第三個世界,其余的人都在那兒過著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沒有人發(fā)號施令,也沒有人惟命是從”。父子矛盾一直是卡夫卡作品的重要主題,從心理學角度看,卡夫卡創(chuàng)作《城堡》就是要克服自己和父親之間不愉快的經(jīng)驗,表達一種審父意識,所以“城堡”象征著父輩的權威。對于這一點,布羅德是肯定的。他說:“不可否認,卡夫卡的情況可以作為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的一個案例。這種解釋太容易了?!笨ǚ蚩ㄗ约旱谋戆滓灿∽C了這一點:“我的寫作都圍繞著您,我寫作的內容,不過是在哭訴我無法撲在您的懷里哭訴的話?!?br> 2、社會學角度:絕對權力
從社會學角度看,“城堡”是絕對權力的象征。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在愈漸強大的社會權力面前,單個的人更趨弱小,只能成為社會權力的附庸和被支配者??ǚ蚩ㄉ钪O權力的力量,他一直在思考“如果社會權力發(fā)展到絕對程度,社會將陷入什么樣的狀態(tài)”這一問題。
《城堡》中,克拉姆是絕對權力的體現(xiàn),從頭至尾他都沒有出現(xiàn),他沒有確定的形象,像神一樣無所不知,永遠正確,不可置疑。村民對城堡官員的馴服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們失去了自己的自由意志,權力成功地控制了村民的生活和思想。唯一一個表現(xiàn)了懷疑精神的人是阿瑪利亞,卻因為對官員的不服從遭到了全體村民的排斥,她也成了權力的犧牲品。K也不是激進的反叛者,他只是有一些自己的自由意志,他是對權力的威脅,卻始終處在克拉姆的監(jiān)視之下,始終處在權力的牢籠中無法脫身。
3、民族意識角度:以基督教為中心的歐洲社會
從民族意識角度看,“城堡”是以基督教為中心的歐洲社會的縮影。這里的歐洲社會是與猶太人為敵的異己力量,K是猶太人生存境地的象征,卡夫卡給我們講述的是一個猶太人難以進入異域他鄉(xiāng)的“城堡”的故事。猶太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在人類文明歷史上留下了燦爛的篇章。自從公元70年,古羅馬軍團摧毀了耶路撒冷,猶太人開始在世界各地流亡,不僅被歧視,還遭到一次又一次侵襲,猶太人也很希望能夠在陌生環(huán)境中扎根,跟陌生人融合,但始終沒有成功。卡夫卡就經(jīng)常感覺自己是定居者中的漂泊者,沒有家園,而他筆下的K正是猶太民族所處的異鄉(xiāng)人狀態(tài)的體現(xiàn)。K經(jīng)常問“我是誰”,客店老板娘這樣回答:“你一不是城堡的人,二不是村里人,你什么都不是,但是可惜的是你又確實是個人,你是一個外鄉(xiāng)人,一個多余的人,一個在這里處處礙事的人,一個不斷給人找麻煩的人?!标P于這點,布羅德說:“卡夫卡在《城堡》中已經(jīng)展示出一幅偉大的和悲劇性的圖景,描寫進行融合不過是徒勞,在這個簡單的故事里,他從猶太人的靈魂深處講出來的猶太人的普遍遭遇比一百篇科學論文所提供的知識還要多。”
4、宗教精神角度:上帝的恩寵
有學者認為,宗教是卡夫卡的全部世界,卡夫卡以宗教眼光看待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他的作品是以猶太教意識為基礎的。從宗教精神看《城堡》,布羅德認為,“城堡”是上帝恩寵的象征,K想得到上帝的恩寵,一直在努力,想得到最后的拯救,但是最終失敗。中世紀法國神學家德利勒曾說過:“上帝是一個理念的圓球,其圓心無處不在,而圓周則不在任何地方。”上帝在每一個造物身上,而沒有一個造物能夠限制他,因為上帝是無限的、絕對的?!冻潜ぁ分校系酆蚄開了一個玩笑,給了他生命卻把他遺棄在一個荒涼的地方,給了他天堂卻排斥他,給了他進入的權利卻不給他進入的方法,所以無論K怎么做,都得不到上帝的眷顧。
5、存在主義哲學角度:意義
加繆、波伏娃、昆德拉三位存在主義作家都認為卡夫卡用文學的形式揭示了人的存在狀態(tài)。第一點,海德格爾把存在而且不得不存在的狀態(tài)叫做“被拋”狀態(tài),人是被拋入這個世界的。而卡夫卡的《城堡》就體現(xiàn)了人的這種“被拋”狀態(tài),人物沒有來由,處境沒有來由,災難性的處境等待著人被拋入。第二點,《城堡》描述的是上帝死了之后人的存在,普遍意義失落之后對于意義的追尋。作品之中有很明確的揭示,K說,“我到這兒來就是想在這兒待下來,我要待在這兒”“除了想在這兒待下來,難道還有什么能吸引我到這個荒涼的地方來嗎?”而作品中的“城堡”是虛無縹緲的,那么人只有絕望了嗎?存在主義認為,“人永遠在生成之中……只有死亡,才能使存在終結”,要“從我們自己之中追尋存在的意義”。卡夫卡也這么表示,“道路是否正確,總是只有到目的地才能看清。不管怎樣,我們現(xiàn)在在走”“受難是這個世界上的積極因素,是的,它是這個世界和積極因素之間的唯一聯(lián)系?!薄#ㄕ恚盒煊勒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