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蛺蝶雙艷》(國畫)
《秋菊圖》(國畫)
國畫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形式,該詞起源于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主要指畫在絹、宣紙、帛上并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漢族的傳統(tǒng)繪畫形式,通常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于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
在我們的國畫專業(yè)里,最開始學習的基礎便是著名的“謝赫六法”,謝赫六法是中國古代美術品評作品的標準和重要美學原則,最早出現(xiàn)在南齊謝赫(中國第一個繪畫理論家)的著作《畫品》中。六法論提出了一個初步完備的繪畫理論體系框架———從表現(xiàn)對象的內在精神、表達畫家對客體的情感和評價,到用筆刻畫對象的外形、結構和色彩,以及構圖和摹寫作品等,總之創(chuàng)作和流傳各方面,都概括進去了。氣韻生動這里講的氣,便是在道家和傳統(tǒng)文化中常常見到的字。在國畫當中,多指氣韻,與老子所言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相通。通俗地講,自身的畫作,要符合自身的“氣”,一是畫家創(chuàng)作的生命力;二是畫面形象的生命精氣神;三是畫面的氣息。例如元代畫家倪瓚的畫作,氣氛屬于蕭冷,他的畫寒煙清靜,很少有人。他寧愿偏執(zhí)地畫上一堆點,這其實也是他的“氣”的具體表現(xiàn)。骨法用筆“骨法”最早大約是相學的概念,后來成為人們觀察人物身份和特征的語言,在漢、魏很流行。魏、晉的人物品藻,除了“風韻”一類詞外,常用的就是“骨”、“風骨”一類評語?!肮恰弊质且粋€比喻性的概念,“骨”、“骨力”乃借助于比喻來說明人內在性格的剛直、果斷及其外在表現(xiàn)等,用線表現(xiàn)人物的氣質。在白描上,多使用線描的典型人物有吳道子、李公麟等。應物象形對于畫家來說,應物就是刻畫出對象的形態(tài)外觀。這一點,早于謝赫的畫家宗炳就以“以形寫形,以色貌色(《畫山水序》)”加以說明了。在六法中,象形問題擺在第三位,表明在南北朝時期,繪畫美學對待形似、描繪對象的真實性很重視。但又把它置于氣韻與骨法之后,這表明那時的藝術家已經相當深刻地把握了藝術與現(xiàn)實、外在表現(xiàn)與內在表現(xiàn)的關系。隨類賦彩“隨類賦彩”就是把畫中物象分為數(shù)類,一類施一種顏色,比如人物畫,可以把人物的面部、手等分為一類,山水畫草本、木本等分為一類,每類物象可以按同種色調處理,也可以按季節(jié)分類,按季節(jié)處理物象的色彩,同時也可以根據(jù)需要改變客觀物象的色彩,按主觀意愿用色。其實也就是,在表達事物的真實色彩的前提下,也會有冷暖色調,以此來烘托畫面氣氛,更好地表現(xiàn)畫家的畫面主題、情感。經營位置通俗地講就是構圖,但為什么非得用“經營”呢?“經營”的本意是營造、建筑、構造,而“位置”是指人或物(即畫家所要描繪的對象)的具體地位,“位置”必須要經營之,這實際上就是把構思、構圖、運思合為一體,這是謝赫對構圖理論的深刻見解。這充分說明構圖絕不是馬馬虎虎的事情,是不能應付了事的,必須要動腦思考,畫面怎樣構圖才是最合適的,怎樣去“經營”它,它帶有這周密思考的寓意,這樣才能做好一幅畫的“地基”,打下最好的基礎,讓畫作過程更加順利地進行。傳移模寫“傳移模寫”或“傳移,模寫是也”,指的是臨摹作品。其實傳移模寫,是北師大國畫目前最為強調的一點,在北師大國畫專業(yè)里,老師最緊抓的便是仔細臨摹古人的畫作,秉承著“如果想發(fā)展,繼承也是十分重要”的思想,北師大的國畫專業(yè)越來越重視歷史的厚重感。希望在體會古人畫作中,發(fā)現(xiàn)自我的閃光點,而不是一味地不去繼承、否定過去。在學習國畫中,一門課不單單學習工筆花鳥,還有學習工筆人物,或者山水畫,在國畫中發(fā)現(xiàn)自我,才是最重要的。
對于國畫未來的發(fā)展前景,我認為,國畫不能在發(fā)展中迷失自我,國畫最好還是在繼承中發(fā)展。現(xiàn)在的社會發(fā)展很快,人們表現(xiàn)感情的方式有很多,各種社交軟件都是人們宣泄的方式,但古代的畫家就不同,一桌一椅一筆一紙,一天就過去了,他們抒發(fā)感情就靠這一張薄薄的宣紙,他們的耐心、感情的抒發(fā),都是現(xiàn)代人所遠不能及的。國畫,當在繼承中發(fā)展。 (國畫作品為本文作者所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