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的德州名人———廉頗
戰(zhàn)國時期,群雄爭霸,連年不斷的戰(zhàn)爭,鍛煉了一批能征善戰(zhàn)的杰出軍事人才。趙國大將、今山東省德州市陵縣人廉頗即是其中之一。
廉頗生于何年?家世出身如何?如何在激烈的爭霸戰(zhàn)爭中成長為一名勇冠三軍的將帥,皆不詳。 《史記》卷八一 《廉頗藺相如列傳》開篇即言: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庇晌墨I記載可知,廉頗主要活動在趙惠文王 (前298-前266年)、趙孝成王 (前266-前245年)、趙悼襄王 (前245-前236年)時期。
一、負荊知懼 屈節(jié)推工趙惠文王時,齊秦各為東西方強國。而趙國地處秦國東擴之沖要,由此秦趙交惡。廉頗統(tǒng)領屢敗秦軍,迫使強秦實行合縱,聯(lián)合韓、燕、魏、趙五國共同討伐齊國,大敗齊軍。趙惠文王十六年 (前283年),廉頗率趙軍大敗齊師,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威振諸侯。廉頗班師回朝,拜為 “上卿”。此后,廉頗率軍征戰(zhàn), “以勇氣聞於諸侯”,守必固,攻必取,幾乎百戰(zhàn)百勝,威震列國。
但是,他又曾居功自傲,與藺相如爭位,但被藺相如顧全大局、忍辱負重的言行打動,負荊請罪,與之成為刎頸之交,同保趙國,傳為佳話。
藺相如 (前329-前259年),戰(zhàn)國時趙國大臣,出身卑微,原為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家臣。 “完璧歸趙”后,藺相如被拜為 “上大夫”,地位與廉頗不相上下。對此,廉頗很不服氣,說: “我作為趙國老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功,藺相如只不過會耍嘴皮子,地位卻與我相當。我見到藺相如,必定羞辱他!”藺相如不愿與其爭高下,處處躲著他。但藺相如的門人卻不理解: “我們之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節(jié)義呀。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惡言,而您卻處處躲避,您怕得也太過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恥,何況是身為丞相您呢?我們這些人沒出息,請讓我們告辭吧!”藺相如對門人說: “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厲害?”門人回答說: “廉將軍自然比不了秦王?!碧A相接著說: “以秦王的威勢,而我卻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強秦之所以不敢對趙國進犯,只不過是我們二人同保趙國的緣故。如果我們二虎相爭,勢必會削弱趙國的力量。我只是把國家急難放在首位,個人恩怨放在后面而已?!绷H聽到以后,深受感動。于是脫去上衣,袒露臂膀,自背荊條來到藺相如府中請罪。二人終于和好,結為生死之交。這就是 “將相和”的故事。藺相如以大局為重,廉頗勇于改過、真誠率直,都贏得了后人的敬仰, “為國釋恩怨、請罪敢負荊”,其襟懷何其坦蕩!
二、安邊定策 廉頗之功趙惠文王時,任用樂毅為相,藺相如為上卿,廉頗、趙奢為上將,君臣和睦,士卒訓練有素,可謂兵強馬壯。趙惠文王二十年 (前278年),廉頗向東攻打齊國,破其一軍。趙惠文王二十二年 (前276年),再次伐齊,攻陷九城。次年廉頗攻魏,陷防陵 (今河南安陽南二十里)、安陽城 (今河南安陽縣西南四十三里)。公元前270年,趙在閼與 (今山西和順)大敗秦軍。 “趙有廉頗馬服,強秦不敢窺兵井阱”,趙 “抑強秦四十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成為秦國兼并過程中最強的敵手,成為東方諸侯阻擋秦國東進的屏障。
秦國意識到,如果想取得兼并戰(zhàn)爭的勝利,必須擊敗趙國。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卒,孝成王即位。這時,秦國采取應侯范雎 “遠交近攻”的謀略,一邊跟齊國、楚國交好,一邊攻打臨近的小國。前260年,秦國進攻韓國上黨地區(qū)。上黨的韓國守軍孤立無援,太守馮亭不愿降秦,遂以其地獻于趙國。于是,秦趙之間圍繞著爭奪上黨地區(qū)發(fā)生了一場大戰(zhàn)。趙孝成王命廉頗統(tǒng)帥二十萬趙軍阻秦軍于長平 (今山西高平縣西北)。當時,秦軍已南取野王 (今河南沁陽),北略上黨 (今山西中部地區(qū)),切斷了長平南北聯(lián)系,士氣正盛,而趙軍長途跋涉而至,不僅兵力處于劣勢,態(tài)勢上也處于被動的地位。面對這一情況,廉頗正確地采取了筑壘固守、疲憊敵軍、相機攻敵的作戰(zhàn)方針。他命令趙軍憑借山險,筑起森嚴壁壘。盡管秦軍數(shù)次挑戰(zhàn),廉頗總是嚴束部眾,堅壁不出。同時,他把上黨地區(qū)的民眾集中起來,一面從事戰(zhàn)場運輸,一面投入筑壘抗秦的工作。兩軍相持三年,不分勝負,秦軍終不能前進,廉頗終于挫敗了秦軍速勝之謀。之后,秦國使用反間計,讓趙孝成王相信,秦國最擔心、最害怕的是用趙括替代廉頗。秦國見使用趙括為將,便暗中啟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趙,大敗趙括軍于長平,射殺趙括,坑殺趙兵精銳四十余萬。
長平之戰(zhàn)后,燕王喜認同丞相栗腹的看法,認為趙國 “壯者盡于長平,其孤未壯”,國力衰微,已經(jīng)到了任人宰割的地步。燕將樂間則認為,趙國連年同秦作戰(zhàn),百姓熟悉軍事,若興兵攻趙,一定會吃敗仗。燕王喜不聽樂間勸告,于趙孝成王十五年 (公元前251年)兵分兩路大舉攻趙。栗腹令部將慶秦率軍二十萬攻代(今河北蔚縣東北),自率主力四十萬攻鄗 (今河北高邑東)。趙孝成王令上卿廉頗、樂乘統(tǒng)兵十三萬迎擊。廉頗認為,燕軍雖然人多勢眾,但驕傲輕敵,加之長途跋涉,人困馬乏,于是決定采用各個擊破的方略。廉頗令樂乘率軍五萬堅守代,自率軍八萬迎擊燕軍主力于鄗。趙軍同仇敵愾,奮勇沖殺,大敗燕軍,斬殺其主將栗腹,樂乘俘慶秦,兩路燕軍敗退。廉頗率軍追擊五百里,進圍燕都薊 (今北京城西南)。燕國不得不割讓五座城池請求講和,趙孝成王才答應停戰(zhàn)。
此役顯示了廉頗高超的指揮藝術,恢復了趙軍的作戰(zhàn)能力和作戰(zhàn)自信,提升了趙國的地位,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趙國的作戰(zhàn)人才。李牧就是在此役中脫穎而出的。戰(zhàn)后,廉頗被封為“信平君”,假相國,前后約六七年。
三、清梠凜凜 壯氣熊熊公元前245年,趙孝成王卒,其子趙悼襄王繼位。趙悼襄王繼位后聽信奸臣郭開的讒言,解除了廉頗的軍職,而以樂乘代之。廉頗大怒,發(fā)兵攻打樂乘,樂乘戰(zhàn)敗而逃。廉頗知道自己已難留趙國,于是逃奔魏國大梁 (今河南省開封市)。廉頗在大梁住了許久,魏王雖然收留了他,卻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趙再次被秦圍困,危難之際,趙悼襄王又想起了廉頗,而廉頗也想為趙國出力。趙悼襄王派使臣宦官唐玖帶著一副名貴的盔甲和四匹快馬到大梁去探望廉頗,看看他還能不能任用。郭開竟用重金賄賂唐玖,讓他回來后說廉頗的壞話。唐玖見到廉頗之后,廉頗當著他的面一頓飯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甲上馬,表示自己還可以被任用。唐玖回來后,趙王問: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使者回答說: “廉將軍雖然老了,但飯量還很不錯,可是陪我坐了一會兒,就去了三趟廁所?!壁w王于是認為廉頗老了,就不想再把他召回了。廉頗報效趙國的機會就這樣喪失了!
后來,楚國聽說廉頗在魏國,就暗中派人去迎接他,于是廉頗來到楚國,做了楚國的將軍,但是卻一直沒有戰(zhàn)功。晚年廉頗曾說:“我還是想指揮趙國的士兵??!”。功高遭妒、流落異邦,在如此不公的逆境中,他眷念的仍然是自己的祖國。
晚年廉頗,身處異鄉(xiāng),郁郁寡歡。公元前241年,死在壽春 (今安徽壽縣)。
廉頗不僅是驍勇慣戰(zhàn)的一代良將,而且也是一位勇謀兼?zhèn)?、能攻善守的三軍統(tǒng)帥。他一生為人襟懷坦白,知錯立改,征戰(zhàn)數(shù)十年,攻城無數(shù),殲敵數(shù)十萬,未嘗敗績。 《史記·索隱述贊》贊曰: “清梠凜凜,壯氣熊熊。各竭誠義,遞為雌雄。負荊知懼,屈節(jié)推工。安邊定策,頗牧之功。”司馬光評價道: “廉頗一身用與不用,實為趙國存亡所系,此真可以為后代用人殷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