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在山理工做新媒體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群里看到于彩玲對2015級學弟學妹們說完“大學生通訊社就交給你們了!”這句話退群后,我意識到大四的我們已經(jīng)離開通訊社一年了。
  此時此刻,連心湖畔的花園里游人如織,此時此刻,熟悉場景里的分別再次上演。沒有感慨是假的,但更多的是驚訝,驚訝時間過得太快了,離卷鋪蓋畢業(yè)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四年大學生活,其中有近三年的時光與新媒體相關,從校報記者部的一個小寫手到新媒體的拓荒者,一路走了三年。有很多人奇怪我這個理工科學生為啥去做新媒體了,也有很多人不解地問在理工科學校里做新媒體是怎樣一種體驗,我想,今天可以作出回答了。做這件事很酷關于前個問題,其實我的回答很簡單:做這件事很酷。
  而對于后者,我并不能馬上給出一個確切的回答,若是單純回答很酷,覺得并不太符合現(xiàn)在的感受,更愿意以分享歷程的方式,回憶一下這一路的故事,或許從中,可以知道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14年上半年,學校校報發(fā)布了一則新媒體編輯招募啟事,因為在記者部工作的關系,加上很想嘗試一下新事物,我試著報了名,并很快得到回復,從此成為一名校報新媒體編輯。那是2014年6月,我第一次接觸到微信公眾平臺,從此大學里的一切,似乎都和它扯上了關系。
  就像它的名字那樣,新媒體在當時是一個很新的東西。此前學校官方也只有商學院團委和校團委的微信公眾平臺在穩(wěn)定運營,偌大的校園里其實沒有幾個人能確切地知道新媒體該怎么玩。
  經(jīng)歷了很長時間的迷茫期。
  這期間,粉絲增長滯緩,閱讀個位數(shù)兩位數(shù)屢見不鮮,突破三位數(shù)的內容已值得喝上幾杯慶祝,更不敢奢望四位數(shù)。與之相對應的,是每天推送時間緊張至23:59的編輯,勞動與效果完全沒有成正比。而禍事向來不單行,由于過多的精力牽扯,大一下學期的那個7月,我掛了大學里的第一門課程。
  那時感覺,步履維艱。只能心里安慰自己,做這么一件很酷的事情,若是一帆風順反而沒了趣味,多點問題也能多點折騰。于是在那個暑假,我留了很多時間讓自己去了解新媒體,了解關于微信公眾平臺、微博等的一切玩法。為了讓母校更好改變是從一篇原創(chuàng)微信開始的,那是2014年末的一篇特輯,名為“山理工遲到的告白”。文案由當時校報記者團的大師兄姚小康親自操刀,這也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第一篇落地本校的原創(chuàng)內容。它最終的閱讀量達到7000,在當時,簡直是無法言說的驚喜。出人意料的成功讓當時苦苦掙扎的我們看到了一種可能———落地本校,內容原創(chuàng)。
  直到現(xiàn)在,這種內容生產(chǎn)方式一直在應用,之后我們還提煉出“內容為王,堅持原創(chuàng)”的新媒體生產(chǎn)原則,即堅持內容原創(chuàng),生產(chǎn)相較于紙質校報更為活潑化的內容,深入挖掘一些校園素材,做出能夠產(chǎn)生較好傳播效果的推送。
  故事到了2015年的春天,雖然仍舊缺人,但逐漸形成穩(wěn)定內容生產(chǎn)思路的我們還是做了許多大事。
  我們推送的山理工賞花指南開創(chuàng)了學校的賞花季并使其成為一個標志性日期節(jié)點,每年慕名前來參觀“校花”的各路人士絡繹不絕。
  5月中旬,我們發(fā)布了校長請校內創(chuàng)業(yè)者們喝咖啡的活動,累計收到近千條報名回復,并從中選取學生代表與校長坐在一起喝咖啡。
  5月26日,是山理工59周年校慶日,我們以“舞愛5·26吾愛山理工”為題,與校團委、音樂學院共同策劃推出了專題微信,學生以舞蹈獻禮校慶,獲得近萬關注。
  6月末,推出的招生專題微信刷爆朋友圈,逾60000閱讀刷新了此前任何一期的閱讀量,所有人歡喜無比。
  9月,一系列迎新推送斬獲數(shù)十萬閱讀量,并獲得騰訊微校高校公眾號排行榜當月榜第三名的殊榮。
  ……其他的如山理工春夏秋冬的四時景象、最新最全的資訊信息、突發(fā)事件的即時應對,林林總總,不可盡數(shù),逐漸走上運營正軌的我們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
  曾在后臺看過許多留言,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位校友留下的話:我是理工大第一批畢業(yè)生,畢業(yè)多年,看到作為理工院校的母校還有一個如此優(yōu)秀文藝的公眾號,懷念的同時也感到驕傲!
  在理工類院校做新媒體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校報新媒體使我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就‘一手掌握’了母校的動態(tài),還能看到校園里繁花盛開的春天美景、感受到雙代會的可喜成果、分享著母校取得的一項項教育成就和科研成果?!?br>  或許當看到留言的那種肯定和校友這樣的表述時,就會明白,這種體驗是美好而忘我的。你會越來越希望呈現(xiàn)一些圓滿而具情懷的內容,這些內容是可以轉到朋友圈,并讓你在朋友圈炫耀的東西,它可以讓關注這所學校的人感到驕傲,讓一直默默支持我們的那些人感到,我們的學校正在變得越來越好。讓無力者有力和我同期在做的,有這樣一個公眾號:岳櫻櫻。它的創(chuàng)作者岳櫻櫻自稱是山理工學生。在我大二的那段時間,岳櫻櫻是一位“在這所學校,你可以不認識校長,但不可以不認識岳櫻櫻”的神秘人物,Ta的具體身份,很多人都去考證過,但似乎都沒有一個確切的結果,但這并不妨礙Ta影響了一大批人。
  當時的Ta做了很多高質量的內容與活動,落地山理工的就有《校園找錢大運動》《岳梨點秋香》《傳信活動》,而真正使Ta名聲在外的是一篇蹭到“世界這么大,我要去看看”熱點的爆文,在2015年4月斬獲380萬閱讀量。當年7月,Ta撰寫的“山東村炮電視臺,你們到底要拉低我大山東多少逼格分”,也以7日近20萬閱讀量刷爆朋友圈,引得山東電視臺關注。
  為什么要描述這么多?
  ———因為彼時有這個神秘的岳櫻櫻陪伴,做新媒體的路上才更有趣味。
  這種陪伴不是想象中的和諧美好,而是時刻伴隨著線上撕逼與合作,伴隨著票圈指責與吐槽。她那張毒舌的嘴,罵過許多人許多事許多組織包括我,也吐槽過金木水火土等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包括我們,她總是以一個戰(zhàn)斗者的姿態(tài)自居,并時刻做好了撕逼準備,雖然罵過架刪過友,但現(xiàn)在我們還是微信好友。
  這里涉及到一個思考維度問題。在我個人看來,一所高校的新媒體不能是單一的,應該允許有類似岳櫻櫻這類旗幟鮮明、角度獨到的自媒體存在,說一些官方新媒體無法或不該去說的話,幫助一些沒有話語權的無力者,更加有力地發(fā)出他們的聲音。但在此之前應有一個前提,即有客觀立場和理性態(tài)度。
  而我們在做的新媒體,雖然因為種種因素,很多內容不便發(fā)布,但同樣也有幫助無力者的努力。
  2015年初,和我同級的電氣學院學生高某患罕見腦膜炎入院,當時他們班的同學發(fā)起了募捐活動,但募捐到的錢對于巨額治療款項來說可謂杯水車薪。了解到情況的我們與高某班長建立了聯(lián)系,并通過紙質校報與新媒體為其發(fā)布倡議書,公布了愛心募捐的方式,并使其募捐活動得到了社會媒體魯中網(wǎng)、中國青年網(wǎng)的關注。通過多層次的宣傳,幫助其募集到十多萬捐款。遺憾的是,高某最后仍然因病去世,可單從行動來看,我們的新媒體發(fā)揮了作用,使得原本無力的同學,獲得了有力與病魔抗爭的機會。
  此后,我們也運用各種方式,幫助過小琪清和其他一些需要幫助的同學。但問題也是顯然的,所有的幫助都是自發(fā)的,并沒有一個完整而行之有效的機制和體系。面對下一個有相同問題的無力者,我們能做的,仍然只是從已有的資源和手段出發(fā),在允許的范圍內盡最大的可能給出幫助。
  我們希望從新媒體延伸出更多幫助無力者的可能,并為此不斷探索。為了不被忘卻的紀念我們的學校是有生命的,也是有歷史的。它的生命在于一屆屆校友從這里走出去并帶著榮耀給這里增添的許多色彩,而它的一些珍貴歷史,會涉及到很多為學校的建設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他們都是這所學校很重要的財富。
  于是我們想通過新媒體為山理工留下一份厚重的歷史底稿。
  姚福生院士生前是一位科學巨匠,也是山東理工大學首任校長,在他去世七周年那天,我們整理了姚福生院士生前與山理工有關的資料,找出塵封多年有歷史意義的照片,一一排好發(fā)布。
  馮思廣烈士是我校校友,校園內雖有馮思廣烈士銅像,但并不是每一位山理工人都知道他的事跡,我們通過新媒體發(fā)布他的相關事跡,讓更多山理工人能夠帶著這份驕傲把馮思廣的事跡告訴更多的人。
  這樣的例子并不止于此,像為我校校歌創(chuàng)作付出心血的著名藝術家閻肅去世時,為了表達懷念和感恩,我們也推出了專期紀念。我們想表達這樣一個信念:通過新媒體,紀念那些不能忘卻的、不該忘卻的為學校做出貢獻的人,感謝他們帶給這里的發(fā)展和榮光。
  總有一種力量驅使我們前行是的,在這個抬頭有霧霾的城市,我們想通過新媒體去推翻一些東西,帶來更多有關美好的故事,并給腳下山理工這片土地帶來些不一樣的改變。
  “沒有什么可以輕易把人打動,除了內心的愛。沒有什么可以輕易把人打動,除了前進的腳步……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抖擻精神,總有一種力量它驅使我們不斷尋求‘正義、愛心、良知’。這種力量來自于你,來自于你們中間的每一個人。因為有你,才有我們?!?br>  在文末,我想與大家分享這段曾讓無數(shù)青年熱血沸騰的《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它來自于《南方周末》1999年的新年賀詞。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在成就一段歷史,它是一段真實的歷史,見證這所理工科學校崛起的歷史。也許目前山理工不是受人追捧的名校,也許我們很多學生仍然在就業(yè)時會受到各種歧視,也許方方面面我們還有些不盡人意,但是請記得,因為有你、因為有你們,我們會一直努力去做好有關新媒體的這份小事業(yè),當你回望學校時,這里會給你最美好的關懷。也請你知道,因為很多個我們,這所理工科院校在新媒體上的發(fā)展已然不遜色于任何一個他們。這是我們的小驕傲,也是屬于每一個你們的小驕傲。
  在山理工做新媒體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總想為這所學校,為這里的那些人,多做些什么。
  (作者系我校交通與車輛工程學院2013級學生,曾任大學生通訊社副社長兼校報新媒體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