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于時代思考的賈樟柯———評《三峽好人》導演風格
賈樟柯,一個來自中國基層的導演。他堅持對基層群眾的關注,習慣用自己的鏡頭描繪一個巨大的社會轉型時期中,一大部分平凡人所承受的遭遇以及命運所給予人們深刻的思考。在中國電影導演集體向好萊塢導演的電影投降時,他毅然堅守著對于時代的思考和對人性的深究。
《三峽好人》作為賈樟柯的代表作,也是賈樟柯風格的集大成作。故事的主人公依舊是執(zhí)著于現實思考的社會邊緣人物。韓三明與沈紅各自為了尋找自己的愛人從而來到三峽。順著兩人的尋找軌跡,觀眾可以一覽依附在這附近生活的人,觀眾能看到他們的生活以及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也能看到社會底層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以及他們身邊人的故事,從而將社會中的一切人情冷暖毫無保留地展現在觀眾眼前。
在賈樟柯營造的光影世界中,演員們的展現都極其自然。他們或吸煙或娛樂,身旁仿佛沒有攝像機的存在。也正是這樣真實的展現將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展露在觀眾眼前,使得觀眾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代入感。
全程平拍使得每一個觀影者都成為了參與者,與片中人物一同感悟他們的悲歡離合,分享著時代所帶來的酸甜苦辣。紀實的影像風格,沉穩(wěn)內斂的敘事手段以及精深的思想表達,都已經成為了賈樟柯身上無法抹滅的電影符號。同時,這也是向所有人解釋著賈樟柯的特別之處。在本片中,不時加入新聞的片段,不僅是片中人物的思想所在,也是觀影者對于時代了解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在面對整個公共空間的時候,人們往往只是萍水相逢。但賈樟柯也巧用這樣充滿生活氣息的鏡頭吸引著觀眾,使觀眾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從而引發(fā)共鳴。
本片從另一視角反映著現在所有人所生存的時代,也寄托著邊緣人物對生活的無奈訴求。在影片中,賈樟柯用兩條并行線索交叉的敘述方式展現著片中人物亦或是廣大觀眾內心的情感。兩個虛構的故事,放在中國大的歷史變遷下顯得那樣真實。在三峽百萬移民的這個社會大環(huán)境中,中國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tài)早已濃縮在了沈紅和韓三明的身上。兩條線索看似隨意的交叉,沒有真正關聯的融合,構架出一個與眾不同的敘事手段。這樣開放的敘事策略,構建出一種與繁雜社會相呼應的敘事手段,表達出歷史變遷中,小人物的細枝末節(jié)。
賈樟柯一直以來都堅守于時代思考,并以自己獨特的眼光理解這個正在被人性解構的時代,用影像還原當今社會的現狀,從而引發(fā)社會的反思。在中國電影逐漸陷入低迷之際,賈樟柯帶著他的《三峽好人》,引領著第六代導演的突圍。(2016級文學院 王文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