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跨文化交流:現(xiàn)代人的基本功——在南開大學(xué)的演講





□趙啟正
  當今世界已進入全球化時代,地球變小了,大型噴氣客機普及了,運費也便宜了,新式通信科技發(fā)達并廣泛使用了,而衛(wèi)星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可以說每個人都能享受其便利。因此,生活在地球上不再是單純某一國家的人,而是“全球的人”或“世界的人”。在200年前,我們中國人可以不知道歐洲也不知道美國,照樣生活得挺好。但現(xiàn)在不知道歐洲、不知道美國,可就不行了。而人和人的交往一定是跨文化的。所謂跨文化,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為什么這樣說呢?我今天要分4個題目簡要地給大家作個匯報。
中國進入“公共外交”時代
改革開放之前,中國每年出國3萬人次,而最近幾年已超過3000萬人次。這次開全國人大會議,國家統(tǒng)計局的統(tǒng)計表顯示去年是4000萬人次,也就是說每年出國的人次是原來的1千倍。原來跟外國人交往是少數(shù)人的事,現(xiàn)在幾乎人人都有機會,我想在座的同學(xué)沒有人沒跟外國人打過交道的。從外國來中國的人,大約是從中國出去的二分之一,大約2000萬人次,他們到中國來也會與各色人等發(fā)生交往。
  中國的傳媒對于外國的報道也是我們所喜歡和需求的,世界的事情對中國都有影響,中國的事情對世界也有影響。奧運會是西方文化的產(chǎn)物,中國也引進了,我們要舉辦奧運會。但是中國的奧運會就不是中國的事情,與奧運會無關(guān)的事情也跟奧運會掛上了。大家在報紙上都看到了,去年以前,一些西方媒體認為中國舉辦奧運會將是西方遏制中國的大好機會。社會問題奧運化、奧運問題政治化。而食品、衛(wèi)生等個別案例,就擴大為外國運動員到中國什么都不能吃,吃的都要自己帶。北京的空氣不好,有人就說“是不是要戴口罩參加奧運會呀?”還有,適應(yīng)性練習(xí)不會在中國做,要在韓國和日本,緯度差不多,因為中國空氣太差,空氣中的灰塵會對運動員造成影響。至于中國的兒童玩具,中國的服裝,中國出口的產(chǎn)品都成了外國人注意的事情,所以中國的事情也成了世界的事情。中國的人民幣更不得了,改革開放之前美元增值或貶值與中國關(guān)系不大,人民幣升值或貶值對世界影響也不大,但現(xiàn)在人民幣有點波動,外國人都得注意。在國務(wù)院新聞發(fā)布會上,如果中國人民銀行行長來開會,BBC的攝像機鏡頭會直對著他,說明人民幣的潮起潮落對世界是有影響的。因此,中國的事情也變成了世界的事情。此外,中國公民成了世界公民,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中國人。如果大家有機會到埃及的金字塔,到巴黎的凱旋門,或者到倫敦橋去看看,可以說沒有一個地方?jīng)]有中國人。
  那么,我得跟大家說一下“公共外交”的概念。外交,傳統(tǒng)認為是政府之間的事情,外交部對外交部,或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對國家領(lǐng)導(dǎo)人,這叫“政府外交”。無外乎解決雙邊關(guān)系,如果到了聯(lián)合國就是解決多邊關(guān)系?!肮餐饨弧币部梢苑g成“公眾外交”,是一種面對外國公眾的不一定是政府間的內(nèi)容,如果說我們的國際廣播電臺是國語的,對于外國聽眾的廣播,這既不是政府外交也不是民間外交,而是公共外交。反過來,“美國之音”對中國廣播,這也是公共外交。如果美國一個政治人物到我們南開大學(xué)來演講,是政府的人物對公眾,那還是公共外交。公共外交的主體就不是外交部,可能是我們的校長、我們的老師,也可能是我們報社的編輯,也可能是某位學(xué)者。在各個領(lǐng)域,在各種各樣的交往中,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你是在表達中國,你的行為、談吐一定是在表達中國。因此我們的同學(xué)在和外國人的交往中,也應(yīng)該列入公共外交的行列。這樣說好像還不是太清楚,那么我來圖解一下。A國政府對B國政府是雙向的,這就是政府外交;民間對民間,例如大學(xué)研究所、舞蹈協(xié)會、社會宗教團體,這也是雙向的,原先我們叫民間外交,現(xiàn)在還可以這樣叫,但是它是屬于大的公共外交范疇;斜的方向上,A政府對B民間,B政府對A民間,這是公共外交。所以,4個方向的外交中,4個是公共外交。以前我們不大用公共外交這個詞,這次楊潔篪同志在答記者問以及政治局、人大開會的時候,“公共外交”這個詞出現(xiàn)了。
  公共外交的數(shù)量遠遠大于政府外交,我們剛才說有4000萬人次出國,不管出國目的是旅游、學(xué)習(xí),還是訪問,都是公共外交的范疇,它與政府外交是互補的。大家知道,國外有很多非政府組織,有的是友好組織,比如“中日友協(xié)”;有的是不友好的組織,比如販毒集團,還有一些反對中國宗教政策、歪曲宗教信仰自由的民間組織。面對這些不友好組織的言論,我們有時候可以不理它,有時候則需要澄清,如果沒有公共外交的概念,任何事情都得外交部去說,那就得把外交部負責(zé)人累死了,另外也沒有這個必要。
  公共外交的交往一定是跨國家、跨語言、跨文化的。任何交流都是人和人的交流,必須通過語言來進行,而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如果沒有語言、文字,文化何以表達?所以文字本身也是文化的內(nèi)涵之一。因此,跨文化的外交與公共外交幾乎是相同的,公共外交一律是跨文化的。
文化多樣性與民族多樣性并存
說到文化的時候,我們要知道世界上現(xiàn)在有200多個國家,約2500個民族,有多少種語言現(xiàn)在說不清楚,聯(lián)合國認為文字是6000多種,世界是知識多元化。《圣經(jīng)》有2197種版本,是世界上出版最多的出版物。即使在經(jīng)濟全球化迅速發(fā)展的情況下,文化的多樣性仍舊是基本特征,并且繼續(xù)成為人類社會共存和發(fā)展的一種方式。在說到文化全球化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對其定義的理解,絕不能理解為“同一化”,而是說文化的傳播是全球化的,如通過衛(wèi)星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mp3、電影、音樂等文化載體,在全球傳播某一種文化。
  為了把文化的多樣性講得更清楚一點,我給大家介紹一組我們最新得到的一位德國藝術(shù)家所畫的畫,來說明中國人和德國人有什么樣的區(qū)別。這個藝術(shù)家是通過觀察日常生活有感而畫出來的,他畫了有幾十幅,我只挑幾幅給大家看。
  在對待意見的態(tài)度方面,表達意見時德國人比較直,中國人比較愛兜圈子,在與人交往時中國人愛裝糊涂,所以覺得跟中國人交往很困難;關(guān)于個人和集體生活方式的區(qū)別,外國人喜歡一個人天馬行空,中國人喜歡集體,中國人旅行一定是集體的。到了法國巴黎的百貨大樓里,中國人買東西都買一樣的,一個人買好幾個也買一樣的,拿回去送朋友。而外國人買的時候,他一定買跟別人不一樣的;在時間觀念方面,德國人比較準時,中國人有誤差,但我覺得中國人現(xiàn)在時間觀念是比較強的,和許多外國人比是不錯的,特別是政府出面的交往沒有不準時的。還有一個方面就是人際關(guān)系,關(guān)系意味著信任,意味著可以走邊緣政策,意味著給予特殊的好處,甚至可以超過法律規(guī)定做事。我們中國做很多事都靠關(guān)系,叫做“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敵人多一堵墻”。舉個更簡單的例子就是排隊,到了飛機場、商店,中國人排隊是團式的,外國人是順序的。到餐廳用餐也有些區(qū)別,中國人的噪音比較大,打電話的人最多。他們還發(fā)現(xiàn)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中國的老年人帶著孩子,外國的老年人帶著狗,這是區(qū)別。另外領(lǐng)導(dǎo)人也有區(qū)別,中國領(lǐng)導(dǎo)人比較高大,外國領(lǐng)導(dǎo)人稍微高大。這是他們觀察的直覺,不一定是對的。
  文化這個詞定義很多,使用率極高。文化的內(nèi)涵很多,酒有酒文化,茶有茶文化,廁所也有廁所文化。到底文化是什么,跟文明有什么區(qū)別呢?有人查到文化的定義至少有200多種,定義比較泛泛。比較有名的就是英國的泰戈爾,他的定義是,人類所獲得的知識、信念、藝術(shù)、道德、法則、法律、風(fēng)俗等都是文化,也就是說人減動物就等于文化,動物沒文化,人有文化。這樣一來,文化和文明就分不清了。在很多國家文化和文明是混用的,一個人很有文化,就說這個人很文明。但是德國人特別計較文化和文明的區(qū)別,為什么呢?因為在17、18世紀,法國人和英國人經(jīng)常說德國人不文明,德語也不好,比較落后,格多、變化復(fù)雜、不規(guī)則多等等。德國人就說“你說我們不文明,但是我們很有文化”,德國有很多科學(xué)家、醫(yī)學(xué)家、詩人、大作家等。他們認為文明是與科學(xué)技術(shù)有關(guān)的,比如蒸汽機時代、噴氣式飛機時代、自動化時代、電力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這都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馬車變成汽車,原來郵寄信件現(xiàn)在變成了E-mail。他們認為文明與發(fā)明有關(guān),文明是發(fā)明出來的,因此文明可以傳染,可以從一個民族傳染到另一個民族乃至全球。但文化是不同的,文化不是發(fā)明的,文化是創(chuàng)造的,并且找不到創(chuàng)造者。比如說語言,不能算是發(fā)明的,它是形成的,它是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化是一個民族的信仰,這里包括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價值觀等。如“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現(xiàn)在中國存在這種價值觀,在封建社會肯定沒有。封建社會認為婚姻比愛情重要,因為當時是包辦婚姻,沒有自由觀念,可能發(fā)財是個價值觀,子孫多是個價值觀。所以文化不太容易一致,不像文明容易傳染———德國人是這樣理解的。這樣理解的話,物質(zhì)文明是指歐洲人所說的文明,精神文明是指歐洲人所說的文化,我們很早在80年代初提出的物質(zhì)文明、精神文明的口號是比較合理的。
  文化還可以有一種分法,就是價值觀、信仰、與語言有關(guān)的思維方式,通過言行、文化載體才能表達出來,比如小說、文字、新聞等。在座同學(xué)們高中時學(xué)過的牛頓定律、萬有引力定律,能看得見嗎?看得見的是現(xiàn)象,是地球圍著太陽轉(zhuǎn),月球圍著地球轉(zhuǎn)。自由落體,這里頭有加速度定律,但你看不見,你只能看見蘋果掉下來這一現(xiàn)象。所以說核心的文化,價值觀、信仰等,如果不說、不寫,你是不知道的。而語言、文學(xué)、戲劇、知識、舞蹈,是表現(xiàn)想法、信仰、價值觀的載體。我們通常說的文化是在說兩個文化,一個是說文化的核心,一個是說文化的表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文化是指文化產(chǎn)品或者文化載體。看不見的那部分是我們今天要特別注意的。不通過言行就看不見的文化,我們司空見慣的例子很多。大家注意我們之間在送禮的時候,會說“這么貴重,你自己留著用吧,我有了”,這是客氣。送給外國人的時候他會說“正是我需要的,好,打開看”。我們說“你自己留著用吧”,外國人會認為“我送來的東西你不要,讓我拿回去,這是跟我保持距離,”會下不來臺的;那么中國人給外國人送禮,外國人說“正是我需要的”,中國人就想:“給你你就要,你不懂客氣”。當面打開,要是外國人給中國人送的禮物沒被打開,說聲“謝謝”就拿走了,外國人會想,“你肯定不喜歡,連打開都不肯”。這種例子是很多的,所以說文化不可能呈現(xiàn)同一標準,因為接受禮物的方式,中國人也對,外國人也對,都是想表達一種感謝,但表達方式正好相反。
  文化的全球化并非同一化,而是文化傳播的全球化,重點在于對待文化差異的態(tài)度。相互尊重,文化可以互補,可以創(chuàng)新本民族的文化,這樣的例子太多了。當年我們漢字傳到日本,他們創(chuàng)建了本國文字;佛教到了中國,在印度衰敗了,在中國卻興旺了,佛教對中國文化影響極大,我們平常說的很多話是佛教詞匯,例如“覺悟”一詞。文化傳出去也不一定就是吃虧,這有利于別人理解我們,對我們的理解越多,越容易同意我們的見解、支持我們的主張,這是件好事。而且流傳出去之后也不見得沒有反饋,比如日本,接受漢字之后,在創(chuàng)字過程中受我們漢字的影響很大,但日本并不是對中國沒有貢獻的。1910年,由于中國派的大批留日學(xué)生回國,把日本新創(chuàng)造的用漢字組成的詞匯大量帶到中國,當時有人統(tǒng)計基本詞匯有980個,現(xiàn)在我們說的很多話,帶有日本的漢語詞匯,如“可靠性”、“穩(wěn)定性”,帶“性”字的詞匯是日本帶過來的,另外帶“化”字的,如“綠化”、“革命化”、“年輕化”等,也是日本傳過來的。至于“數(shù)學(xué)”、“物理”、“化學(xué)”、“法律”等,以及“國際法”、“商法”、“行政法”等詞匯,都是日本從歐洲拿來翻譯成漢字之后再傳到中國的。1913年有人提議不用日本人的漢字,但后來發(fā)現(xiàn)不用不行,“科學(xué)”、“社會科學(xué)”、“共產(chǎn)主義”、“共產(chǎn)黨宣言”這些詞,都是日本翻譯過來的。文化的交流就是這樣的,所以對文化要尊重,如果你毫不在意文化的差異,就會形成交流的障礙,就會有誤解,這種例子還可以舉很多。韓國東海大學(xué)一位漢學(xué)教授曾跟我說:“我們是個小國,你們是個大國,你們現(xiàn)在還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很緊張啊,你們治國就可以了,要是平了天下我們怎么辦?”其實他就是對文化差異沒研究清楚,這是春秋戰(zhàn)國時的話,當時的諸侯國,戰(zhàn)國七雄是主要的,除此之外還有幾十個、上百個小國,平天下是平了四海之內(nèi),就是指中國。所以毫不在意會造成交流的障礙。
  互相歧視就會導(dǎo)致沖突。去年年初,德國、西班牙、瑞士、捷克、荷蘭、匈牙利等十幾個國家,忽然在報紙上刊登伊斯蘭的先知默罕默德的漫畫,然而伊斯蘭的規(guī)則是不可以給默罕默德畫漫畫的,但他們就畫。面對全世界穆斯林的抗議,這些國家說“你們穆斯林遵守這個規(guī)則,我們不是穆斯林,難道不允許新聞自由嗎?難道讓我們遵守你的教規(guī)嗎?因此,我們就要登”,穆斯林不依不饒,“你再登我要攻擊你,我要治你”。這件事引起了一場很大的沖突,如果被政治家利用就會發(fā)生戰(zhàn)爭。十字軍東征發(fā)生在11世紀末,這種戰(zhàn)爭是民族間的仇恨,在今天看來沒有任何積極意義,但其影響到今天都沒有完全消失。
  因此,對他國的文化差異要持尊重的態(tài)度,這種差異有時候是難說是非的,就好像到底是中餐好吃還是西餐好吃?是中文好聽還是英文好聽?這都是難以判斷的。
留意文化差異,減少誤解,增加理解
在世界6000多種文字之間,必須通過翻譯才能進行交流。大家外語可能都學(xué)得很好,但是請注意,絕對不存在完美的翻譯,除了科學(xué)的語句可以譯得比較準確外,生活、藝術(shù)、詩歌的語句等不存在完美的翻譯,有的甚至翻譯不了。有一位大翻譯家坦承有一句話他翻譯不了:“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闭l能翻成英文?很難翻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0個人翻譯出來會有10種意思。
  交流和翻譯必然伴隨著自己的情感、信仰、認知、行為的不同有很多的不同。比如美國的白宮,“white house”其實是“白房子”,我們?yōu)槭裁捶g成“宮”呢?那是因為,既然是總統(tǒng)住的那肯定相當于“故宮”、“皇宮”等,必定占個“宮”字。他的國務(wù)秘書呢?我們翻譯成國務(wù)卿,因為是大官。這種翻譯必然和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體驗有關(guān),所以翻譯中是容易出現(xiàn)誤差的。
  我們和多數(shù)外國人最大的差異是宗教信仰,很多中國人并不信仰某一宗教,我們信仰的是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從前是孔孟之道,現(xiàn)在是孔孟之道的發(fā)展和社會主義的新的道德概念。中國13億人,信仰宗教的沒有精確數(shù)字,比如信佛有人是真信,有人則只是重善,后者其實是一種文化信仰。我們中國人中很多是一種文化信仰,應(yīng)該說這種信仰更高,這不是我說的,是有關(guān)專家論證的。而世界范圍內(nèi),據(jù)聯(lián)合國的有關(guān)統(tǒng)計,自稱信教者但不是教徒的人居多,占81%,而基督徒超過中國人數(shù),占世界人口20%以上。美國信教人數(shù)占人口總數(shù)的91.8%,中國可能是10%,最多20%。美國人中信天主教占28%,信基督教占56%,還有一些人信東正教、猶太教、摩門教、佛教、伊斯蘭教等,所以美國人不信教的很少,10個人可能就有9個信,多數(shù)信基督教?,F(xiàn)在我們以美國為例看看宗教對于文化、政治文明的影響。無神論者在美國不能當總統(tǒng),這從美國歷屆總統(tǒng)的信仰中可以看得出來,大部分信基督教??偨y(tǒng)演說中沒有一個人不稱贊上帝的,羅斯福說:“作為美國人,為了祖國的利益,遵從上帝的旨意,我們大步向前?!毙〔际舱f:“我之所以能到白宮,全靠禱告的力量……耶穌是我的政治老師。”美國雖然政教分離,但在美國人頭腦中政教很難分離,他必然受到宗教思想的約束。比如小布什不贊成國家為干細胞研究投資,因為干細胞研究跟克隆有關(guān),上帝造人,人不能干預(yù)人,所以他反對給干細胞投資。信仰影響一個人的行為,甚至影響政績。現(xiàn)在美國總統(tǒng)舉行大選,美國的一個研究中心做了一項廣泛的調(diào)查,問道:“如果總統(tǒng)競選者是無神論者,你反對嗎?”61%的人說反對;“如果穆斯林做總統(tǒng)候選人呢”?45%的人反對;“如果是摩門教徒(被認為是邪教)”?則有25%的人反對。反對無神論者要高于反對邪教的。還有,11%的人反對猶太人當總統(tǒng),7%的人反對天主教徒當總統(tǒng)。世界上只有美元上印有宗教口號“我們信上帝”,曾有人認為強迫不信上帝的人使用這種鈔票,是違反公民自由權(quán)利的,因此告到了美國最高法院,但法院不予受理,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為了研究信教的影響,我和一位著名的神學(xué)家、基督教福音傳道者路易·帕羅多次長時間地討論過宗教問題。帕羅生于阿根廷,畢業(yè)于美國一個圣經(jīng)學(xué)校,是多個神學(xué)院的榮譽博士,先后到過一百多個國家演講、布道。我們有個對話,這個對話經(jīng)過整理出了一本書,叫《江邊對話——一位無神論者和一位基督徒的友好交流》。德國、美國、土耳其等國都買了這本書的版權(quán)。土耳其人感嘆地說:我們世俗和宗教的矛盾一直解決不了,而你們信神的與不信神的本應(yīng)對立,卻還能如此友好對話!帕羅在拉美地區(qū)極有名,他的演說一場可以有幾十萬人聽。他到中國來了,問我對上帝的看法、對基督教的看法,我一一解釋,他覺得很新鮮。他說:“我布道一百多個國家了,沒聽過你的這個說法。我不能對你布道了。為什么呢?因為你對《圣經(jīng)》的解釋比我解釋得好。可惜你就是不信,我希望你能信,你將是偉大的基督徒,能夠超過我,在世界有巨大的影響力?!蔽艺f:“不行啊!我受了一輩子無神論教育,改不過來了。”我們出了這本書后,國外報紙是這么報道的:“上帝??!你是怎么搞的,怎么讓中國的一個無神論者和美國的一個布道家互相擁抱呢?”他們覺得難以理解。香港《南華早報》也登了一篇很長的文章:社會主義國家以及前共產(chǎn)主義陣營沒有一位官員跟外國的神學(xué)家或布道家正面對過話。我們的對話讓人感到奇怪。我們討論的問題包括:宗教到底有沒有促進和諧的作用?宗教和科學(xué)是否矛盾?宗教和宗教之間的斗爭為什么這樣激烈,會不會破壞世界的和平?關(guān)于上帝的存在,他認為不需要證明,在心里。我認為需要證明,只有驗證了上帝的存在,才能與上帝溝通。我倆一共討論了3次,正式討論8小時,非正式討論8小時,一共16個小時,整理出的文字大概有10萬字,出書時采用了六七萬字。我倆得出一個彼此都贊同的觀點,那就是:各種信仰存在著共性,是能夠充分溝通的。比如基督教文明講“博愛”,甚至“愛你的敵人”;伊斯蘭教義中說:“你覺得什么是痛苦,就該想到對所有人都是痛苦”;中國佛教以“慈悲為懷”;中國人信奉孔子的“仁者愛人”,還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浇痰慕鹂朴衤墒鞘裁??“要想別人如何對待你,你就如何對待別人?!边@和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個意思啊。我請他解釋如何“愛你的敵人”。他說:一個公安局長抓到一個罪犯,他愛這個罪犯嗎?他說他愛。他要想想罪犯犯罪是不是成心的,是不是有意的。他為什么不聽上帝的話?——“我要拯救他?!钡亲鳛榉?,又必須判處他。帕羅說:“基督徒有3個層面。物理層面:衣食住行;道德層面:要想別人如何對待你,你就如何對待別人;精神層面:上帝永遠和你在一起。不怕孤獨,不怕死。死了還有上帝呢??赡銈冎挥幸粋€層面啊,就是衣食住行?!蔽也毁澩@個觀點。我說:“我們也有3個層面:除了衣食住行,道德層面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精神層面:舍生取義?!辔宜?,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彼荏@訝,說這也是耶穌精神呀——耶穌自己被釘?shù)绞旨苌?,以此救贖別人的罪惡。
  下面我再說一些中外文化差異的例子。剛才我們談到翻譯問題,語言的差異容易產(chǎn)生誤解。比如說,我們把京劇譯成“Peking(Beijing)Opera”(北京歌?。?,這種翻譯從30年代就開始了,但是“opera”完全是指西方的歌劇,所以就有好多人問我:“北京歌劇就是北京人演的 《卡門》、《圖蘭朵》、《胡桃夾子》、《天鵝湖》是不是?”我說:“不是,這個有化妝、武功什么的?!边@樣一來就容易造成誤解了。日本的“歌舞伎”絕不翻成“東京歌劇”,按日語發(fā)音,譯為“Kabuki”。我們在翻譯的時候總是找外國的詞語對應(yīng),沒有的時候硬對應(yīng),準出錯。所以京劇就應(yīng)該叫京劇,向日本學(xué)習(xí),否則我們就平白無故地丟了一個特色。這就是跨文化交流中產(chǎn)生的誤解。
  龍,我們翻成“Dragon”,那么英文的“Dragon”是什么呢?英文詞典的解釋是“一種傳說中的怪物,一般被描述成有獅爪、蛇尾、翅膀及帶鱗的皮膚”,同時這個詞又是“難以駕御的人”,又是“潑婦”,又是“可怕的東西”,又是“一種大的蜥蜴”,“古代是大蛇”。所以“Dragon”翻譯成中文,就不要翻譯成“龍”,應(yīng)翻譯成“怪蜥”、“蜥蜴”之類。既然“Dragon”不能翻譯成“龍”,那中國的“龍”怎么翻譯成外文?如果翻譯成拼音“l(fā)ong”,又與“長度”(long)重了。有一天我看電視,李顯龍名字中的 “龍”,在翻譯時多加一個 “o”,譯成“Loong”。我們可不可以把“龍”翻譯成“l(fā)oong”?話雖這么說,但扭不過來了。結(jié)果,我們對中國“龍”的譯法就被一些外國人利用了。美國有一本暢銷書“RedDragonRasing”(《紅龍崛起》),它就把中國畫成一個龍,用這個龍來表示中國的崛起,在這兒的用意是負面的,寓意“中國威脅”。
  福娃是奧運會的吉祥物,最初不知為什么被譯為“Friendlies”,“friendly”本來是個形容詞,但作為名詞,是“友好的人;友誼賽”。如果開玩笑或是惡作劇,把它分開念,就是“朋友撒謊”(friendlies);如果發(fā)音不準確,就變成“friendless”——“沒有朋友”。外國人看了,不懂。我們解釋說,“就是帶來福氣的一個小娃娃”。外國人還是不懂?,F(xiàn)在翻譯成了“Fuwa”。這樣翻譯也不是沒有毛病。中國原來沒有“福娃”,你等于重新創(chuàng)造一個“Fuwa”,而且過了奧運會之后又沒了。其實還不如用個熊貓,熊貓也可以跳繩、也可以跑。有人問:“福娃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我說:“這個看不出來,你說什么就是什么?!?br>  對于文化差異的漫不經(jīng)心也會產(chǎn)生誤解。法國一位國防部長就問過我:“中國人喝酒為什么要強迫?為什么不喝就瞧不起他?為什么讓我喝得有點醉了,出現(xiàn)丑態(tài),大家就高興?這是什么意思?我下次到中國,誰讓我喝酒,我就不上誰那兒去?!痹谏贁?shù)國家是這樣,日本、韓國敬酒都是很厲害的,尤其是熟悉了之后。但在歐美是完全自愿的。追溯其根源,我們說“英雄海量”,例如武松用海碗喝酒,李白斗酒詩百篇,但我們考察李白時期酒的度數(shù)是很低的。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不一一例舉了,只想告訴大家要掌握一個本事,就是在掌握外語的情況下,注意文化差異,就是信仰、價值觀、思維方式、表達方式、生活方式等,差異到處都是。如果你是一個善于觀察差異的人,你就能夠很好地和外國人溝通,很好地表達中國,能夠讓外國人很好地理解你。什么叫軟實力?那不是軍事的實力,不是你的經(jīng)濟實力,而完全是你這個國家的國格、文化對別人的感染力,人家覺得你這個民族可愛,這個民族有威望,值得尊敬,才能在國際上有力量,才能登高一呼。
文化交流促進世界和平
不管是政治交流還是經(jīng)濟交流,一定是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的,而語言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文化的載體,所以文化上不注意的話,政治談判、經(jīng)濟談判、軍事談判都會出現(xiàn)問題。比如我們和外國人進行科技交流時總說“自主創(chuàng)新”,外國人就不明白了,“自主創(chuàng)新”是什么意思,是不合作嗎?其實創(chuàng)新是不言而喻的,創(chuàng)新肯定是中國科學(xué)家自己創(chuàng)新,還來個“自主創(chuàng)新”,怎么翻譯?他們就認為是不合作,閉門造車?!榜{馭市場經(jīng)濟”,他們又不懂了,市場經(jīng)濟是內(nèi)在的規(guī)律、是無形的手,你要駕馭它是不是就是計劃經(jīng)濟了?還有,我們說“宣傳中國的改革開放成就”,“宣傳”翻譯成英語在字典上是貶義,外國人理解不了,我們就改成“說明中國”、“表達中國”等,就是不能用宣傳中國。所以說大家一定更要記住這種文化的差異是時時處處存在的。文化交流要促進世界和諧,就一定是跨越文化障礙的交流。
  十七大報告指出:“文化上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這里就要介紹“和諧世界”這個概念,“和諧世界”是個基本屬性。在一些座談會上,有學(xué)者問我:“和諧世界是不是世界的基本屬性?是人類的理想還是一個永遠不能實現(xiàn)的目標?”不久前,我碰到了布熱津斯基,他是世界地緣政治或者是戰(zhàn)略問題的權(quán)威專家、美國前總統(tǒng)卡特的安全顧問,他給了我一個回答:“和諧世界很難,因為這個世界存在著不平等,而這不平等你消滅不了。如果你消滅了,同時消滅了創(chuàng)造性?!边@是原話,怎么解釋?在中國,生在農(nóng)村和生在城市本身就是不平等,機遇就會不同;一生下來身體好與身體不好,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不平等;你從事不同工種,待遇不一樣,也是不平等。不平等是存在的,并且消滅不了。由于你消滅不了這種不平等,就有一些人,主要是年輕人,忿忿不平,非造反不可?!昂椭C只能是局部的,比如北歐,比較富裕、生活水平比較高,但全世界和諧是不可能的,是烏托邦”,這是布熱津斯基的答案。他問我:“你的看法呢?”我說:“達爾文主義,動物世界是適者生存,也就是物競天擇,自然界的選擇。但人類社會不同,人有文化,很多人向往天堂,幾乎人人都向往人間能實現(xiàn)和諧。所以我對此問題的回答是,和諧世界是人類的夢——雖然眼前這個世界很復(fù)雜,但是經(jīng)過人類自我的克制、寬容和努力,能夠一步一步向前進的夢。”
  十七大報告指出:各國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在經(jīng)濟上相互合作、在文化上相互借鑒、在安全上相互信任。這大體上接近我們所想象的定義。但是,十七大報告又指出,當前,“世界仍然很不安寧。霸權(quán)主義和強權(quán)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沖突和熱點問題此起彼伏。”的確,伊拉克局勢仍很復(fù)雜,巴以之間爭斗也沒有停息,有的國家還在內(nèi)訌?!叭蚪?jīng)濟失衡加劇,南北差距拉大,傳統(tǒng)安全威脅和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相互交織,世界和平與發(fā)展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zhàn)?!?br>  世界上有報紙批評中國共產(chǎn)黨、批評我們的事業(yè),但沒有一份報紙批評我們提出的“和諧社會”。這個口號源自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而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和諧理念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是“和”的理念。漢語中的“和”有著豐富的含義,如:“和諧”、“和為貴”、“和善”、“祥和”,“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求同存異”?!昂椭C”的理念是中國文化精神。那么,“和諧世界”呢?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說,“各種文明共存,互相包容”。這與“和諧”理念是一致的。
  (此文根據(jù)3月19日趙啟正在省身樓的演講整理,發(fā)表時未經(jīng)本人審閱。錄音整理:王虹。因篇幅所限本報略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