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寫了一篇《我與地壇》,妙極了!
我一讀再讀,讀了二十年。
我也想寫一篇《我與桂子山》,想極了!
我一想再想,想了近十年!
我沒有史鐵生的神來之筆,更沒有長年累月每天皆來桂園凝思的機會,因此,我的靈感始終不足以促成一篇體大思周而又無微不至的長文。它們,只夠我點燃幾句小詩,照亮我心中一條走近桂子山的幽幽小路。千里思荊楚,心牽桂子山。南湖明月夜,笑語落花間。此夢接寒暑,斯情醉百年?;ㄖθ缬幸?,細蕊撫雙肩。十年了,每次到武漢,我都要到桂子山。從虎泉那個門進來,走到音樂學(xué)院,往右,再循路左行右轉(zhuǎn),在電影廠小佇片刻,回身慢步走過桂樹夾道的那條“香徑”,抵達惲代英塑像前,深深鞠上三躬,然后,沿著林蔭大道散步般前行,出南門上車去南湖。
這就是我堅持多年的“桂子山路線”!
春天,我讀它千枝萬葉睜開的綠色春眸,讀它綠草青青繡出的小徑,讀它哪兒哪兒皆含笑而來的紅的紫的藍的白的黃的粉的花朵,輕啟秀口,凌風(fēng)招手,那芬芳的話語聽得鳥兒都醉了,于嫩綠枝頭跳著拉丁,醉舞啁啾。
夏天,我讀它黃昏的小雨,雨中的綠影,影間的小傘,傘下的歡笑。讀它從綠蔭掩映的窗子輕輕爬上來的黎明,讀它在第一縷陽光中醒來的書聲,讀它蜿蜒而去的石階,階旁草叢里千絲萬縷巧織夏夢的蟲鳴。
秋天,我讀它如一朵朵小傘一般次第打開的桂花,金色的蕊捧著清香的心,陽光都被花香滲透。云,像剛剛畢業(yè)的學(xué)子,停下腳步不愿再走;風(fēng)帶著愛意遠道而來,細細走過每一棵樹,每一朵花,每一個花枝搖曳的窗口。
冬天,我讀它南湖出水的明月,如一艘小船,泊進一雙雙凝望的眼睛。雪,像遠行歸來的游子,撲進桂子山中,愛得太深,直愛得把自己融化進樹下的泥土:“桂子山,我回來了!讓我把自己再次交給你,來重溫青春的爛漫,來傾聽您四季交響的青春之歌!”
飛紅伴雨滿華師,細蕊無聲入我詞。
丹桂香飄千里外,一花一葉長于茲!
這桂子山的四季,此刻,就在我?guī)еθ莸臏I光里,一幀一幀幀疊映。
桂子山就是一本書。
封面是教育,目錄是青春,序言是愛,正文是知識,智慧,美,善,還有真。
我常笑自己,對于桂子山,我的凝望,不是觀賞,是貪戀,是饕餮,是握在心中一遍遍捧讀!
我常怨自己,對于桂子山,我是一個遲來的歸人,是一個領(lǐng)受它太多精神撫愛而不能膝前奉茶的游子。
茲身無定水中舟,一掛云帆事遠游。
何日歸來重把盞,桂花為酒解千愁!
有時候我會傻傻地想———如果我的前生是那位傳教士,該多好!1868年我就來了,帶著滿心的圣潔來了,帶著無暇的愛和純凈的自己,漂洋過海來看你。
如果我是韋卓民,該多好!1903年我就來了,在文華書院度過自己的少年時光,1924年,從美國學(xué)成歸來,回到母校華中大學(xué),用一生去愛,用一生來回報。
如果我是惲代英,光未然,該多好!1913年我就來了,到中華大學(xué)讀書,跟陳時先生從教,把母校給予的愛傳遞給更多的青年,讓母校為自己感到驕傲……如果我是章開沅,該多好!1948年我就來了,跟隨黎明渡過長江,把青春的歌聲獻給旭日磅礴的祖國,用一生的激情譜寫歷史,用一支光明的筆為人民抒懷,為時代長歌。
如果我是邢福義,該多好!1952年我就來了,在這里讀書,在這里任教,在這里把中國語言雕刻成花朵,散發(fā)出內(nèi)在的芬芳。
桂子山中歲月長,桂花桂樹桂芬芳。
青春易老情難了,風(fēng)雨常來樹已蒼。
花色斑白一樹雪,月光憔悴萬枝霜。
一朝零落成泥土,依舊長留滿地香。
如果我是你,該多好!每一位桂子山民!你是多么幸運!我是多么羨慕你們!
在最美的青春時節(jié),你們來了!
你們在博雅廣場背靠著背讀書,你們在右銘體育館為勝利歡呼,你們在音樂廳傾聽青春的夢想,你們在行政樓感受教育的榮光,你們在電影廠為迎新或畢業(yè)攜手高歌。
地久天長愛愈深,清風(fēng)朗月桂花魂。
一苗成樹千滴雨,巨木摩天數(shù)丈根。
路遠還需接力者,花繁端賴護花人。
芳園桂子花爭放,莫負(fù)春風(fēng)一片心。
我喜歡你們的教室,我多想我的青春也能在那兒。
我喜歡你們的圖書館,誰能幫我辦一張借書證,讓我裝作你們的同學(xué)。
我喜歡你們的林蔭大道,每一棵樹下都有故事,每一秒都是百年華師最美的細節(jié)。
我喜歡東門,卓刀泉南路連著東湖,湖邊的會館,我曾在那兒住過。
我喜歡南門,那兒通向雄楚大道,過了書城路,在那兒,我陪著母親度過了她最后的時刻。
我喜歡北門,在我心目中,那哪里是門,那就是一尊雕塑,一座豐碑,塑造的是中國教育的形象,銘刻的是不忘初心,教育強國的夢想。
甲午烽煙過百年,中華崛起路奇艱。
先哲教育強國夢,鑄就華師普濟篇。
博雅忠誠傳正道,樸實剛毅繼昔賢。
復(fù)興大廈誰培土,三尺講臺力頂天。
九省通衢,武漢三鎮(zhèn),與我有何關(guān)系?每次飛臨這舊郢楚都,我都會悄然凝思。所幸,這里還有桂子山,還有桂花環(huán)擁的華師,還有一棵棵認(rèn)識我的樹,一條條熟悉我的小路。
更重要的是,還有一張張文雅的笑臉,一顆顆能夠引為同道、彼此相惜的心靈,一次次遠離世俗而知音善賞的交談,一句句暖心的話,一篇篇談天說地的好文章。
有了你們,再遠的他鄉(xiāng)不會寂寞,再大的城池也不荒涼!
北雁南飛未有家,南湖秋月映芳華。
斯城少伴即為客,幸有華師訪桂花。
三秋桂子入流觴,醉把他鄉(xiāng)做故鄉(xiāng)。
此意香濃如好酒,千山萬水溉衷腸!
每一次,在云端,在水中,在路上,我嘴角的微笑總會告訴我眼里的淚光———桂子山,我又來了!2017.4.13日于重慶作者簡介:
段晴,詩人,劇作家,綜藝節(jié)目與文化旅游策劃;西南大學(xué)、重慶師范大學(xué)、武漢體育學(xué)院客座教授,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特約撰稿人;我校百年校慶文藝晚會總導(dǎo)演、2016年華師故事展映會藝術(shù)總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