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清明歸鄉(xiāng)小記


  村中清明清明,鄉(xiāng)人鄉(xiāng)音,呼之為“秋明兒”。
  鄉(xiāng)人對清明的理解,首先是個節(jié)氣,麥子要長成了。這是農事的緊要時節(jié),天旱就要預備澆水,雨豐就要去剔草除蟲了。
  清明在村俗里并未是多大的儀禮,祭祖掃墓,也僅是添墳燒紙而已,并無多少隆重,反而盡顯凄涼。
  況且近年村人輕壯者,攜家拖口,外出務工,留守村中也只是老幼而已。而對城中人來說,惟是清明時節(jié),難得放假,自然要安穩(wěn)居家歇臥,或是打車外地尋覓好風景旅游,更沒一個肯歸鄉(xiāng)的。偶有記得的,也只是打個電話,囑托于家中父老,問有甚的需要?用錢不?身安不?兒學習好不?如此等等,關照家中,便再無絮憂,盡可安然度假。
  若是到這時節(jié),誰家祖墳前,只有幾個舊老叩跪祝拜,焚燒黃紙,幾縷青煙,飄散天上,莫為驚訝。村中除此舍老,已無人矣。尚能有為掃墓添墳者,先人已屬幸矣。
  清明與雨清明既到,豈可無雨?
  清明和雨,從杜牧詩后,自成絕配。仿佛有未解的姻緣,千世萬世不可斷。
  一旦清明時到,必然要遭際春雨?;虼蠡蛐。偸且械?。今年也不例外。
  清明前一天,毫無征兆,初晴驟陰,忽下雨水。桃花紅雨,柳嫩翠滴。雨水有些大,有些急,打落一片花蕊在庭中,有桃花,有杏花,還有些許油菜花。瑞紅錦白香黃,雨水洗盡纖塵,鮮嫩透亮,煞是艷人。
  父母搬好凳子,坐在堂屋門前,一邊看著雨落,一邊自顧自的論說著??此茮]有意識,卻是極有默契。一個說道:“是場好雨,一場好雨啊?!币粋€接著道:“現在下雨還未透坰(透坰,土話,指土地被雨水或者井水澆透濕潤,宜于莊稼長成)哩?!币粋€就回道:“老天爺呵,再下半天,省的澆地了?!币粋€即應道:“是哩?!北阍贌o言語了。只能聽到雨打地面的清脆聲音。
  而妹妹卻不怕下雨。打著個傘在院中看水盆里的金魚,時而伸手撩水,時而捉起小魚,時而趁土松軟,拔些青草,撿些碎石,安置盆中。看著金魚盆中游動,她也不怕淋雨,孰目觀賞,自得其樂。
  女友則給我發(fā)來信息說:“古人今時無殊宜,歲歲清明沾雨席。拾得桃花歸門釀,明朝春好豎酒旗?!边@詩真是應情應景,我想象著詩中雨里揀桃花,釀春酒的畫面,浪漫也是,弄情也是,清新也是,唯有清明雨美才真?zhèn)€是。
  正吟賞著,聽的門外跌撞聲、呼喝聲、趕踏聲,便急急出門去看,卻是爺爺奶奶方才從街市冒雨回來。他二人歲已年老,卻不肯安歇,猶然的每日趕集擺市,賣些大料、干菜、菜籽做營生。今朝看著天好,又早早去了,卻不想下雨,冒雨收攤趕了回來。我?guī)退麄儼衍囃七M門,蓋上篷布,收拾了院中物件,才要回家。卻看見爺爺奶奶花白頭發(fā)、粗布衣服都已淋濕。爺爺穿著的袍子背后,淋濺有一片泥點,我看后驀然覺悲,不僅酸楚叢生。
  歸家后,雨依舊下,花依舊落,人依舊在,卻再沒了清賞的心思。一面悲憫生活,一面惦念祖親。這清明,你再美,也不是我想要的了。
  清明舊習雨到傍晚才作稍停,在家的老人就要去添墳了。
  照往歲舊例,因循成習。扛一把鐵锨,揀一捆紙錢,街頭招呼幾個近門親舊,相約同去。
  村中有多姓,諸姓皆有祖墳,后世子孫都葬祖墳附近。到了墳前,先將一張黃表紙,著磚頭土塊壓蓋在諸個先人墳頭,以示感恩祖宗恩蔭庇佑。再把墳墓前后青草連同麥苗一并拔除,清理干凈。然后用鐵锨剜土撩蓋墳上,即為添墳也。添墳既罷,就是在墳前燒紙了。燒紙,即以黃表紙假為紙錢焚燒,村人呼為“燒錢子”。若是紙灰飛的越高,說明先人拾得紙錢越多,越加保佑家中平安富貴。一邊燒紙錢,還要一邊恭祝道:“老爺、老奶,‘秋明兒’到了,恁拾錢子啦!保佑俺家中都平安無事,富貴發(fā)財。”
  紙錢燒盡,就要跪地磕頭了。墳前磕頭,也是盡孝。磕頭過后,即是結束,大伙就要回家了。
  此即為村中的清明,并無多大熱鬧與動靜。祭禮簡樸,心誠就好。
  其實,清明作為假期的認知,并未在鄉(xiāng)人眼中留下多么深的印象。如果村人也會惦記清明放假,一定是家中父老與幼兒,期望著在外子女與父母歸家團聚。
  清明節(jié)后,我亦要離家走了。此次清明歸家,總是很好的,卻也有些遺憾。早前就聞說,張市有宋江墓,至今又七八年了,年年說要去,總是沒去過。歲歲清明,年年孤冢。我若還不去祭拜,更有多少煙火留存碑前呢?
  明年吧,必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