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憂樂天下


  三千年悠悠華夏,大宋王朝無疑是其中最為壯美的畫卷之一。在這崢嶸歲月的三百年里,神州大地之上干戈和玉帛相互交織,民族之間博弈與融合從未停歇。波瀾壯闊的歷史,孕育出無數(shù)光彩熠熠的時代人物?!爸裾让⑿p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是詩者蘇軾的寫照;“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是武將岳飛的豪情;人們猶記那鐵面無私、公正廉潔的包青天,溫文儒雅、勤勉睿智的司馬光;亦難忘那慷慨從容、舍生取義的文天祥,筆耕不輟、憂國憂民的陸放翁。
  在北宋時期,有這樣一位政治家,從執(zhí)教興學到戍邊御敵,一生恪盡職守、政績斐然。論后世知名度,雖不及熙寧變法的王安石那么眾人皆知,但在他的著作《岳陽樓記》中,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表達出的高尚志士節(jié)操,卻為廣大后人爭相學習與敬仰。他,就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
  范仲淹童年時期可謂是命途多舛。父親在他年僅一歲時便因病去世,貧困無依的母親帶著他改嫁。為了改變悲苦的家境,長大后的范仲淹毅然辭別母親,異地求學。寒窗歲月,他博覽儒家經(jīng)典,培養(yǎng)起兼濟天下的胸懷。
  唐朝詩人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有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只有處過艱辛歲月,體驗世態(tài)冷暖的人,才最能了解天下蒼生百姓的苦衷。范仲淹出生貧苦,顛沛的少年時光,使他理解苦難中人們的不幸;為了擺脫困苦的生活,他更是早早扛起振興家業(yè)的重擔,孤身遠赴他鄉(xiāng),求學應(yīng)試,現(xiàn)實的行動,使他成長為一個勇于擔當、富有責任感的人。正是在這樣的成長背景下,求學儒家經(jīng)典的范仲淹,培養(yǎng)起了兼濟天下的治世情操。他一生恪盡職守、兢兢業(yè)業(yè)所造就的斐然業(yè)績,與他早年形成的這種對窮苦人民的同理心是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
  苦讀及第后,范仲淹被任為廣德軍司理參軍,在之后的官場生涯中,他先后前往泰州重修捍海堰、應(yīng)邀南京應(yīng)天府執(zhí)教興學、戍邊西北防御西夏。為官時期,他多次陳言上書,請求精簡行政、減免賦稅;他為人剛正廉潔、體恤百姓;戍邊西北時期,他加固邊防、改進軍制,多次遏止西夏的進攻。在西北戰(zhàn)事安寧后,范仲淹就任朝廷參知政事,上書《答手詔條陳十事》,開始了他籌劃已久的新政改革,史稱“慶歷新政”。范仲淹奏請宋仁宗嚴明官制、均衡田地、整頓軍備、減免徭役。新政的舉措對于療治北宋王朝的沉珂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政策的滲透性不足,加上改革觸犯了政治鉆營投機勢力的利益,遭到他們的誹謗與抵制,最終實施一年新政以失敗告終。離京后的范仲淹,先后調(diào)往鄧州、杭州、青州。公元1052年,范仲淹在調(diào)任潁州的途中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歲。
  在范仲淹的著作《岳陽樓記》中,他慷慨而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用他一生的官場生涯詮釋了這種境界。不論是就任邊遠小鎮(zhèn)的陳州通判,亦或是京城之所的參知政事,范仲淹都不忘為國家的發(fā)展銳意進取、諫言獻策。為官一方的他,不論是興修水利、執(zhí)教興學,還是戍守邊疆、安定國土,范仲淹始終兢兢業(yè)業(yè)、恪守職責,受到當?shù)厝嗣竦臒崆閾泶?。慶歷新政時期,他對北宋王朝已久的陳弊進行了細致診斷,耿耿衷心進言仁宗革故鼎新銳意改革?!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把對天下的責任擔在肩上,用卓越的政績造福一方百姓。這種崇高的政治抱負與寬廣的胸襟,不論時代如何演變推移,都永遠值得人們?nèi)W習、敬仰與歌頌。在新政失敗后,他調(diào)任鄧州,面對著仕途的挫折,除了心中難免的一絲無奈,他更是在長久的歲月里,領(lǐng)悟到古人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懷。貶謫的日子里,他沒有因為之前的挫折而自暴自棄,他依舊踐行著憂樂天下的政治信念,在為數(shù)不多的日子里,繼續(xù)為國家與當?shù)匕傩肇暙I福祉。
  從歷史的角度反看當今的社會,人們或多或少在利益交錯之中彌漫著一種浮躁,對于個人得失大喜大悲,對于眼前的利益過于注重。身居高堂,以權(quán)謀私、徇私舞弊之人時有出現(xiàn);地處偏遠,偏安一隅、茍且生活風氣并不罕見?!皯n樂天下”這種思想,從不過時,更從不浮夸。“憂樂天下”既不是坐在原地夸夸其談,更不是對于天下大事杞人憂天。恪盡職守、敬業(yè)奉獻,便是范仲淹對這種思想最好的詮釋。身居高位,能向當權(quán)者諫言獻策,不畏艱難一心為著國家謀劃藍圖,這便是“廟堂”之人應(yīng)有的風范;地處江湖,不妄自菲薄、更不心存芥蒂,造福一方百姓,這便是“江湖”之人應(yīng)有的氣魄?!安灰晕锵玻灰约罕?,達到這種豁達,難道不正有蘇軾那種“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氣魄嗎?倘使今日的眾人能領(lǐng)悟這種氣概,或許“大道之行”的世界就不遠了。(作者侯捷為可靠性與系統(tǒng)工程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