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關(guān)于讀書


  談起讀書,心中總有萬千感慨。在充斥著蒙昧、資源極度稀缺的年代里,知識的掌控者都充當(dāng)著通曉天地、溝通人神的至尊無上角色。又因為知識常為上層社會所把持,書籍作為唯一能夠揭開上層社會蓋頭的稱桿,對于蕓蕓眾生自然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因為被把持、不常接觸,所以形成一種高高在上的錯覺,因此也容易被神化,致使讀書常常類似于對神袛?shù)某绨?。在許多時候,讀書更是作為一種以青春作賭注的博弈,誘惑著寒門學(xué)子、富家紈绔,都去狂熱地奔走追逐。同時,伴隨著科舉制度的發(fā)展,讀書求取功名,更是逐漸演變成為打破階層壟斷、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唯一途徑,愈發(fā)讓眾人仰首敬畏,以之作為莫大的榮耀。寒窗十年,倘能一日高中,完成鯉魚躍龍門的蛻變,自是可以光宗耀祖、飛黃騰達,實現(xiàn)“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人生極致榮耀。
  當(dāng)科舉制度結(jié)束,伴隨著精神文明與物質(zhì)文明的飛速發(fā)展,古代標(biāo)榜的博學(xué),甚至是學(xué)富五車,在當(dāng)代都只能算得上是管中窺豹,勉強探得冰山一角,至于深入掌握則是癡人說夢。個人極其一生,皓首窮經(jīng),都只能在科學(xué)的大門外徘徊。所以當(dāng)供選擇的讓我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營養(yǎng)品”擺在面前,快節(jié)奏的時代又在催逼著靈魂飛速向前時,讀書又在逐漸“淪落”為一種速食的進修方式。就這樣,在新“文藝復(fù)興”時代里,在印刷品泛濫、文字觸手可及的時代里,難免迷失自我,在知識的浩瀚海洋中作漫漫漂流,不知魂歸何處。
  同時,伴隨書卷走下神壇,讀書也已經(jīng)“飛入尋常百姓家”,變成如吃穿住行一般再尋常不過的舉動時,壓抑數(shù)千年的愿望就要在這個時代里迸發(fā)出來了。但凡有表達的欲望,只要能寫字、會寫字、甚
至是“窮的只剩下錢”的人都可以出書立傳。因為這樣的不良思潮,書籍又逐漸淪落為身份象征的裝點,讀書又變成自我標(biāo)榜鼓吹的道具。因為諸般的良莠不齊與魚龍混雜,在無形中讀書又被無情地輕賤,被這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被貶斥為最低廉的“靈魂裝飾品”,淪落為最低成本的消遣手段。
  但關(guān)于讀書,這諸般神秘面紗,我們何曾真正掀開,何曾真正地走進書中去追尋人生的意義,找到亙古不變的偉大真理與傳奇。
  在自己久遠記憶中,說起讀書,從來都是一件極其神圣莊重的事情,雖不至于沐浴更衣,焚香點爐,在氤氳的氛圍中端坐,輕捧手中書卷,搖頭晃腦以示讀書,但對書籍最起碼的尊重還是要有的,“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讀書的初心是萬萬不能忘卻的。倘若以戲謔的態(tài)度把玩書籍,甚至以一種猥褻心理來讀書,刻意去想有些收獲,試圖從讀書中尋求刺激安慰的話,都是對書籍極大的不尊重與褻瀆。違背讀書初心,想在讀書中尋找人生捷徑的行為,雖勞神勞力,但收獲勢必將寥寥。
  因此對于讀書,還是要心平氣和地去做好選擇。浩如煙海的書籍雖干擾了我們的選擇,為我們帶來了一些困擾,但倘若不盲從世俗眼光、不跟風(fēng)時代潮流,靜下心來品讀歲月中積淀下來的精品,自然不會有空虛的煩惱,盲目追逐中的彷徨糾結(jié)。偉人著作堪比香蘭,而低劣之文猶如雜草,倘能拔除掉混跡在香蘭間的雜草,自然可以肅靜心靈空間。清理后雖“植被”數(shù)量稀少,但卻少了諸般叨擾,去掉冗余繁雜,抱樸守真,方可歸還心靈一方凈土,守住生命的一片淡雅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