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伴我們成長———通過 “讀原版書”活動 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
優(yōu)秀的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優(yōu)秀的研究者。Clark、Halsey、Neumann等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大部分教師認為教學和科研是相互融合的,在兩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是可能的。在這一基礎上,Brew提出使教學、研究和學生學習圍繞著建立學術社群共同體 (Academiccommunitiesofprac鄄tice)這一核心任務進行,在這個共同體中,研究型大學教學的責任便是使所有的教師、學生都參與到學校的目標中來,在所有參與者之間建立起一種共生的關系。大學外語教學部啟動“年讀一本原版書”活動,旨在立足課堂教學,提高自我觀察、反思教學能力,通過教師撰寫教學日志,學生撰寫學習日志,同伴觀摩的三維活動,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教學理念,研究課堂教學及行為,開展行動研究。我們試圖通過聚焦問題、提出解決問題方案、實施方案、評價成效把課堂教學與課堂研究結合起來,這不僅有利于解決問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更有利于培養(yǎng)教師的研究能力,真正做到從實踐到理論,又從理論到實踐。
以我所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團隊為例,我們閱讀書目為: 《追求專業(yè)化發(fā)展———以自己為資源》。通過8次讀書活動,讀書組成員已經(jīng)完成10章內容的研讀:為什么要關注專業(yè)化;自我意識和自我觀察: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基礎;反思性教學:用心觀察;教學日志:重擺七巧板;利用案例:把故事說出來;行動研究:課堂教學探討;同伴觀摩:他山之石;合作教學:學習配舞。
通過讀書,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收獲:
一、 “年讀一本書”促進了教師從 “教學型”教師到 “研究型”教師的轉變1.讀書模式的探索與改進“年讀一本書” (原著),是通過有組織、有計劃的干預,打破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隔絕狀態(tài),構建外語教師團隊合作發(fā)展的路徑。在 “年讀一本書”過程中我們不斷嘗試讀書的方法與方式,從最初的文本解讀到后來的主旨發(fā)言,力圖從不同的視角對同一主題進行詮釋,以便更全面、深入的解讀文本的思路、作者的理念,研究方法,并用思辨性的眼光,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收獲、啟示,困惑與問題。這種讀書方式的演變無疑大大提升了讀書的內涵,使參加讀書會的成員收獲頗豐。
2.促進了教師從 “教學型”教師到 “研究型”教師的轉變長期以來, “科研”對于大外部的教師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詞和概念。大多數(shù)教師還不能擺脫 “教書匠”的認識,還不能將教學與科研很好地結合起來,真正形成研究性教學的最佳教育方式。通過 “年讀一本書”活動,我們認識到教研不再是遙遠而無法觸摸的事情,教研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只是我們以前沒有科研意識,沒有把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與研究結合起來,沒有撰寫教學日志的習慣,沒有把自己的教學理念進行梳理,沒有對自己失敗的課堂進行反思。
二、讀書對研究型教學的指導意義1.教學日志對研究型教學的意義通過讀書,我們學會了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進行教學日志的記錄,以及記錄教學日志的意義。教學日志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反思教學問題的平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問題明朗了,靈感出來了,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通過教學日志,我們把零散的經(jīng)驗變成有系統(tǒng)、有條理的教學理念。最重要的是,教學日志為我們今后的教學研究提供了詳實準確的數(shù)據(jù)。
2.以同伴觀摩替代教學督導通過同事之間的觀摩與探討促進課堂教學能力及水平的提高。通過閱讀和行動,我們學會了如何進行同伴觀摩,如何填寫同伴觀摩表,并通過同伴觀摩,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尋求解決辦法指導自己的實際教學。通過開展同伴觀摩活動,我們認識到:達到卓有成效的觀摩效果,觀摩者與被觀摩者之間的良好的信任關系是必不可少的基礎。在觀摩過程中,不但是被觀摩者受益,觀摩者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審視自己的教學,最終達到共同發(fā)展的目的。
某老師在觀摩課后寫道:在聽W老師的課并和她交談的過程中,我也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真正上好一堂課,并非容易之事。特別是對大學英語而言,課時少,任務重,如何在單位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如何設計好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標何在,如何在有限的課堂內能夠給學生帶來什么樣的課堂價值,如何做到重點突出,講練結合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同伴觀摩的確不僅讓我看到了別人的課堂,也可以讓我更好地反思和了解我自己的課堂行為。
三、對教學研究的再認識教學研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就是反思。教師只有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行為進行研究,才能夠了解自己是如何進行教學的。自 “年讀一本書”活動開展以來,大外部教師通過撰寫課堂教學日志、回收學生反饋意見、同伴觀摩、集體備課、與同事交流等手段不斷地對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進行不斷的反思,這種反思包括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理念的實施、教學手段、方法的運用,以及教與學的策略等,在反思中重新審視和分析教學效果。這種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具有研究性質。
教師反思研究能力的提高,不僅使教師受益,更重要的是直接提高了教學質量,使廣大學生受益。
學生在學習日志中寫道:
學生一今天的課,感覺很充實。
聽寫單詞過程中添加了重點句型的檢查,提醒了我要重視課文,以前有點疏忽這一塊。
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按正確的步驟來做漢譯英:1,確定句型結構,2,注意時態(tài);3,添加細節(jié);4,還要注意英語先說結果, “漢喜短,英喜長”。
以前總以為漢譯英很簡單,做題時按先確定主謂賓,然后在依次增加修飾內容的步驟,這樣做容易確定不好句型,而且時態(tài)常出錯。
課下分別用這兩種方法做了幾個練習,發(fā)現(xiàn)用今天學到的方法去做很有條理且準確率很高。
學到一種好方法真的很高興,越來越愛上您的課了。
學生二通過英語課堂單詞、句子的聽寫,我學會了好多以前不曾接觸到的知識點,比如被動語態(tài)的使用 ,還有幾個特別好的單詞,如fallinto,exert,throwaparty,keepsth.tooneself。以前總是用一些簡單的單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其實,可以讓自己的表達更好。
這節(jié)英語課,老師教會了我們如何做好翻譯。英譯漢的時候,就是讀過句子直接翻譯。而正確的方法是分析好句子的結構,把句子中的主謂賓找出來,再翻譯就簡單多了。漢譯英的時候,總是拿過一個句子直接翻譯,不怎么去分析句子的結構,總會出現(xiàn)很多錯誤。比如時態(tài)不對、句型的運用錯誤,常常漢語有幾句,翻譯過來的英語就有幾句。通過英語老師的講解,發(fā)現(xiàn)翻譯也是有技巧的。首先看句子的整體結構,general-specific的結構,找出重要的句型。第二,分析句子的時態(tài),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去判斷。第三,要注重細節(jié),如穩(wěn)定無沖突的夫妻關系翻譯成astablerelationshipwithoutcon鄄flicts就非常好。
很喜歡老師的教學方式,每次上課,都會有不少收獲。
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離不開讀書,讀書使我們更清楚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讀書能夠讓我們更好地把教學理論應用到課堂教學,改善教學質量。而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也必然促進學生的成長。在 “讀書活動”中,我們的確感受到了讀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學生成長的共生關系,讓讀書成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引領師生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