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我眼中的“一二九”


  “滿耳是大眾的滄桑,一年年國土的淪喪……”
  歷史就像一扇窗,推開了就再難合上。
  你可還記得,屈子在汨羅江邊發(fā)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千古絕唱?你可還記得,范仲淹被貶于鄧州時袒露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開闊胸襟?你可還記得,文天祥在伶仃洋上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蕩氣回腸?你可還記得,林則徐被充軍西安口占留別家人“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坦蕩無畏?你,可還記得,中國歷史上的那一年?
  那一年,是中華歷史刻度上的1935年,翻開八十二篇厚重的扉頁,我灼熱模糊的淚水倒映出的,不再是文人筆下詩詞歌賦所吟詠的日月星辰交織出的風花雪月,不再是墨客筆墨丹青所描繪的春夏秋冬暈染出的山川河流,一幕幕盡是四起的戰(zhàn)火硝煙,裊裊青煙下籠罩的是無盡的家破人亡和流離失所的苦難,甚至是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璀璨歷史的華夏民族的危亡命運。日寇侵略者無恥的鐵蹄開始踏入中國的東三省,而當時懦弱的國民政府則采取不抵抗政策,任那些具有卑劣根性的侵略者肆意踐踏東北這塊圣潔的土地!波濤涌,山河顫,處于國防前線的北平學子已經(jīng)痛徹的感悟到“華北之大,已經(jīng)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桌子了?!?br>  北平的莘莘學子及有識之士隨即發(fā)出了靈魂的叩問:“國不定,何以求學?”山河破碎皆成空念,國將不國,悲不成悲,痛不成痛!面對眼前滿目瘡痍的土地,空洞脊荒的良心?,這之于千千萬萬的仁人志士來說甚于切膚之痛,只有肅清踏我山河的鐵蹄,才能還我們一個錦繡山河,于是那一夜,他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那一夜,北京城佇立在初冬的眼角眉梢里,枝頭薄雪尚存,落葉一地枯黃,長街昏黃燭火輕搖晃。
  你聽啊,誰踩過枯枝輕響,冷風拂過一襲襲白衣,劫數(shù)應聲而起,驚起樓閣清寒的西風。你看啊,正值含苞欲放的年華,最好的年歲,他們偎依著彼此一起面對那殘酷無情的風浪,鮮血覆上清瑩的眉目,浸透錚錚的鐵骨,染紅了向上揚起的紅唇,染紅了滿面風霜,洞穿了無數(shù)熾熱的胸腔!
  那是“一二九”啊,白衣如雪的滾燙的“一二九”!
  當歷史轉(zhuǎn)身,歲月默然長憶。我仿佛看見,他們揚起青衫振臂高呼,燭火照亮他們堅毅的淋漓死生的炯炯目光;我仿佛聽見,他們憑著最后一腔愛國熱血,用盡所有氣力啟唇,聲嘶力竭詠遍“停止內(nèi)戰(zhàn),一致對外!”、“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收復東北失地!”、“打倒?jié)h奸賣國賊!”、“武裝保衛(wèi)華北!”……長安街頭燈花落盡,白蠟凝固,一瞬落落浮生。寒風泣血,倚在北京城隅的樹根,早已和著那鴿灰色的天淚雨紛紛;斑駁的城門,回蕩著清凄的嗚咽聲,涼意入骨幾寸!然國民政府僅剩麻木無情,殘酷且蒙昧,一味地向日寇妥協(xié)退讓,他們抽出皮鞭、拿出槍柄、揮起木棍,豪無人性地向那一襲襲溫雅的白衣捶打下去。勘破這遍地生靈涂炭的枯竭,蒼白與軟弱,中國就已經(jīng)足夠痛了!
  那些鮮血最終混合雨水化作血紅的玫瑰,凋殘于離恨天,赤紅的花瓣,枯黃的枝葉,破碎成一地琳瑯。躺在地上的軀體冷卻,禁錮不住的澈凈的靈魂卻依舊灼熱,用玉骨冰心守住了中華民族腳下一寸一寸的威嚴。他們以身許國,愛國如家,用一身傲骨,將信仰守護,用鏗鏘有力的誓言,昭示還我河山的豪壯。血痕干涸,在歲月里烙下不屈不撓的歷史印跡,連同那段熾烈而哀慟的青春年華刻入輔仁大學的史箋。
  那是“一二九”啊,血色如脂的永恒的“一二九”!
  歷史的河流慢慢流淌,和鮮活飽滿的青春匯聚,淙淙合鳴,靜立長河畔,斜陽漸矮只影長,散了余溫,拾得幾許思量。
  如今,歲月如同白駒過隙,前塵往事都隨了風。北京城里依舊車水馬龍,黛瓦琉璃在,玉砌雕欄在。有多少人記起,那夜,樓閣上憑欄而望的風呼呼地吹起笙簫,淺吟輕誦蒼涼悲壯的光榮,歌盡了悲歡?又有多少人記起,那夜,踏上歸程的白衣少年,為著有朝一日夜盡天明添深的刻骨傷痕,以及他們對中國最后一眼的惘然回看?之于那些被塵封的生了伶仃白發(fā)的歷史,我們大多是語焉不詳了,但歷史他永遠是個虔誠的說書人,坐在那喧鬧的街頭,輕搖蒲扇,撫平所有書頁的褶皺,把一切都娓娓道來。
  烽火的硝煙漸漸散去,歷史漸漸清晰,浩然正氣長存于天地之間。我們怎可忘記,他們有如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無所畏懼的氣概;我們怎會忘記,他們有如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留肝膽兩昆侖”的從容就義時的氣魄;我們怎能忘記,他們有如秋瑾女士“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的堅貞不移的志節(jié);我們怎敢忘記,他們有如魯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執(zhí)筆為愛的赤誠……猶記梁啟超先生在《中國少年說》里所寫:“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所以,不要固信“百無一用是書生”,我們作為當代風華正茂的學生,意氣風發(fā)的少年,更有責任和義務去踐行顧炎武所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八字愛國箴言,秉承青年學生勇于擔當?shù)拿褡寮沽壕?,不忘歷史,砥礪前行。
  毛主席也對青年人說過這樣一段話:“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jié)底是你們的。中國的前途是屬于你們的……”
  少年啊,家國何罪仰天問?自古書生不可欺!中國的前途屬于我們,我們屬于中國。
  我要你知道,在中國,只要有硝煙,就有驍勇無畏的戰(zhàn)士!
  我要你知道,在中國,只要有危難,就有百折不屈的脊梁!
  我要你知道,在中國,只要有少年,就有生生不息的希冀!
  夏蟬冬雪,又是一年,輕輕合上歷史的書頁,希望和勝利蟄伏在早春三月北京城的枝頭?,幼嫩的新葉向陽而生。大眾滄桑不復,國土的淪喪不存,那些遠行的靈魂,已不再回望。那滴灼熱的淚水裹挾著那段風景不殊的歷史凝成透亮的琥珀,盈滿疼痛,也飽含深情。
  而今,我清澈明亮的眼中流淌著的是一種生的信仰,是永遠不能忘懷的“一二九”! (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