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首屆“我是演說家”語言藝術(shù)大賽舉行,來自石大8個學院的10位選手圍繞“傾心而言語夢相伴”主題,通過“講故事,說道理”的方式,講述十九大精神的落地生根,在分享點滴感動、講述動人故事中闡釋哲理、評說觀點、表達情感,拆解親情、友情、夢想、人生等多元話題,讓更多師生體會質(zhì)樸的情懷與夢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滿滿正能量的校園文化氛圍。
□馬甜甜(外國語學院)我從小跟著爺爺生活,每次爸媽來看我,我就開心興奮得不得了,而他們每次要走的時候,我總是哭得歇斯底里地抱著他們的腿不讓他們走,這時候爺爺就拿出他哄孩子的殺手锏:講他和奶奶的故事。
他會把我摟在懷里,告訴我如果再哭,天堂里的奶奶也會傷心的。奶奶年輕的時候可美了,兩條烏黑的大辮子,一雙有神的大眼睛,是當時糖果廠里出名的大美人。更難能可貴的是,奶奶有一手好手藝,酥油果子、月餅、夾心糕點,什么都能用一雙巧手做出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爺爺深深地愛上了奶奶。可爺爺是個窮小子,什么都沒有。但是爺爺踏實,上進,雖然條件不好,在那個年代里,依然可以打動許多姑娘的芳心。
爺爺和奶奶結(jié)婚了,在毛主席的畫像前,他們像宣誓一樣說出了神圣的誓言。結(jié)婚時他們特地問廠里領(lǐng)導(dǎo)借了兩套整潔的軍裝,沒有錢買所謂的金銀首飾,爺爺用他僅有的儲蓄買了二斤毛線和一尺紅布,給奶奶做了一雙紅布鞋,剩下的毛線就當頭繩扎在奶奶烏黑漂亮的大辮子上,他說那是他見過的奶奶最美的樣子。每次故事說到這里都戛然而止,緊接著就是一陣寂靜,爺爺哭了,我知道他是在想天堂的奶奶了。
奶奶得肺結(jié)核去世的時候,爸爸只有十五歲。對于這個話題,爸爸一直是閉口不談的,我知道,那是他一直過不去的坎,因為那塊傷疤太痛了,他不愿意面對,所以他選擇回避甚至遺忘。奶奶留下了四個孩子,爺爺一個人又當爸又當媽把他們拉扯大,這其中有不少人勸爺爺再找一個,可是他都拒絕了,奶奶在他心里的那個位置是誰也替代不了的。
爺爺去世前的一個星期是在醫(yī)院度過的,特別奇怪的是,他似乎早已經(jīng)知道了自己的結(jié)局,去醫(yī)院之前他就跟個孩子一樣滿屋子翻箱倒柜地找他和奶奶唯一的合影照片,一定要帶它去醫(yī)院。直到他去世,那張照片一直放在他胸口的口袋里。后來我才知道,爺爺在走的前一天告訴大伯:如果他不在了,把他埋在和奶奶第一次見面的三坪農(nóng)場,他做了一個夢,夢到奶奶來接他了。他害怕奶奶不認識他老了的樣子,所以他要拿照片證明自己。從那時候,我開始第一次對愛情有了認識:那就是對待愛情,要忠貞不渝。
可能是受爺爺?shù)倪z傳,爸爸對待愛情也特別的堅定。我的爸爸是回族,媽媽是漢族,當時他們談對象的時候遇到了不少阻力。因為當時的爸爸一無所有,加上回漢生活習慣的不同,周圍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們的婚姻。但媽媽和爸爸之間的愛情已經(jīng)很堅定,媽媽認定只要和爸爸在一起,就會很幸福。當然多虧了他們的堅持,要不然也不會有我。通過爸媽的故事,讓我又對愛情有了新的認識:真正的愛情,是純粹的,不摻一絲雜質(zhì)的。
過去的愛情觀在今天看來,可能會有點傻。在爺爺那個年代,只要你踏實,肯干,哪怕你家徒四壁,你依然能贏得姑娘的芳心。在爸爸那個年代,工人和軍人是最受歡迎的職業(yè),因為你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你就是姑娘們的夢中情人。經(jīng)歷了舊社會的黑暗和戰(zhàn)爭的洗禮,那個時代的人們格外珍惜身邊人和來之不易的溫暖。今天的我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對待愛情卻浮躁了,年輕人的擇偶觀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甚至還有“寧愿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車上笑”的拜金主義愛情觀。
我覺得,愛情的樣子,就應(yīng)該像爺爺和爸爸,他們不善于向自己的另一半口頭表達愛意,但他們的心從來都是把對方填得滿滿的。即使奶奶已經(jīng)不在了,可她一直住在爺爺?shù)男牡?,從未離開過。就像《尋夢環(huán)游記》的那首歌:請記住我,雖然再見必須說,請記住我,眼淚不要墜落,我雖然要離你遠去,但你一直住在我心底。
愛情就是一場旅程,這趟旅程沒有終點,它會隨著人們對愛的記憶一直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