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梓宜">
電子報
電子報

小重山下有人癡 ———相尋夢里路
光梓宜


  其實,我是個向來不怎么關(guān)注時節(jié)的人。在不久之前,還抿著春日的明前白茶,讀著春天的故事,想著春風(fēng)一般的人。
  那日的黃昏,暮靄妖嬈動人,還在用指尖拈起一紙書頁的時候,驀然大雨驟至。雨腳急密,在窗外如同素屏般隔離了紛雜。我恍然間抬頭,已是仲夏。然而在這連暮春也留不住了的時候,我卻無法抑制地想起一個人,他仿佛是一衫羅煙云白如錦,似春風(fēng)卻又隱隱地透出一種幽涼。春山遠去,他悠悠的嘆息聲不知從何時,就化入了發(fā)黃的書卷里去了。
  曾經(jīng)在江南讀過的戲文里有一句“尋春不覺春已晚”,春已不再,那么就讓我想想這個人罷!
  少年詩酒有真情恍惚間的嘆息聲消散不見了痕跡,他是晏幾道,一個純粹得有如春山的男人。也許,憐他惜他的人更愿意喚他一聲“小山”;又或者,被人這樣親近地叫著,亦是他之所愿。但這里,我還是喚他幾道吧,這名字似是嘆息,讓人不能放下。
  他這一生啊,我不知道我們除了嘆息著搖頭,在紙上以濃墨寫下幾行文字以外,還能做些什么。說到底,還是一個“癡”字罷?這一個癡字,來自血肉,來自魂靈。
  一開始,幾道是那個錦衣白馬、清透才華的侯門公子。在世人眼里,他是那才情驚世的少年郞,在碌碌眾生都以為的富貴榮華里,以一顆赤子一般的心,來對待自己,對待茫茫此生。
  也許,這就是他的癡了,這般不通世俗,是自己,也只是自己。那時,他寫“金鞭美少年,去躍青驄馬”;那時,他道“牽系玉樓人,繡被春寒夜”,這是何等的少年風(fēng)雅。像是春草淡淡的清香一般,這個男子這樣的干凈透亮,如此跳脫而又善感。無由地就想起了那位幾百年后紅樓一夢里的怡紅公子,一樣的少年玉質(zhì),一樣的溫雅如風(fēng),一樣的情真意切。
  在盛世繁華的紙醉金迷之中,很少有誰可以重情若此了。重情,說好也不好。誰家少年沒有幾個紅顏知己呢?但只有他,是真真正正地一顆心全用在了這上面,愛,而且尊重。重情換言之亦是多情,而此時他尚不知道,在許多年后,會有一個男子,在淥水亭里張口誦出“多情自古應(yīng)多病”的詞句。
  不說來日了,此時,白海棠似的愛情徐徐展開,極盡柔腸,意重情深。
  詩酒風(fēng)流里,幾道執(zhí)起銅盅,道:“畫堂秋月假期,藏鉤賭酒歸遲。”又或者是念一聲“酒闌紈扇有新詩”。
  詩語詞章中,這般情深,何人能及?若是他知道,在日后會有人款款地道:“我是那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的貌”,怕是會立刻引為知己罷?說這話的人,是張君瑞,還有怡紅公子。
  幾道他,就是這樣遣著“夢草閑眠,流觴淺醉”的句子,度過這十八個春來秋去、寒至暑往。
  十八歲,人生能有幾個十八歲?他所有的美好年華,都在這十八歲里了。
  少年游,少年游,那樣的詩與酒,是用來掩飾內(nèi)心那七分疏狂的罷?一切的一切,愛與情的夢,少年的尋覓,都在那個十八歲的時候散作流煙。
  那一年,晏殊走了,這個如同春水一般的男人,是幾道的父親。這時的幾道,還是個未曾加冠的少年。父親死后,他的“太虛幻境”和他的無憂無慮一起,失了顏色。
  春風(fēng)自是人間客再也不是不識愁滋味的少年了,幾道他終是要去面對那些心靈和現(xiàn)實之間的不協(xié)調(diào)?!按笥^園”終究是散了,幾分無奈,幾分傷心,誰能知曉?
  為了守孝,他斷了笙歌詞酒,但他沒有想到這一段長達三年的時光之后,等待他的是經(jīng)年的薄涼傷感與情路坎坷。他怎樣不甘,也終是做不了怡紅公子,做不了那樣毫無紛擾的清俊才人,他是晏幾道啊,此身是為真情謀,卻誤入了這纓榮鼎盛之家。
  伊始,他并不能平靜地接受這一切。他無法言說,亦無法向已然在官場上平步青云的兄長與友人傾訴,只能將那么多回憶、那么多歡樂鎖進了筆墨詩行之中。等到夜闌人靜的時候,一個人獨自,追憶似水流年。詞章之中,他寫著“碧落秋風(fēng)吹玉樹”,寫著一字一字的無可奈何。這是一句思念的詞,說是寫女子,但又何嘗不是思念過去,何嘗不是寫自己?他在思念什么?是舊時的愛情,是少年的歡夢,亦或是其它?有愁,有悲,幾道到底還是個澄明透亮的孩子,面對著驟然而來的失去,他還無法平淡地給予反應(yīng),沉淪了,也就放任自己沉淪進思念之中。
  然而,幾道到底還是幾道,到底還是那個光風(fēng)霽月的男兒,僅管自己身處于這樣的不協(xié)調(diào)中,他還是那樣多情的一個人。這樣的多情不是濫情,而是一種來自于天性的看重,對于女子,對于才華驚艷的女子,他分不清是敬重還是愛慕,在這一點上,他是惟一可以與怡紅公子相比的人了??梢哉f,自他初識情字,為父親詞中未寫完的“情”字添上最后一筆時開始,他就把所有的寄托放在了這一個字上。然而,他戀上的又多為那些歌女,由敬生憐,由憐生慕,卻是注定這愛情無疾而終。注定了,要迎娶那無心于其身的人。
  又是生活所迫,他只得一次又一次地錯過、放棄。于此,竟有幾分與那柳耆卿相似了。當(dāng)舊日父親的門人以一張岸然道貌的學(xué)究臉面對他,當(dāng)曾經(jīng)的錦衣化作了一襲白衫,當(dāng)小鴻小蕓不見、小蘋小蓮不知何處,他在夜曉相交時的燈影下不能入夢,想一想浮世態(tài),又是入了癡?也許,前些年我曾看過很多遍的《霸王別姬》中,有一句話是對的,“不瘋魔,不成活”,這瘋魔,大約指的就是這樣的癡了罷!
  幾道的癡,是癡在了骨子里的,他癡癡地想去相信人間溫暖,癡癡地付了滿懷真情,又癡癡地不肯低頭,高傲地稟著一身風(fēng)骨。想起曾經(jīng)的晏家門生板著道學(xué)面孔的那一席冷語,千年以后,我讀著讀著,忽然滿身冷汗。
  “春風(fēng)自是人間客”,這是一語成讖么?幾道,他的悠然與愛情,都像是春風(fēng)一般,客居不久,便要去了。
  天涯獨悵夢難尋其實一提筆,在紙上落下“晏幾道”這個名字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夢這個字眼了。
  難道不是么!世人都知道,他是宋時那個才華橫溢的相府公子;世人都知道他一卷《小山詞》清雋寧和,世人都知道他晏門父子兩代詞客。但是,這一生沉浮遭際,如夢美好,亦如夢空寂,世人,能知幾何?在時間的洗刷下,晏幾道,他再不是這十里京華的歸人,終究成了過客。舊友們離了京、入了獄,又或是四處離散了。舊日的愛已成往事,他只有執(zhí)著著已逝的深情,毫不動搖地守著情與愛的秘地,一次又一次地重游故園,強迫自己去回憶那些歡愉和痛苦。
  幾道不似晏殊,他并沒有父親的運氣,但他怎樣也不能放棄自己的本真,是以,上天又怎會讓他如此悠然?
  不會的,上蒼自然不會如此仁慈。他的一切都被上天收去,愛情、事業(yè),又更有其它。留下的,是一腔愁苦與滿腹才華。我們不論何時,總不會忘記“天意弄人”這四個字的。好一個天意弄人,累他一生白衣如淚。
  晏幾道的詞,不知從什么年月開始,就滿是傷懷了。也對,傷心之人,必有傷懷之事,難怪馮煦先生要說他是“古之傷心人”了。
  多少年后,他不再年輕,少年斑駁了鬢發(fā),已不再有那水樣年華。他開始寫夢了,一句“幾番魂夢與君同”、一句“自在飛花輕似夢”,他是在逃避么?也許是,也許不是。
  我知道,幾道是個不愿流俗的人,在冬日里,他也依舊談笑自若。
  從詩意的角度來看,他這一生,到底是浪漫寫意的了。但這代價,太沉重。一世如昨,幾道也終是倦了,干脆,就閉了門回憶罷。幾道老了,步履不再輕捷,但眼底追憶的流光,依舊明亮。
  我不知道他是否覺得自己這一生像夢一樣,但到了后來,他也只有接受了吧!這潦落的一生,也終究可以毫無懼怕地回憶了。過去了的是愛與愁,淚水與冷寂。悲涼,比纏綿更沉重。
  什么時候起,舊事銘刻于肺腑,不要回憶了,也不會忘記。
  不去回憶,不去惋惜,然而無論如何也抺不去的,是那一種清俊與迷惘。
  這一輩子,幾道只是幾道,他從不會委屈自已去做一個熟悉的陌生人,他的文字永遠似夢里偶得那樣飛來神筆,也可以說,他這一生,都活在自己的夢里。夢中有他的王國,他是這一片心城里,唯一的王。
  “意欲夢佳期,夢里關(guān)山路不知”,在長久的悲戚之后,幾道去了,帶著一個甲子的無奈,帶著詩書酒歌,離開了這個塵世。他是回到了自己深埋在記憶里的太虛么?還是尋找那個只有真情切意的遠城去了?
  但他終是離開了我們,只余下聲聲嗟嘆,還有一卷《小山詞》。
  雨下了不到一柱香便停了,然而我卻想了如此之多。晏幾道,當(dāng)他在忘川路上回頭凝視,該仍是那白衣輕扇的男子罷?這一生盡了,幸亦是不幸。我們只知道,他從始至終,都是那個最純粹的晏幾道。
  雨停之后,素簾不再,紛擾又回,然而我卻安靜了,依舊翻著那卷《小山詞》,想著那個春風(fēng)一樣的人,再不覺熱意。此時已是仲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