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看細菌真相學DNA分離 南醫(yī)大實驗室向公眾開放





  使用顯微鏡觀察菌落、觀賞模式動物斑馬魚的養(yǎng)殖過程,觀看小鼠主動脈分離實驗……5月19日,在2018年全國“實驗室開放日”當天,我?;A醫(yī)學專業(yè)的部分同學和40名江寧區(qū)科學園小學的小學生走進了基礎醫(yī)學院的實驗室,學習有趣的科普知識。
  不好好洗手?一個手指頭有10萬個細菌!
  在細胞生物學系實驗室,小朋友們排隊用顯微鏡看培養(yǎng)盒中的細菌。顯微鏡下,線條狀的細菌密密麻麻得分布著,還在微微扭動?!笆稚暇尤挥羞@么多細菌?”“你看他手上細菌比我這個還多?!蓖ㄟ^顯微鏡下的觀察,小學生們最直觀地看到了自己身體上的微生物。
  “這些密密麻麻擠在一起的細菌,僅來自一根手指頭?!被A醫(yī)學院細胞生物學系高威教授介紹,研究人員需要提前一天培養(yǎng),具體做法是把手指在培養(yǎng)板上輕輕按壓,密封保存放入培養(yǎng)箱中靜置一夜。“一點點、圓的是球菌,這是桿菌,都是人體常見的細菌?!备咄淌诟嬖V小朋友,一般來說,人體每平方厘米有10萬個微生物。大部分細菌對人體是有益的,當然也有一些致病細菌。
  “當然,手清潔后細菌數(shù)會發(fā)生變化?!睂嶒炇矣袃煞N培養(yǎng)盒,一種是手指用酒精棉球擦拭后,按壓培養(yǎng)板;另一種沒用酒精擦拭。培養(yǎng)后,前者肉眼完全看不到細菌。“這說明好好洗手,保持個人衛(wèi)生很重要。”
  為生者權,為逝者言“為生者權,為逝者言。就是我們的工作?!狈ㄡt(yī)學系的冀強老師給同學們講了一個小故事?!?2年前被遺棄的鎮(zhèn)江女生周江雯,被一對美國夫婦收養(yǎng),在耶魯大學讀書。她想回來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br>  周江雯的血樣寄到南京醫(yī)科大學司法鑒定所,專家連夜進行檢驗,8小時就發(fā)布了鑒定報告,他們的親子關系得到了遺傳學角度的確認。
  每一個案件背后,都是一個故事?!霸鯓哟_定水里打撈上來的無名浮尸的死因和落水地點?死者體內(nèi)的硅藻可以幫助我們。”陳峰老師介紹,硅藻多態(tài)性高,隨著緯度、季節(jié)不同,會有不同的形態(tài)。于是,他們給長江流域南京段的50多種硅藻做了 “登記注冊”?!拔覀冞€和南醫(yī)大口腔醫(yī)學院合作,把陳舊顱骨上的面部組織還原,在電腦上模擬出死者生前的樣子。供刑偵部門參考?!?br>  “面對尸體,你們不害怕嗎?”有同學問。老師回答:“只要想到,我們是在替他們說話、伸冤,就不會怕了?!?br>  斑馬魚、小老鼠都在為人類健康做貢獻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實驗室,孩子們見到一種“實驗魚”———斑馬魚。長度只有2—3厘米的小魚,全身布滿深藍色條紋?!靶◆~也能用來用實驗?”有孩子好奇地問。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研三的黃夢圓同學解答,斑馬魚用于醫(yī)學實驗有許多天然優(yōu)勢:斑馬魚通常能活5年,算是魚中長壽者。且和人類基因有高度同源性,包括癌癥在內(nèi),約2000種人類疾病能出現(xiàn)在斑馬魚身上。
  “這盒斑馬魚的部分心肌被切除了,斑馬魚的心肌再生能力很強,我們觀察哪種基因能幫助其心肌再生?!贝送?,斑馬魚的胚胎呈透明狀,生物學家很容易觀察到藥物對其體內(nèi)器官的影響。
  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實驗室,彭凱同學展示“小鼠主動脈剝離”手術。主要是為了觀察基因敲除的小鼠和正常小鼠在高脂飲食下,血管上脂肪斑塊的對比情況。朱浩然同學演示的是利用 “腦立體定位儀”進行“小鼠下丘腦弓狀核立體定位注射實驗”。“把藥物或者病毒以每秒3納升微量注射到下丘腦之后,觀察它的行為學和生理學變化,例如攝入食物情況等?!敝旌迫灰舶参看蠹?,給小鼠做手術,會小心為它們麻醉,減輕小鼠的痛苦。
  “它為什么一直在搖啊?”“這個是做什么用的呀?”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同學們還看到了細菌搖床、深低溫冰箱、水浴鍋、離心機等儀器設備。并觀摩了細胞和組織的熒光3D圖像展示,觀察ND和HFD小鼠各組織器官的HE染色、小鼠條件位置偏愛實驗等。
  據(jù)悉,全國聯(lián)動“實驗室開放日”活動是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的品牌科普項目之一,已舉辦多年,也收獲了諸多好評。通過這一活動,讓公眾零距離接觸科研的神秘世界,激發(fā)大家對科研的興趣,增加公眾與科研學者的聯(lián)系,提高人們對生命科學研究的認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