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海納百川 殊途同歸——世界漢學大會打造跨文化交流平臺


  2009年11月1日,京城深秋的第一場大雪為當天閉幕的第二屆世界漢學大會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這天下午,天空紛紛揚揚地飄著雪花,莊嚴肅穆的故宮顯得更加的古樸壯麗,久已仰慕燦爛悠久的中華文化的海外漢學家與匯聚大會的國內專家學者共同沉浸在紫禁城的悠遠和浪漫之中。
  中國人民大學紀寶成校長、程天權書記、馮惠玲副校長一邊和中外學者交流,一邊饒有興致地參觀數(shù)字研究所、書畫館和陶瓷館等場館的珍稀國寶。在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文儒的講解下,海內外學者感受著中華五千年文明在無聲地流淌。
  這個記載中國歷史興衰榮辱的厚重之地,令漢學家們難掩激動。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的魯惟一教授第一次近距離觀賞包括李白親筆書法在內的故宮國寶文物,87歲的老人為此贊不絕口;德國波恩大學顧彬教授用流利的中文連連稱贊:“很值得,很難忘!”
  當晚,在乾隆藏書閣舉行的告別晚宴上,中外學者切磋談笑,依依不舍,共同感謝此次大會的主辦方中國人民大學付出的努力,展望漢學家回家之路的光明美好。
  “愛其所同,敬其所異,推動不同文明間的對話與交流,是當今世界大勢所趨。”正如國務委員劉延東在致第二屆世界漢學大會賀信中所說,本次世界漢學大會,以跨文化交流為主題,緊緊把握了時代脈搏?!巴瑲w而殊途”、“此路亦彼路”,為本屆世界漢學大會點題的《周易》和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兩句名言,為海外漢學家和與會者反復引用并引起深刻共鳴。
  從第一屆“文明對話與和諧世界”到第二屆“漢學與跨文化交流”,大會的主題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學科領域里延伸,漢學(中國學),一個在世界文化地理版圖上頗為古老且仍然發(fā)揮著重大文化功能和深遠影響力的學科,在中國人民大學致力打造的文化交流平臺上,以多元的勢態(tài)走進時代的視野。從國學到漢學,互為表里、相得益彰,中國人民大學在倡導呼吁,人類文明發(fā)展需要一種自我敞開而絕非自棄的文化態(tài)度。
  在世界漢學大會,在走向世界的中國人民大學,人們發(fā)現(xiàn),海外漢學家的“回家之路”如此精彩、有趣!
  沃德和顧彬:飛來參加漢學大會不容易
  本屆世界漢學大會共有70多位海外學者參加?!爸袊嗣翊髮W有什么高招邀請到如此眾多的重量級海外漢學家?”面對國內學術界人士的疑問和媒體的議論,承辦方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學院已經(jīng)是第二次舉辦這樣規(guī)模的世界漢學大會了,在中華文化影響力日益增強這個大背景下,這與學校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以及人大學者在國際學術領域的建樹和長期積累的人脈有關系,同時還有全校教職員工出于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共識所形成的合力。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沃德(Graham/Ward)教授,是通過文學院副院長耿幼壯教授邀請來的。最初沃德教授買到的是10月30號的機票,因為要參加漢學大會的開幕式,所以他把機票改為了10月29日9點抵達北京。作為著名的神學家和哲學家,沃德教授同時還收到了出席10月29日9點中國人民大學宗教高等研究院揭牌儀式暨高峰論壇的邀請。原定10月29日到達北京的機票雖然對于參加次日的漢學大會并無大礙,但是卻無法參加這次宗教高峰論壇。耿幼壯教授對此表示理解。但沃德卻執(zhí)意表示:“我必須要參加那個會議”,并立即改簽了10月29日6點抵達北京的機票。29日當天,他馬不停蹄地從機場趕到人大,沒來得及休息,提前到場,并且還在當天下午做了精彩的演講。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沃德教授一直都在積極地進行著學術交流,在“漢學與文化對話”的分組會議上,他既作為主持人又作為發(fā)言人,就漢學的傳播與文化對話的關系做了詳細的闡述。
  沃德教授來到北京參加漢學大會可謂一波三折,顧彬教授的“回家之路”也同樣是“曲折坎坷”。
  因為第一屆世界漢學大會有媒體報道德國漢學家“炮轟中國當代文學”,德國伯恩大學教授顧彬頗受爭議也頗受關注。清華大學肖鷹教授就曾直言不諱地表示“我是因為有顧彬才來參加這場會議的”。作為中國文學界的老朋友,顧彬經(jīng)常來中國演講、講學,百忙之中再次參加本屆漢學大會,就是希望在這個學者云集的平臺上辨明自己的觀點。
  但是直到漢學大會閉幕式,我們才看到顧彬的身影。他沒有參加10月31日的分組會議,只是在11月1日以主持人的身份參加了“中國文學與當代漢學互動”的圓桌會議。那到底是什么特殊原因導致了他的缺席呢?
  “我來中國的次數(shù)太多了,中國不讓我進了?!鳖櫛蛘f,“這真是一件麻煩事呢,我足足在海關待了6個小時”。原來他在簽證有效期內入境的次數(shù)超過了規(guī)定,而被中國海關“拒之門外”。為此,學校動用了一切力量采取應對措施,把顧彬教授從海關給“撈”了回來,才有了大會最后一天的圓桌會議上顧彬教授為“炮轟中國當代文學”事件簡潔而有力的申辯和疾呼“我們應該尋求更有效的交流與互動方法,來促進中國文學與漢學特別是當代漢學的互動?!?br>  “顧彬事件”只是中國人民大學為舉辦世界漢學大會所做的種種努力的一個縮影。
  “紀寶成校長積極呼吁弘揚傳統(tǒng)文化很讓我感動,人民大學這幾年在漢學研究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敝軐W家湯一介教授抱病出席了本屆漢學大會,還專門抽出時間在病榻上接受了記者的專訪。會議籌備期間,楊慧林副校長和文學院教授親自登門把邀請函送到各位專家學者手中,嚴謹?shù)膶W風和真誠的態(tài)度感動了所有與會者。
  “本次大會國家漢辦和中國人民大學是主辦者,文學院和漢語國際推廣研究所作為承辦者,從籌備、設計到后勤保障、實際操作,我們開了不下20次會議,參與的學術骨干、教師、學生志愿者集中體現(xiàn)了一種無私奉獻的集體主義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贝髸I備工作負責人、文學院分黨委書記王貴元教授介紹說,在緊鑼密鼓的籌備期間,一些教師連續(xù)6天都駐會,沒有回家。
  不能不提及的還有大會的學生志愿者。對于年事已高的學者,大會專門安排了志愿者。從開幕式、分組會議、圓桌會議到游覽故宮,這些學者身邊的志愿者們不僅為其解決行程問題,而且噓寒問暖,他們的微笑像一張名片,展示著人大學子的風采。特別是游覽故宮的當天,氣溫驟降,大雪紛飛,志愿者們不僅要照顧好專家學者,還要提前做好路線規(guī)劃。文學院院長孫郁教授說,“當時看到他們凍成那樣還堅持工作,我真是太感動了!”一位來賓感慨地說:“正是因為有人民大學這些年輕有為的老師和學生志愿者的辛勤勞動和努力,才能使這次漢學大會獲得如此圓滿成功!”(下轉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