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為夢想,千里行”這首悠揚的北京奧運會主題曲的歌聲,請跟我一起來認識本期京工人物———奧運安保某重大專項的負責人、軟件學院博士生導師胡昌振教授。
胡昌振1984年考入北京工業(yè)學院力學工程系,1988年大學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中國航天工業(yè)總公司四院工作,27歲時以同等學歷考回母校引信技術專業(yè)攻讀博士學位,29歲時獲得博士學位,30歲時晉升為副教授,35歲時晉升為教授,37歲時被聘任為博士生導師。
如此看來,胡昌振的成長之路可謂順風順水。殊不知,他的研究方向幾經改換,研究領域從機電系統(tǒng)設計、固體推進劑安全性、信息融合技術到網絡信息安全,角色也幾度轉變。但是,轉變不僅沒有成為他的羈絆,卻成為他發(fā)展的墊腳石。勤學苦思孜孜不倦胡昌振到航天四院時從事的是固體推進劑的研究,在專業(yè)不對口的情況下,胡昌振沒有怨天尤人,而是迎難而上,猛補專業(yè)知識的不足。1990年4月,即成為研究院唯一被破格晉升的工程師。
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胡昌振能夠在幾個專業(yè)不同技術方向的研究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特色,與他勤奮刻苦的學習是密不可分的。《論語·述而》中有句這樣的話“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焙窬褪沁@樣一位廢寢忘食,以研究為樂,發(fā)奮進取的人,雖然“年科研經費過千萬”,但仍甘愿做“苦行僧”!“一個人若能從事他所感興趣的工作,少吃一頓飯,少睡一會兒覺又算得了什么呢?”胡昌振滿懷激情地說。國強方能人強,胡昌振教授所從事的工作,就是在為構筑國家的信息防線添磚加瓦!
逛書城、買書和看書,是胡昌振的愛好,也是他的一種生活習慣與方式。他讀過的書多,對內容的理解和領悟也快。讀完一本書,即可把所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這是他多年練就的本事。他把自己在三個不同年齡段的讀書方式總結為:30歲之前讀書時,80%的時間讀、20%的時間思考;30-35歲讀書時,60%的時間讀、40%的時間思考;35歲以后讀書時,30%的時間讀、70%的時間思考,這時讀書往往是為了印證自己的思考。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是胡昌振經常和身邊的同事以及學生說的話。大家評價胡教授看問題特別有深度,能夠高于問題的層面看待問題,通過提煉、抽象和綜合,他能很快將別人的思想和觀點納入自己的體系中?!拔颉保撬洺=虒W生的話,正確的學習與思考方式的建立,是他要求學生進入研究領域之前,必須練就的基本功。
志向高遠鯤鵬展翅“他非常富有遠見卓識,能夠成功的定位自己,并且找準方向后會朝著一個目標不懈努力?!焙竦耐逻@樣評價他。本科學機電,畢業(yè)后做化學,讀博士期間研究信息融合技術,當教師后研究信息安全。胡昌振專業(yè)的轉換跨度較大,但是他能主動跨越,而且每次新專業(yè)的學習是在不舍棄原有專業(yè)的基礎上進行的,并且將不同專業(yè)知識做到了很好的融合。比如他基于武器系統(tǒng)體系對抗理念,開拓了信息網絡動態(tài)防御技術研究方向。胡昌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勤奮和努力,得益于他敏銳的視角,因為他能在學術道路上另辟蹊徑,得益于他對于多個專業(yè)領域的集成提升。
———始終面向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不斷創(chuàng)新胡昌振教授在科研方向的選取上始終面向國家的戰(zhàn)略需求,面向應用,面向工程。他說,科研選題的立足點一定要從實際應用出發(fā),符合技術發(fā)展方向,滿足國家急需。胡昌振在網絡信息安全方向上取得的成績與他的創(chuàng)新意識密切相關。他不受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富有開拓精神,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始終保持著一顆永不滿足、勇攀高峰的進取心。在胡昌振博士畢業(yè)時,網絡安全在國內才剛剛起步,他憑借自己所學的知識、深入的思考和敏銳的視角,把武器系統(tǒng)體系對抗引入到信息安全中,并且研制出關鍵技術。2000年時,他主持做出了國內第一個網絡信息安全動態(tài)監(jiān)控系統(tǒng)。
胡昌振所承擔的奧運安保某專項正是他把軟件技術融合到這個大系統(tǒng)中、把信息對抗理念融入到電子對抗中的結果;國防基礎科研“十二五”重大專項選項時,他結合“低密級網絡跑高密級應用”的迫切需求,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和設想,并形成關鍵技術的解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