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與書為伴


  讀大學有的人會選擇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培養(yǎng)自己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有的人會選擇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釋放青春的激情;也有的人,由于家庭條件或想體驗自食其力的感受,會選擇做一些兼職。我想這些選擇都是合理的,但無論你選擇什么,都不要忘記與書為伴。
  說到這里,有的學弟學妹一定會問———怎樣才能培養(yǎng)起對書的興趣,以及怎樣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呢?我想,之所以很多同學不能培養(yǎng)自己讀書的興趣,是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讀書方法。下面我向同學們介紹一種自己在讀書時學會的方法,就是冷讀和熱讀。
  朱熹說過:“《論語》要冷看,《孟子》要熱讀?!币簿褪钦f,對《論語》要字斟句酌的認真研讀,因為這部書微言大義,每一句話都蘊涵著深厚的道理;而文字則簡潔平實,所以尤其需要讀者細細領會,冷靜的觀照。而《孟子》的行文則以浩大的氣勢取勝,如滔滔江水,一瀉千里,圍繞著一個論點,作者會打比方,發(fā)議論,層層深入和展開,直到論點被闡發(fā)得淋漓盡致,正如潮水疊涌,觀潮要觀其浩瀚之姿;而讀《孟子》也要緊跟作者的思路、情感的跌宕起伏,從整體上領會全文的意思,所以要注重進度,一氣呵成。
  陶淵明也曾說過這樣的兩句話,“好讀書,不求甚解”與“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我想,不求甚解是指有的書不需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疑義相與析是指有的書需要細細領會其中的含義,就是說我們對待不同類型的書應采取不同的態(tài)度。
  我想以上兩位先哲所說,的確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fā)價值,我們讀書時應該學會冷讀和熱讀。掌握了這兩種方法,就可以質量和速度兼具,深度和廣度兼具,既能開闊視野,又能磨礪思想。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熱讀也不是馬馬虎虎地讀。熱,一方面強調讀書的速度,一方面還要講究質量,或者實現了情感的陶冶,或者抓住了文章的關鍵,找到了通暢透徹的感覺。文藝作品可以熱讀。譬如詩文通常以整體的意境和氣勢取勝,掌握了貫穿全文的情感意緒,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心世界,才算是掌握了詩文的妙處。另外,同一個人讀同一本書,冷熱精細也要根據時間、目的、環(huán)境的不同而不同??梢?,冷讀和熱讀,并不是為了制訂某種標準,而是提醒我們讀書一定要講究技巧。
  讀書還要學會消化吸收,既要博采眾長,又要善于消化。像蜜蜂把花粉釀成蜂蜜一樣,經過消化吸收后的知識才會改變原來的形態(tài),成為個人才智的一部分。說到博采眾長,大多數人讀書往往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加以選擇,但長期這樣讀書難免會使視野變得偏狹,所以我還是建議大家要廣泛涉獵。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還應做到“物化歸我”。比如我們現在正在學《論語》,如果我們只是死記硬背,不能物化歸我,那我們根本不能把知識轉化為能力,不能在知識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也就難有創(chuàng)造力。讀書的消化吸收正如停在書與人之間的一只輕舟,是它引我們渡河,去看山那邊一片豁然開朗的風光。
  最后,我想說的是,讀書要用“心”去讀。有的同學說,讀書真苦,眼鏡的度數一年比一年高??墒牵x書僅僅是用眼睛嗎?在書山里奮戰(zhàn),怎樣才能做到縱橫古今,笑傲群雄而又不至傷身傷眼睛?我想正如前人所說,讀書必深造熟思,化書卷見聞作吾性靈,與古今中外為無町畦。溝通古今中外,化書本知識為性靈體悟,這正是讀書的心法。用這樣的心法引導下的讀書,一定能使自己的心靈面對一個開闊的境界,找到書中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