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袁寶華老校長遺體告別儀式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表示哀悼 社會各界沉痛悼念




本報訊 (記者劉宜衛(wèi))5月21日上午,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原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原國家經(jīng)濟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我校原校長袁寶華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大禮堂舉行。

袁寶華老校長逝世后,中央有關領導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慰問。

我校校領導靳諾、劉偉、張建明、王利明、吳付來、賀耀敏、吳曉球、鄭水泉、劉元春、杜鵬、朱信凱,老領導黃達、馬紹孟、程天權、袁衛(wèi)、牛維麟、馮惠玲、李震中、李昭公、杜厚文、楊德福、林崗、陳一兵、楊慧林、沈云鎖、許征帆、周新城、郝彥桐,原校領導洪大用、王新清、查顯友、劉向兵、伊志宏等敬獻花圈。校領導靳諾、劉偉、張建明、王利明、吳付來、賀耀敏、吳曉球、杜鵬,老領導馬紹孟、馮惠玲、林崗,原校領導劉向兵,一級教授代表劉大椿,學校各部門、學院負責人參加遺體告別儀式。

參加袁寶華老校長遺體告別儀式的還有我校教職工、校友、學生代表,袁寶華老校長親屬、友人及社會各界人士代表近千人。

21日上午8時,八寶山革命公墓大禮堂門前排起了長隊,不少前來吊唁的人已是白發(fā)蒼蒼。懷著極其沉痛的心情,人們或靜立、或交談,共同追憶著袁寶華老校長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無私奉獻的一生。

上午9時,袁寶華老校長遺體告別儀式開始。大禮堂莊嚴肅穆,哀樂低回,上方懸掛黑底白字的橫幅“沉痛悼念袁寶華同志”。人們佩戴著白花緩緩步入,送別袁寶華老校長最后一程。袁寶華老校長的遺體安臥在鮮花翠柏叢中,身上覆蓋著鮮紅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旗,廳內(nèi)擺滿了花圈和挽聯(lián)。大家緩緩走到袁寶華老校長遺體前三鞠躬,與袁寶華老校長作最后的告別,并和家屬一一握手,請他們節(jié)哀保重。

袁寶華,1916年 1月生于河南南召。1936年2月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參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同年9月轉(zhuǎn)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先后任中共豫鄂陜邊區(qū)工委委員、豫西南特委委員等。1941年3月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干事??箲?zhàn)勝利后,先后任中共乾安、洮安縣委書記。1949年6月起先后任東北工業(yè)部處長、秘書長,重工業(yè)部辦公廳主任,冶金部副部長,國家經(jīng)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物資管理部部長等。“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jīng)_擊。1970年7月任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任。1981年3月任國家經(jīng)濟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1982年5月任職能擴大的國家經(jīng)濟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1985年5月任我校黨組書記、校長。1995年8月離休。

袁寶華是中共十大、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代表,第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二屆中央委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擔任我校黨組書記、校長期間,袁寶華老校長帶領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弘揚中國人民大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積極調(diào)動廣大師生的工作學習熱情,迅速推進學校各項工作蓬勃開展,開創(chuàng)了學校發(fā)展新局面。他倡導尊師重教、民主辦學,勇于改革,不斷創(chuàng)新,經(jīng)常深入廣大師生聽取意見和建議,提出了“學新知、立新意、樹新風”的治學理念。他是師生們心中“受人愛戴的老校長”。他為我校的改革與發(fā)展作出重要貢獻。他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jīng)驗,培養(yǎng)了黨和國家需要的大批人才。他十分重視國家行政管理干部的教育,在擔任行政領導期間就把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質(zhì)和業(yè)務素質(zhì)作為重要工作。在他的提議下,我校成立了經(jīng)濟管理學院和行政管理學院。他認真貫徹黨中央關于組建國家行政學院的決策部署,我校負責籌建工作,他任籌建國家行政學院領導小組組長。他領導籌備組開展了培訓干部、制定章程、選擇校址、選調(diào)專家學者等各方面工作,為國家行政學院建成與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袁寶華老校長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學習的一生、戰(zhàn)斗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無私奉獻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黨員、好同志,我們要學習他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忠貞不渝、始終如一的堅定信念,嚴于律己、慎獨慎思的優(yōu)良品格,追求真理、嚴謹務實的科學態(tài)度,兢兢業(yè)業(yè)、無私奉獻的工作作風。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