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上接第6版


(上接第6版)滿足綠化灌溉需求,一方面也為校園東區(qū)構建了一處新的水景。
  為了在山坡打造充滿野趣的山林效果,學校園林科工作人員趁著土地還沒解凍,在北京周邊各大苗圃挑選樹苗,于2018年春季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種植計劃,共計完成建設面積約9500平方米,其中園路及廣場面積約2600平方米,綠化面積約6900平方米,種植喬灌木約1200棵,花草約3500株,草坪及地被5800平米。
  “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比缃褡哌M這方小天地,早春山桃夾道,落英繽紛;夏季菖蒲苔草,野趣橫生;秋季紅楓掩映,各類觀賞草隨風飄揚……它正以其獨特的山水格局,成為園子里的一道明媚風景。
  
1-4號宿舍樓:有序而不失活潑
1-4號宿舍樓是建國后清華大學建設的第一批校園建筑,也是新中國第一批校園建筑中的代表作品,采取了軸線對稱的傳統(tǒng)布局,宿舍樓之間有庭院可供休憩。由于宿舍樓建設時間已久,經調研、收集同學們反映的情況,發(fā)現了一些突出問題,例如該區(qū)域機動車和自行車擺放混亂、活動空間的使用率低、植被生長較為雜亂、基礎設施老舊等。
  在保持原有建筑及景觀結構基礎上,學校從拆除老舊車棚、整治亂停車輛、增加休憩設施、精簡種植密度和品相、增加下層植被等措施入手,努力營造一個簡單純靜、欣欣向榮的美麗花園。同時尊重師生的生活習慣和需求,讓人成為環(huán)境的主角,在細節(jié)處彰顯人性化設計,例如專門設計并開辟了曬被空間,方便同學們曬被晾衣等。
  如今,1-4號宿舍樓的停車區(qū)域整齊劃一,花園和林蔭道層次分明,多種植被四季可觀,為同學們戶外學術交流、放松身心打造了有序而不失活潑的空間。與二三友人一起,或悠閑漫步,或駐足觀賞,都別有一番情趣。
  
師生參與,共筑美好校園
園子里每一處的“換裝”都是校園歷史文化空間提升的“點睛之筆”,看似“一揮而就”,殊不知每一次升級都要經歷密集的調研論證、反復的研討修改。從提出問題到設計方案再到參與實施,師生逐漸成為校園景觀建設的主角。
  “全方位育人不僅體現在教師的言傳身教上,也體現在校園的每一處細節(jié)中……要建立參與機制,鼓勵師生積極參與到校園環(huán)境管理的過程中,提升師生的參與感與獲得感。”2018年10月16日,邱勇校長在與師生代表研討校園環(huán)境建設時這樣說道。
  師生不僅是校園環(huán)境的體驗者、見證者,還應該是校園環(huán)境的建設者。只有充分調動師生參與到校園景觀設計和環(huán)境治理的全過程,才能真正提升師生的參與感和獲得感。為了讓師生們積極主動地轉變角色,一系列配套舉措已經落地,并取得良好成效……我們看到,校園景觀規(guī)劃廣泛征集師生意見成為常態(tài)。校園景觀環(huán)境管理咨詢委員會已于2018年11月15日正式成立。本屆委員會的18位代表中,教師8人,學生10人。
  我們看到,建筑學院、美術學院等相關專業(yè)的設計團隊正積極參與到校園景觀環(huán)境治理方案設計中來,結合所學親自“操刀”。
  我們看到,方案征集、設計競賽、課題研究等多種參與形式紛紛“上線”,調動多方力量參與校園環(huán)境管理。
  我們看到,校園景觀環(huán)境管理與工程教學實踐正緊密結合,一個個科研教學平臺正在打造中……當然,師生參與不僅局限于此。一次車輛的規(guī)范停放,一次垃圾的分類丟棄,一次節(jié)能減排的實踐,都是身體力行的參與,更是環(huán)境育人的熏陶。
  一棵樹苗的栽培,一條交通流線的設計,一處排水系統(tǒng)的構建,一個藝術元素的運用,一方寧靜天地的打造……正是無數人的努力,才使得歷經滄桑的清華園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
  更美的清華等你細細品味,更等你參與其中,貢獻靈感與智慧!
 ?。ㄙY料提供:修繕中心園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