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師生穿漢服上《楚青銅器》課古味呼之欲出


  本報訊(記者王洪飛教工通訊員高飛)教師穿著漢服上楚文化課程,學生也穿著漢服聽得津津有味,日前,在藝術與設計學院張鈺副教授開設的《楚青銅器》選修課上,濃濃的古味交相輝映,極具傳統(tǒng)文化風情。
  據(jù)悉,張鈺老師的專業(yè)研究方向本以外國藝術為主,中國藝術為輔。然而在多年的藝術研究和教學生涯中,他越發(fā)感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瑰麗多彩,便萌生了研究傳播傳統(tǒng)文化的想法。作為“楚人”,他深知以青銅器為代表的楚文化歷史之厚重,文化之瑰麗,特色之鮮明,亟待當代大學生挖掘賡續(xù),遂決定本學期在學生中開設公選課《楚青銅器》。
  該課以楚藝術研究為學術背景,以楚青銅器為重要載體,結合楚文化、歷史,再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鮮明特質(zhì),探討其現(xiàn)代意義與價值。為提升課程品質(zhì)和教學質(zhì)量,豐富學生學習渠道,開課前,張鈺老師在強化課程內(nèi)容建設上,頗費了一番苦工。為彌補自己史學、文物學等專業(yè)短板,去年整個寒假,他都在備課、寫講稿,其間多次請教在楚文化藝術研究方面頗有建樹的專家學者。因缺乏團隊支持,他便自己找攝影師、字幕師等技術人員,自費2萬余元制作完成12集慕課。
  開課后,張老師將其上線智慧樹網(wǎng),以“橫縱向拓展深入”的方式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踐。線上,用慕課提供課程的基本知識學習,對疑難問題進行收集。線下,把問題歸納總結,針對不同專業(yè)領域、不同學術背景,進行拓展延伸,將不同學科與課程內(nèi)容有機結合。而針對疑難問題,依據(jù)課程主線,穿插影視資料、故事橋段,既增加課堂趣味性,又對重要知識點深入挖掘再現(xiàn)。
  剛上課時,張鈺老師并未穿漢服,選課學生也多以校漢服社、茶社等社團的學生為主。由于是新開課程,所授內(nèi)容又太“古”,似和急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格格不入。為此,張鈺老師動起了穿漢服上課的腦筋。他說,如果自己的著裝與內(nèi)容相契合,可能會讓學生有更強的形式與內(nèi)容的“代入感”,增強課堂吸引力。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遂穿起了漢服。起初不太適應,走路也不方便,時間一長就習慣了。此種方式上課,學生反映很熱烈。受其影響,部分學生也穿漢服來聽課,慕名來蹭課的學生也逐漸增多。
  電信1802班羅丹妮同學表示,老師授課方式很好,穿漢服上課,配以豐富的課程內(nèi)容,能讓人感受楚國及悠悠歷史長河中的人文風情,自己學到了很多,特別是楚國青銅器的特點和魅力,讓人驚訝于先人的創(chuàng)造力。
  漢語言1801班王洪飛同學說,他對傳統(tǒng)文化興趣濃厚,上了張老師的課,對楚文化藝術這些以前不熟悉的領域有所了解,并產(chǎn)生濃厚興趣。課程線上線下相結合,將先秦時期的歷史、文學、藝術等都串聯(lián)起來,對學習文學專業(yè)很有幫助,希望以后能從事該領域研究。
  為讓更多學子了解學習《楚青銅器》,繼上線智慧樹網(wǎng)后,日前該課程又成功上線另一在線開放課程平臺———學銀在線。
  談及矢志該課教學的初衷,張鈺老師表示,中華民族文化藝術源遠流長,既是國際的,更是自己的,舍己而求外,必然失卻審美鑒賞基礎。作為藝術學設計學理論教師,有責任讓更多當代大學生傳承弘揚本國傳統(tǒng)文化,不斷增強對自己燦爛文化的自豪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