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中山大學校報發(fā)展史略

1924 年, 孫中山先生將清末以來在廣州地區(qū)建立的實行近代教育模式的學校,
包括國立廣東高等師范學校、 廣東公立法科大學以及廣東公立農業(yè)專門學校等整合為一體, 創(chuàng)立國立廣東大學, 并親筆題寫校訓: “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 孫中山先生逝世后, 為永久紀念先生革命偉績, 1926 年經國民政府批準, 學校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
此后經過數十年的發(fā)展, 中山大學逐漸成為中國學術重鎮(zhèn), 魯迅、 郭沫若、 傅斯年、 顧頡剛、王力、 陳寅恪等無數名家大師薈萃于此,
他們優(yōu)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學術造詣熏陶著一代代莘莘學子, 形成了良好的學術風氣, 培養(yǎng)了眾多社會各界的杰出英才。

2001年
10 月, 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yī)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中山大學。 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 通過部省共建, 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
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 正在向國內高校第一方陣、 世界一流大學前列奮力邁進, 努力成為一所社會首先想到、 國家首先想到、
學界首先想到的綜合性、 研究型、 開放式大學, 成為一所具有鮮明中國特色、 中大風格的世界一流大學。

中山大學校報與中山大學一樣歷史悠久,
源遠流長, 見證著學校篳路藍縷, 蒸蒸日上。 早在中華民國十五年, 即 1926 年 11 月 5 日, 校報便正式創(chuàng)刊。
其間隨著學校的發(fā)展, 沿革幾經更名、 改版, 至今已走過九十余載。 90 多年來, 中山大學校報風雨兼程,飽經戰(zhàn)事紛飛、 時代變遷、 幾易報名,
但始終不斷。 文章千古事, 校報一代又一代的編輯、 記者們傳承著當年校報創(chuàng)刊時的 “中山精神”, 懷著對學校的誠摯熱愛,
筆耕不輟,如實記錄了學校的光輝歷史, 生動反映了中大與中大人在各個時期、 各個領域的光榮與成就。

今天,
《中山大學報》 作為中山大學黨委機關報, 是中山大學黨委宣傳部主辦的一份面向學校師生員工、 校友、 學生家長及其他社會各界人士的報紙,
是中大校園最具權威的主流媒體。 校報每期對開 4 版 (全彩版), 每期發(fā)行量 3 萬份, 每月出版 2 ? 4 期; 校報學生增刊———
《中大學子》 不定期出版, 發(fā)行量與正刊同。 為配合學校各個時期的工作重點, 校報不定期出版各類專版、 ??吞乜?。


《中山大學報》 第 426 期第一、 四版

《中山大學報》 第 426 期第二、 三版



一、 歷史與回顧

(一) 創(chuàng)刊

中華民國十五年,
即 1926 年 11 月 5 日, 校報正式創(chuàng)刊, 最初名為 《國立中山大學校報》, 16 開本, 當時即被中華郵政特準掛號認為新聞紙類,
每冊定價銅圓 4 枚, 由國立中山大學文書處出版科印行①。 封面有中大創(chuàng)辦人孫中山先生的遺囑: “余致力國民革命, 凡四十年,
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 積四十年之經驗, 深知欲達到此目的, 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共同奮斗?,F在革命尚未成功,
凡我同志, 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 《建國大綱》 《三民主義》 及 《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 繼續(xù)努力, 以求貫徹,
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 尤須于最短期間促其實現。 是所至囑?!?② 可見, 校報從創(chuàng)刊之始就傳承孫中山先生革命精神和愛國思想,
以此為校報的文化稟賦。



《國立中山大學校報》 創(chuàng)刊號

(二) 堅持

最初的校報基本上每月一期,
刊登布告、 公文、校聞和各類宣言、 講話等, 內容繁多, 每期足有 20頁之多。 1927 年 8 月 25 日, 從第 19 期開始,
校報隨著校名的更改, 也改名為 《國立第一中山大學校報》。 1928 年 3 月 11 日, 第 30 期校報又因為校名的變更, 隨之再次改回
《國立中山大學校報》。③ 1927年 5 月 9 日, 《國立中山大學日報》 創(chuàng)刊④, 當日第一號的啟事是這樣寫的: “本大學各科學院距離甚

 
《國立中山大學日報》 第一號



從第七期 (1927 年 3 月 28 日) 開始, 改由事務管理處出版部印行。

標點為筆者所加。

第 30 期后的 《國立中山大學校報》 現已無從查找, 故筆者無法確定第 30 期后的校報是停刊還是缺失。

④從時間上看, 至少在 1927 年 5 月 9 日至 1928 年 3 月 11 日之間, 《國立中山大學校報》 和 《國立中山大學日報》 是同時存在發(fā)行的。

遠, 教職員及學生散處各地, 以致消息常患隔閡, 辦事諸感不便, 茲由政治訓育部宣傳部與大學事務管理處出版部合辦 《國立中山大學日報》,
藉以溝通消息, 傳達校聞。 除本大學行政機構及正式學生團體會社消息均擇要編刊外, 其他一切文章概不登載。 特此聲明?!?①
日報郵政封號同樣被認為是新聞紙類, 每冊定價一仙 (民國時期的貨幣單位), 除假期和星期天外, 每日刊發(fā)。 其后雖校名幾次更改,
但報名卻不曾改動。 當時中大也因抗戰(zhàn)、 內戰(zhàn)而多次搬遷, 但日報的出版基本沒有中斷, 直到新中國成立, 可見其早就成為中大重要的新聞宣傳陣地。



1927 年 5 月 9 日至 1940 年 6 月 28 日期間出版的部分 《國立中山大學日報》


從目前可查到的史料來看,
《國立中山大學日報》 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出版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 1927 年 5 月 9 日至 1940 年 6 月 28 日, 前后共出了
2796 號, 歷經國內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 并且由于學校的搬遷, 出版機構從 1939 年 9 月 25 日第 2580
號起也由之前的政治訓育部 (此機構后撤銷) 宣傳部售書處與事務管理處出版部售書處改換為云南澄江國立中山大學出版部。②
這段時期的日報大多刊登有前方戰(zhàn)事, 但仍登載學校的重要新聞、 學術事件。 如 1933 年 7 月 20 日、 24 日和 27 日,
日報連續(xù)刊載了中大朱洗教授 (著名實驗生物學家) 撰寫的 《羅廣庭博士的真面目》 一文, 對羅的錯誤學術觀點乃至治學態(tài)度做了全面剖析,
這也成為當時中大內外重要的學術新聞事件。③ 第二個時期是 1940 年 12 月 2

 


標點為筆者所加。

此前因學校遷移, 日報也中斷多時。

③參見吳定宇主編的 《中山大學校史 (1924—2004)》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6 年版)。

日至 1944 年 5 月 31 日, 此時校報也由于學校的遷移搬至樂昌坪石出版, 從第一號開始重新登記刊號, 一共出了 994 號。
第三個時期則是 1945 年 12 月 1 日至 1949 年 11 月 5 日。此時中大已經遷回廣州, 校報也從日報又改稱為
《國立中山大學校報》, 由中大出版組編印, 登記為 “廣復第一號”。 但至 1947 年 5 月 1 日, 第 372 號起校報又改為
《國立中山大學日報》, 其間共出了 928 號。 從 1947 年 7 月 5 日開始, 國立中山大學出版組還同時編印了 《國立中山大學???,
其以專刊的性質發(fā)表了學校領導和知名學者的論著、 論文等,比如專載了王力先生 (著名語言學家) 的 《戰(zhàn)后的中國語言文字》 等文章。
目前有史可查的校刊一共為 27 期, 至 1949 年 9 月 30 日。



1940 年 12 月 2 日至 1944 年 5 月 31 日期間出版的部分 《國立中山大學日報》


從學校創(chuàng)辦至新中國成立前的這段時日,
中大校報究竟為何人所編現已無從考證, 僅知先后由文書處出版科、 事務管理處出版部、 政治訓育部宣傳部售書處等部門主辦。
這批有時甚至要冒著生命危險但仍堅持工作且不留名的編輯們, 艱難地將校報歷史延續(xù)了下來。 從校史記載來看, 當年的校報出版機構之一
———政治訓育部 (因文書處與事務管理處人員已不可考, 在此僅以政治訓育部為例, 以彰前輩同仁創(chuàng)編校報的篳路藍縷之功),成立于 1926 年
12 月中旬, 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參謀長的李濟深為主任, 甘乃光為副主任,何香凝、 徐謙、 顧孟余、 鄧中夏、 蘇兆征等著名人士為委員。
這些人士想必或多或少都為中大校報的發(fā)展貢獻過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究竟何人負責校報卻已無從查找。 當今日筆者翻開這些早已泛黃,
甚至一碰即碎的幾十年前的珍貴校報時, 心中感慨萬千, 那些沒有在中大校史上留名的勤勤懇懇、 默默無聞的校報編著者應該永遠留在中大人的心中。

(三) 建設

1. 《中山大學》

新中國成立后,
中大校報的發(fā)展也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1950 年 7 月 1 日, 《人民中大》 創(chuàng)刊, 王越撰寫了代發(fā)刊詞 《對于人民中大的期望》。
報名先是采用了毛澤東的字體, 之后刊名由時任中大校長的著名教育家許崇清先生親筆題寫, 當時大紅色的報樣也充分體現出了時代的特色。 《人民中大》
發(fā)行至 1952年 9 月 25 日, 第 37 期后中斷了數月, 到 1952 年 11月 27 日, 由校刊工作組編印的新一期
《人民中大》再次刊發(fā), 并呈準廣州市新聞出版處備案。 從 1953年 4 月 30 日起, 《人民中大》 改名為 《中山大學周報》,
成為新時期中大最有影響力的主流報紙。 到 5年后的 1958 年 5 月 6 日, 第 256 期起周報又改名為《中山大學》 報。
從現有的史料查知, 《中山大學》報至少出版到了 1965 年 2 月 25 日的第 466 期。


《新中大》 創(chuàng)刊號


《新中大》1968年至1969年、1970年、

1972年和1973年保存本


1970 年 1 月 1 日的 《新中大》

1980 年 《中山大學》 復刊


1968
年 9 月 29 日, 《新中大》 創(chuàng)刊, 成為中山大學革命委員會的機關報。 由于 “文革” 的影響, 《新中大》 的出版也斷斷續(xù)續(xù),
1970 年后基本處于停頓狀態(tài)。 直到 1980 年 6 月 15 日, 《中山大學》 報 (復) 第一期出版, 為 8 開 4 版,
中大校報又重新步入正軌, 此后一共出版了400 期。

2. 《中山醫(yī)科大學校報》

中山醫(yī)科大學校報同樣有著值得述說的悠長歷史。
早在華南醫(yī)學院時期, 《華南醫(yī)學院院刊》便于 1954 年 10 月創(chuàng)刊, 4 開 4 版, 當時由華南醫(yī)學院院刊編輯委員會出版科印行。
最初的校報基本上為半月一期, 上面刊登布告、 公文、 校園新聞、 宣言、 講話以及學生活動情況等。

1956年9月8日, 從第59期開始, 校報隨著校名的更改, 也改名為 《廣州醫(yī)學院院刊》。 到 1957年 3月 18日, 第 84期校報又因為校名的變更, 隨之改為 《中山醫(yī)學院院刊》。


1996 年 1 月 5 日的 《中山醫(yī)科大學校報》

2000 年 1 月 10 日的 《中山醫(yī)科大學校報》


1966
年校報因 “文革” 被迫???。 “文革” 結束后, 全國高校處于恢復、 整頓時期,高校校報紛紛以校名為刊名。 1981 年, 采用
《中山醫(yī)學院》 的刊名恢復出版。 1985 年,又因為校名的變更, 改為 《中山醫(yī)科大學校報》, 報名使用鄧小平同志在 1985 年 9 月
26日為學校親筆題名的手跡。 復刊后的 《中山醫(yī)科大學校報》 突出重點, 充實內容, 貼近生活, 增強時效, 活躍版面, 由創(chuàng)刊后沿用近 40
年的手工排版、 鉛印, 正式改為計算機排版、 膠印, 每期容量擴大到 2 萬字。 在新聞報道上, 緊密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
把改革、建設作為宣傳重點。 同時, 推出多個生動活潑的專欄, 以及多份??透笨?, 并經常舉辦征文、 競賽、 筆談、 討論、 評選等活動。

二、 開拓與創(chuàng)新

(一)改革

1. 兩校合并與兩報合并

2001 年, 中山大學、 中山醫(yī)科大學合并組建一所學科覆蓋更寬、 實力更強的綜合大學。 借著歷史的機遇, 當年 10 月 31 日, 原中山大學校報與中山醫(yī)科大學校報也合為一份, 《中山大學》 報重新編印 (新) 第一期。

新中國成立后中山大學校報歷任負責人有吳柏年、 陳佑濤、 朱錦鎏、 劉孟宇、 陳頌

生、 陳必勝、 鐘偉勇; 兩校合并后中山大學校報歷任主編先后為鐘偉勇、 丁燕燕。 中山醫(yī)科大學校報 “文革” 后歷任主編為曾松浪、 李觀樂。

2. 新報名

報名
“中山大學” 四個紅色大字, 采用孫中山先生手寫體的集字。 直到 2007 年, 校報《中山大學》 更名為 《中山大學報》 時,
孫中山先生字體的 “中山大學” 四字仍被保留, 校報編輯們又從孫中山先生的筆跡中挑選出最適當的 “報” 字版本, 沿用至今的報名 《中山大學報》
就是這樣拼合而成的。



兩校合并后的第一期校報


3. 改版與自排版

新的
《中山大學》 報在全國高校校報中較早由 4 開版改為對開版; 由黑白套紅版面改為彩色版面。 這樣適應了時代發(fā)展以及讀者對報紙的要求,
同時能更準確、 形象地反映快速發(fā)展的中山大學的面貌。 校報每月固定出版 3期, 編輯部工作人員包括主編在內共為 6 人,后減至 5 人,
2006 年起編輯部人員定為 4 人。

從 2001 年開始, 《中山大學》 報在全國高校校報中率先使用排版系統(tǒng), 借助方正飛騰排版軟件, 實現了組稿—編輯—排版 (包括圖片處理) —校對—發(fā)排完全自主, 既節(jié)約了經費, 又節(jié)省了時間、 人力, 提高了工作效率, 大大縮短了校報出版的周期。

4. “讀圖” 與 “讀題”

2005
年 9 月, 《中山大學》 報在吸收社會報紙經驗的基礎上, 根據自身定位, 進行了版式改革。 此時的校報更加注重圖片和大標題的使用,
加強版面的視覺沖擊力, 通過個性風格來滿足受眾對校報 “看” 的期望值, 最終達到受眾的眼睛與校報高頻次接觸的目的。這樣,
它才能真正擁有自己最廣泛的受眾, 充分貼近高校師生這一特定受眾群體的利益、興趣、 情感, 在滿足受眾要求和愿望的過程中,
實現自身在宣傳喉舌及輿論導向方面的價值。

5. 欄目變遷與報道形式的轉變

2001 年始, 《中山大學》 報開設了部分欄目。 除刊登重要消息外, 二版開設 “大家談” 欄目, 三版開設 “中大人物” 欄目, 四版開設 “校園論壇” 欄目。 此后還常常有各式新的欄目推出。

自 2007 年起, 《中山大學報》 正式推出了電子網絡版, 實現了平面媒體和網絡媒體的

融合發(fā)展。

2008 年, 校報欄目進行了較大調整,
在保持要聞和各版固定欄目的基礎上, 形成了以下格局: 一版為 “要聞” 版, 并開設社論, 二版為綜合新聞、 “大家談” 欄目,
三版保持綜合新聞、 “中大人物” 欄目, 四版刊登校園新聞、 學生新聞、 “大學時代” 和 “世紀風”欄目。

2009
年以來, 為應對網絡新聞的沖擊, 發(fā)揮紙質媒體的優(yōu)勢, 校報再次進行了較大的系統(tǒng)調整, 大量縮減消息的容量, 只保留第一版刊登學校最重要的、
需載入歷史的消息。二至四版全部轉換為欄目和話題, 以各類話題深入研究問題, 以內容的豐富性與深度揚己之長, 補網絡之短, 真正做到報道精辟、
詳盡, 增強報紙的可讀性與滲透力。 二版開設“教授治學” “科學前沿” “課堂一線” “服務社會” 等欄目; 三版保留 “中大人物”
欄目的同時, 新增 “個人專欄” (請知名教授供稿, 并以其名字命名) 和 “中大故事” 等欄目; 四版為大學時代版, 設 “學子風采”
“校園論壇” “學者觀察” “中大地理” “吾愛吾師” 等欄目。 這些欄目在校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有些欄目的文章也已結集成冊, 正式出版。
經過幾年的實踐, 校報形成了獨有的 “欄目制” 辦報特色, 開高校校報之先河。

2014
年, 中大迎來 90 周年華誕。 校報專職編輯從 4 人減至 3 人, 開始采取排版設計外包方式, 逐漸形成鮮明、 典雅、 大氣的版面風格。
開辟 “校慶 90 周年巡禮” 專題系列,分為院系篇、 教授篇、 名醫(yī)篇、 校友篇、 中大故事等。 其中, 院系篇報道各院系
(校區(qū))的歷史進程、 人才培養(yǎng)、 學科建設、 科研水平、 社會服務和社會影響等, 彰顯學院的綜合實力及精神文化氣蘊, 獲得了廣泛的影響和好評。

6. 確立辦報宗旨

2009
年, 在校黨委和部門領導的支持下, 《中山大學報》 提出辦報宗旨: 高舉理想主義旗幟, 秉持專業(yè)主義精神, 做高校最好的報紙。
在該宗旨指引下, 校報編輯部不斷創(chuàng)新, 銳意進取, 無論辦報機制、 內容深度還是版面設計, 均走在全國高校校報前列,
受到領導師生和校報同仁的肯定和贊譽。

2009 年 12 月 24 日,
廣東省教育廳黨組成員、 巡視員、 廣東高校校報研究會名譽會長李小魯在為廣東省高校校報研究會 2009 年年會所作的報告中指出:
“中山大學在辦報過程中逐步從一般的時政性、 時效性新聞中升華和超脫出來, 按照報紙內在規(guī)律, 為應對網絡媒體的挑戰(zhàn),
中大校報更注重校園文化和風格的引領, 更注重對學生、 教師活動深層次的報道, 走出了自己獨特的辦報道路?!?2012 年,
時任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朱孔軍在全校新聞工作會上說: “我們中大校報是全國高校校報中最好的!”

這一時期可謂中大校報的黃金時代。

(二)新的采編機制

1. 建立責編制

2005年
9 月, 編輯部開始建立主編負責下的責編責任制, 明確各位編輯的責任, 將工作任務落實到個人。 責編制的形成, 將原來主編組稿、 改稿,
編輯排版的工作組合改變成主編把關, 各版面責編組稿、 處理稿件、 排版、 校對 “一竿到底” 的工作流程, 激發(fā)了每位責編的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2. 通訊員隊伍

校報在學校各基層單位 (院、 系、 部、 處) 均設有通訊員, 通過通訊員的一線報道和線索提供, 校報能夠在第一時間準確、 全面掌握學校各個基層單位的動態(tài), 并從中挖掘新聞亮點, 進行深度報道。

3. 學生記者的培養(yǎng)與成長

多年來, 校報編輯部始終擁有一支由優(yōu)秀的學生組成的強大的、 有能力的學生記者隊伍。 這些學生記者, 來自本科生、 碩士生和博士生, 他們擔任了大部分采訪任務, 是編輯部的好助手, 為辦好校報做出了重要貢獻。

校報堅持
“在培養(yǎng)中使用, 在使用中培養(yǎng)” 的辯證理念和做法, 學生記者隊伍無論是思想素質還是業(yè)務能力都非常出色。 首先,
每年中山大學黨委宣傳部都會定期組織一次新聞中心學生記者訓練營, 聘請社會上的知名傳媒工作者 “現身說法”, 并通過豐富多彩的團隊合作項目,
增強記者隊伍的凝聚力和責任感; 其次, 每學期至少舉辦兩次培訓課程,進行內部輔導和專業(yè)教學;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編輯老師針對不同學生記者、
不同采訪任務進行言傳身教, 細心指導, 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記者的能力。

學生記者在為校報做出貢獻的同時,
也以校報為平臺, 極大地鍛煉了自身能力。 當校報記者參加就業(yè)應聘時, 人文學科的學生記者擁有了傳媒方向的就業(yè)優(yōu)勢, 而一部分來自理工科、
醫(yī)科的學生記者也改變了就業(yè)方向, 選擇繼續(xù)從事新聞傳媒工作, 并且得到用人單位的肯定。

(三)增刊——《中大學子

1. 創(chuàng)辦

2003
年, 為營造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打造中大校園文化品牌, 全方位展現中大學子的民主精神、 務實作風和愛校情結, 中山大學黨委宣傳部在整合
《中山大學報·世紀風》 原有版面的基礎上, 集結了一批有志于此的中大學生和幾位有豐富辦報經驗的老師,開始籌辦 《中山大學報》 增刊———
《中大學子》。

2003年 9月 2日, 《中大學子》 試刊號發(fā)行。 2003年 11月 5日, 《中大學子》 正式創(chuàng)刊。

2. 宗旨

《中大學子》 報名由著名學者和書法家陳永正先生題寫。 時任中大黨委書記李延保教授為 《中大學子》 寫下了 “高品位、 高格調、 高質量” 的希望, 從此, 這也成為 《中大學子》 的辦報宗旨和追求。



《中大學子》 創(chuàng)刊號



3. 特色

《中大學子》
在現實關懷中高揚理想主義旗幟, 堅持以正確的輿論引導青年, 在記錄文化中引領校園傳媒。 報紙由學生獨立采編, 以學生視角關注校園和社會,
稿件內容和設計生動活潑,彰顯強烈的人文關懷, 如奧運冠軍、 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 ACM 冠軍、 百優(yōu)博士論文……近年,《中大學子》
也開展專題報道, 例如中山大學 “逸仙思源, 服務社會” 優(yōu)秀學生培養(yǎng)計劃、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人才培養(yǎng)、 “我們畢業(yè)了”等專題或???,
關注中大學子在各個領域的成長和風采。

《中大學子》 堅持每月出版一期, 每期四版,
是中大校內發(fā)行量最大、 影響最廣的主流學生媒體, 始終自覺地以傳播中大文化, 弘揚中大精神為己任, 始終秉承著中大陳寅恪教授 “獨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之大志, 以記錄校園文化的方式, 通過現實的媒體表達展現中大學子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



《中大學子》 第 35 期和第 69 期

《中山大學報》 和 《中大學子》 不僅是中大校園內最有影響力的主流媒體,
而且注重對外交流, 與國內眾多新聞媒體和高校校報建立了長期而穩(wěn)定的聯系。 2006 年 7 月, 校報記者、 《中大學子》
編輯陸勁松與來自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等 19 所國內著名學府的學生記者一起出訪韓國。 2008 年 4 月, 校報記者、 《中大學子》
編輯梁燁妮赴北京參加全國高校校園媒體聯盟論壇。 2009 年 10 月, 校報記者、 《中大學子》 編輯張藍溪赴上海參加“2010
年中國上海世博會大學生注冊記者訓練營”, 并被授予 “上海世博城市之星” 稱號。

《中山大學報》 《中大學子》 為學生記者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平臺, 其一貫秉承的 “理想主義” 信念也成為學生記者的心靈坐標, 對他們的大學規(guī)劃、 就業(yè)選擇乃至踏入社會后的人生走向都有著深遠影響。

 

三、 轉型與前行

 

2015
年以來, 學校迎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 根據學校進入國內高校第一方陣、 邁進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的發(fā)展目標及 “十二字” 人才培養(yǎng)目標,
校報圍繞學校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 對學校的教學質量、 科學研究、 學科建設、 人才培養(yǎng)、 社會服務、 校園文化等各方面進行深入挖掘報道,
力求傳遞學校辦學理念, 呈現學校發(fā)展新態(tài)勢, 挖掘辦學亮點, 營造 “凝聚共識, 謀劃發(fā)展, 爭創(chuàng)一流” 的校園氛圍。



2015 年學校春季工作會議精神???/center>

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中山大學第十三次代表大會精神???/center>

(一)主動策劃,打造專題

策劃意識是深度報道必備的要素, 要求編輯具有很強的主觀能動性和思考能力, 敏銳地捕捉新聞報道背后的價值。 為了推動學校中心工作的順利進行, 發(fā)揮校報作為宣傳陣地的重要作用, 在宣傳部領導的支持下, 校報策劃、 報道了多項專題、 專欄。

學校事業(yè)發(fā)展專題,
包括學校春季工作會議、 秋季工作會議、 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 中山大學第十三次黨代會、 文科工作座談會等, 以及學校發(fā)展重大突破,
如天琴計劃、 中山大學南??茖W考察首航、 珠海校區(qū)新型戰(zhàn)略發(fā)展等, 及時報道解讀學校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 促進讀者理解并支持學校重要方針、 政策,
齊心協力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學在中大 追求卓越” 專題

外國語學院深度報道


“學在中大 追求卓越” 專題

大氣科學學院深度報道


“十二字” 人才培養(yǎng)和 “學在中大 追求卓越” 專題, 挖掘教學育人有突出成績和鮮明特色的學院進行深度報道, 以起到示范效應, 如嶺南學院、 中法核工程學院、 外國語學院、 國際金融學院、 大氣科學學院等。

孫中山先生誕辰 150 周年專題, 以 “中山大學與孫中山研究” 為主題, 梳理孫中山先生與中山大學的淵源, 弘揚孫中山先生的愛國思想、 革命意志和進取精神。

科研專欄,
報道學校在科學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和重要成績, 挖掘科研背后的故事, 展示科學家們不畏困難、 執(zhí)著創(chuàng)新、 造福人類的精神風貌,
如利用人類晶狀體原位再生創(chuàng)新先天性白內障療法的劉奕志教授團隊、 發(fā)現了乳腺癌轉移的新機制開啟乳腺癌治療新時代的宋爾衛(wèi)教授團隊、
研究出提高鼻咽癌治療效果新方法的馬駿教授團隊、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獲得者李寶軍教授團隊等的相關報道。


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 150 周年

暨中山大學成立 92 周年專題報道


校報科研專欄


學子風采專欄,
挖掘和呈現德才兼?zhèn)洹?具有領袖氣質和家國情懷的中大學子群像。 中大學子在專業(yè)學習和各類競賽、 社會實踐中都有優(yōu)秀的表現,
該欄目通過講述他們的故事, 展現中大學生追求卓越、 臻于至善的精神面貌, 如 IBM Power大賽全國一等獎獲得者的地鐵出行建議系統(tǒng)研發(fā)團隊、
重大科研競賽獲獎者、 校擊劍隊、 年度大學生人物等優(yōu)秀學子的相關報道。



學子風采專欄

(二)緊跟時代脈搏,加強思政宣傳

校報緊跟時政, 積極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如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 習近平總書記廣東重要批示精神、 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等, 均以專題形式深入全面報道全校師生學習貫徹情況。

十九大前夕,
校報推出優(yōu)秀黨員系列報道, 介紹學校教學、 科研、 醫(yī)療崗位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 激勵師生砥礪前行, 以優(yōu)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十九大會議后, 校報以專版刊登全校師生暢議、 代表筆談、 專家評論等專題文章, 在校園營造積極學習的濃厚氛圍。

校報在加強學生思政教育, 凝聚共識、 凝聚人心, 落實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 明確學校新發(fā)展階段上起到重要的輿論宣傳作用。

(三)加強評論,引導輿論導向

學校進入新的歷史發(fā)展階段, 需要進一步凝心聚力, 抓住機遇, 主動發(fā)展, 對學校宣傳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為充分發(fā)揮校報思想引領的作用, 激發(fā)師生參與學校發(fā)展的熱情, 在校領導的要求下, 校報大力發(fā)展評論欄目, 建立健全評論員隊伍。


2016 年 12 月開始, 校報在二版設立 “評論” 專欄, 陸續(xù)刊發(fā)十余篇評論, 內容包括國家重大會議精神、
學校事業(yè)發(fā)展取得的重大進展及重大決策部署、 大學思政工作、 社會服務、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等。 評論員包括各領域的專家學者、
熱心學校發(fā)展且寫作水平較高的機關行政管理人員以及優(yōu)秀的學生評論員。

(四)轉型與新媒體融合發(fā)展

為適應時代的快速變革和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
校報編輯保持求新求變的意識, 向新媒體借靈感, 學習新媒體形式上的表達, 在形式上力求生動鮮活, 貼近讀者。 同時,
響應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 “要整合新聞媒體資源, 推動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 的號召, 校報在部門領導的支持下, 與中大新聞網、
中大官微、 中大團委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實現信息資源的有機整合與分享, 以加快新聞的傳遞, 豐富校報資源, 提高工作效率。

隨著學校部門人員調整,
2016年校報專職編輯減至 2人。 為適應新時期學??焖侔l(fā)展的需求, 從 2016年 11月到 2017年 7月, 校報由持續(xù)多年的每月
3期增為 4期, 一版仍為要聞版, 二至四版以專題和深度報道為主。 后因宣傳部人員緊缺, 編輯暫時兼任新聞網編輯工作, 校報改為每月出版 2期。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 人員如何變化, 校報編輯始終牢記紙媒的責任和定位, 以嚴謹態(tài)度打造內容, 以深度報道啟迪讀者, “力求精品, 杜絕庸品”。

中大校報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 堅持 “高擎理想主義旗幟, 秉持專業(yè)主義精神, 辦校

園最好的報紙” 的辦報宗旨, 堅持樹立 “創(chuàng)新意識” “策劃意識” 與 “精品意識”, 獲得校園內外專家的一致認可, 自 2005
年至今, 在歷次廣東省高校校報 “好新聞” 評選中一直名列榜首, 連續(xù)三屆榮獲廣東省高校優(yōu)秀校報 (本科高校組) 評選一等獎,
在全國高校校報評比中也名列前茅。

中大文化在一代代中大人的傳承和延續(xù)中重塑與發(fā)展,
不變的是中大的精神、 紅色的基因、 追求卓越的品格。 作為校園生活的忠實記錄者, 一期期中大校報串聯起來, 便是源遠流長的中大歷史和文化脈絡。
在新時期、 新辦報理念的引導下, 中大校報將繼續(xù)肩負傳承大學精神與文化之使命, 與時俱進, 更好地為學校發(fā)展服務, 譜寫新的篇章。


(撰稿: 陸勁松、 賈鑫亮、 張藍溪、 吳立堅、 徐津陽、 盧旖維、 楊喆子; 本文第一部分 “ 歷史與回顧” 經易漢文老師校稿)

 


參考資料:

(1) 1926 年 11 月 5 日至今的歷年中大校報。

(2) 梁山、李堅、張克謨著的 《中山大學校史 (1924—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年。

(3) 吳定宇主編的 《中山大學校史 (1924—2004)》,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 年。

(4) 易漢文主編的 《中山大學編年史 (1924—2004)》,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 年。

(5) 易漢文主編的 《源遠流長———中山大學校史研究文存》,中山大學檔案館,2004 年 10 月刊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