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當非遺文化成為“網紅”


    

直播賣書、直播演唱會、直播賣劇本……在互聯(lián)網時代,直播成了最時髦的傳播方式之一,如今相對小眾的非遺亦加入其中,進入大眾視野,更接地氣地走進人們的生活。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晚,一場把非遺帶回家的專場帶貨直播節(jié)目火了。這場直播由央視主播尼格買提、王寧和淘寶主播李佳琦一同主持,在線推薦了二十多款國貨非遺小吃和地方特產,還有絹扇、香包等各類工藝小件和非遺文創(chuàng)。

中國手藝網提供的數(shù)據顯示,這場直播在各平臺總計吸引1000多萬網友在線觀看,共售出總價值超過1261萬元的非遺產品。其中,湖北非遺項目揚子江傳統(tǒng)糕點制作技藝的老字號產品,揚子江綠豆冰糕40000份秒光。在網友要求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徐州香包加單1000份。

直播,讓這些非遺產品成為了網紅。比如,山東創(chuàng)意推出非遺購物節(jié)、文創(chuàng)及非遺產品直播帶貨活動。據媒體統(tǒng)計,山東已有400多名非遺傳承人、738家店鋪、上萬種特色非遺產品匯聚各電商平臺參與了非遺購物節(jié)活動。

武漢市文旅部門以線上展示為主,推出七大系列36項非遺活動,140多萬網友通過網絡看到、聞到、嘗到、觸到武漢非遺老字號的勃勃生機。在此間舉行的非遺直播中,蔡林記熱干面制作技藝傳承人王永中現(xiàn)場示范,用新品鮮食裝熱干面燙出一碗與大師傅現(xiàn)做一樣的地道好味。

福建省則啟動了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在非遺購物節(jié)上,閩醫(yī)、閩茶和閩食的多位傳承人在直播節(jié)目中變身代言人,推薦自家的老字號……

對于我們,尤其是一些年輕人來說,因為非遺具有傳統(tǒng)文化、民間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特點,具有實物、工藝、知識、技能的特點,非遺文化也因為缺少好的宣傳展示方式和傳播方式,平素里對非遺,并不是太熟悉、太了解,對非遺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不夠重視,在人們對非遺的文化的認知上還停留在小眾”“冷門的范圍內,甚至有的非遺文化藏在深宮無人識……

其實,作為一種文化樣式,非遺是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且世代相承的一種傳統(tǒng)文化,其最大的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的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的顯現(xiàn)。

如今,可謂是萬物皆可直播的時代,直播帶貨,直播營銷,已成為傳播、文化傳播的重要形式。非遺直播,確是加入了這個文化潮流,實現(xiàn)了非遺文化宣傳推廣的創(chuàng)新,具有積極的互動性和快速傳播的網絡特征。非遺直播不僅有流量明星、主持人,而且很多網友參與其中,向人們直觀形象地展示非遺各色文創(chuàng)產品,讓人們感受到原來冷門非遺文化,就活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發(fā)生著關聯(lián),這使非遺真正活起來,非遺正在走向傳統(tǒng)活化、設計轉化、生活美化的傳承之路。

非遺是傳統(tǒng)歷史蘊含在內的文化密碼、附著在其上的文化符號,也是我們感知民族歷史、民族文化、民族審美的一扇窗口,讓我們可以窺見民族文明歷史生長的脈絡和痕跡。非遺文化直播,我們通過非遺的一種民間傳說、一種民俗活動、一種表演藝術、一種傳統(tǒng)知識和技能乃至一種烹飪技藝和手工藝品,看到了我們當代生活與歷史文化的特點,并且很好地處理了我們當代人與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將非遺煥發(fā)出文化的溫度,傳遞出歷史和文化的能量,激發(fā)人們對非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