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中國新聞史上兩篇重要談話深入人心

在學習中國新聞史的過程中,有兩篇重要文章讀過好幾遍,印象至深。文章的精神至今仍在指導著新聞實踐。這兩篇文章,一篇是毛澤東的《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一篇是劉少奇的《對華北記者團的談話》。

這兩篇談話至今已過去72年了。如今重讀,感觸良多。在融媒體時代,如何進一步做好媒體工作,談話的內容依然有重要價值與啟發(fā)意義。

毛澤東的《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是在1948年4月2日的講話。當時,毛澤東途經晉綏邊區(qū),對《晉綏日報》和新華社晉綏分社編輯人員作了這次的談話。

劉少奇的《對華北記者團的談話》是在1948年10月2日,劉少奇在西柏坡舉的一次記者學習班上的講話。

這兩篇談話,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經典文獻,是中國新聞史上的重要一頁,是我們新聞工作必須遵循的指導思想。



毛澤東談話高屋建瓴意義深遠


毛澤東在《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中主要講了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無產階級黨報的作用與使命

毛澤東在談話中指出:“報紙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廣泛地同群眾見面?!?/span>

毛澤東還指出:“辦好報紙,把報紙辦得引人入勝,在報紙上正確地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通過報紙加強黨和群眾的聯系,這是黨的工作中的一項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則意義的問題。”

----在宣傳工作中貫徹群眾路線

在談到如何辦報時,毛澤東強調:“我們的報紙也要靠大家來辦,靠全體人民群眾來辦,靠全黨來辦,而不能只靠少數人關起門來辦?!碧岢隽巳h辦報、群眾辦報的思想。

毛澤東還說:“報紙工作人員為了教育群眾,首先要向群眾學習。”“慢慢地使自己的實際知識豐富起來,使自己成為有經驗的人?!?/span>

 ----改進報道策略和文風

毛澤東強調,辦報紙要“內容豐富,尖銳潑辣,有朝氣”。

他強調:“我們黨所進行的一切宣傳工作,都應當是生動的,鮮明的,尖銳的,毫不吞吞吐吐。這是我們革命無產階級應有的戰(zhàn)斗風格?!薄坝免g刀子割肉,是半天也割不出血來的?!?/span>

 


劉少奇談話內涵豐富方向明確


劉少奇在《對華北記者團的談話》中主要講了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論述了新聞工作的重要性

劉少奇說:“我們黨要通過千百條線索和群眾聯系起來,而你們的工作、你們的事業(yè),就是千百條線索中很重要的一條。報紙每天和群眾見面,每天把黨的政策告訴群眾。”報紙辦得好,就能引導人民向好的方面走,引導人民前進,引導人民團結,引導人民走向真理。一方面, 黨要依靠報紙來領導人民 ;另一方面,人民要依靠報紙反映心聲,這樣就把黨和人民群眾聯系起來了。

----記者的職責和任務

劉少奇認為,記者一定要認真負責地從事你們的事業(yè),要對黨對人民有很大的責任心。 他一再強調,黨依靠你們的工作,指導群眾,向群眾學習。因此,你們做得好,對黨對人民的幫助就大;做不好,幫助就不大;如果做錯,故意夸大,反映得不真實,就害死人了。
  ----做好黨的新聞工作的條件

劉少奇認為,記者必須具備4個方面的能力和素質: 第一,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 第二,必須獨立地做相當艱苦的工作。第三,要有馬列主義理論修養(yǎng)”。第四,“要熟悉黨的路線和政策”。這篇談話為新聞工作者適應新的形勢、完成新的任務提出了明確的方向。

 


用兩篇談話指導現實新聞工作


在當前互聯網時代,毛澤東、劉少奇在這兩篇談話中的精神依然是新聞工作必須遵循的指導思想。

這兩篇談話標志著我黨對無產階級黨報性質、作用、任務、文風等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認識成熟,具有里程碑意義。不僅對研究中國新聞史和新聞理論意義重大,并將繼續(xù)熠熠生輝。

在新形勢下,新聞主力軍正在全面挺進主戰(zhàn)場,吹響了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的新時代號角。在新聞工作中,必須堅持黨性和人民性一致的立場。無論是在戰(zhàn)爭年代,還是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新聞宣傳工作必須始終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tǒng)一的原則,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站穩(wěn)政治立場。要切實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堅持以人為本。在工作中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新聞媒體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為此,必須大力培養(yǎng)全媒體人才,提高主流媒體人才吸引力和競爭力,加快培養(yǎng)和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yè)務精湛、作風優(yōu)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

有了一大批密切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聞工作者,我們就能把各種媒體辦得“內容豐富,尖銳潑辣,有朝氣”,就能走好全媒體時代群眾路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貼近群眾,服務群眾,大興“開門辦報”之風,把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新技術新手段結合起來,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群眾喜愛的新聞產品。


  (作者系人民日報資深記者、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培訓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