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寫人說事,細節(jié)是個寶

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有些報道的標題想不起來了、內容也記了個大概,但其中有的細節(jié)卻至今難忘。

為何會有這種情形呢?這是細節(jié)的魅力使然。


一、用細節(jié)把人物寫活了


近讀兩篇文章,對作者行文時善用細節(jié)來寫人說事,留下深刻印象。

一篇是“外祖父張友鸞”的文章,里面用了一些細節(jié)來寫人物——

比如寫張老與友人的情誼與幽默,文中寫道:

“一次人文社同仁都拿了稿費,其中聶紺弩潤資稍豐,大家相約其馬凱餐廳聚會。聶紺弩走在前面,一腳邁進飯店門檻,回頭對身后的外祖父說,今天張老請客。外祖父不假思索,隨口笑答,先入為主嘛。聶紺弩大笑,只好買單。”

寫文革中張老生活:

“運動以來,原本給香港報紙的文章不能再寫,本擬付梓的《中國寓言選》也夭折了......無奈翻出徐悲鴻畫的八哥一幅典了50元錢?!?/span>

“1969年除夕,我到外祖父母家看看,進得家來,桌上杯盤已列,卻無菜肴。只見外祖父在屋檐下的煤爐前,興致勃勃地炮制著一小鍋干菜燒肉。”

以上所寫,都是用細節(jié)來說話,沒有一點概述的話,比如說外祖父在文革中日子不好過,實在沒辦法典張名畫換成錢勉強度日等等。如果那樣寫了反倒沒有了吸引力。

另一篇是題為《帶頭謀發(fā)展,村民日子甜》的通訊(見2021年9月2日人民日報),介紹了四川省蓬溪縣常樂鎮(zhèn)拱市聯(lián)村黨委書記蔣乙嘉的事跡。這篇通訊之所以寫得好,就在于記者在寫作中運用了大量的有說服力的細節(jié)和實料,使蔣乙嘉的事跡躍然紙上。

resize,m_lfit,w_120



《人民日報》(2021年9月2日 第05版)

記者在文中寫道:

“2007年8月,已是3家公司董事長的蔣乙嘉回到家鄉(xiāng),將積攢的1000多萬元投入村道建設、水利改造、撂荒地整理,還在村里建起了4000平方米的文化體育活動中心,醫(yī)療室、農(nóng)家書屋、愛心超市、黨員活動室一應俱全。為發(fā)展產(chǎn)業(yè),他甚至賣掉了北京和長春的兩套房子?!?/span>

這一段文字披露出幾個實料:

“2007年8月,已是3家公司董事長的蔣乙嘉回到家鄉(xiāng),將積攢的1000多萬元投入村道建設?!?/span>

“為發(fā)展產(chǎn)業(yè),他甚至賣掉了北京和長春的兩套房子?!?/span>

拱市村位于川中丘陵地區(qū),常年缺水,人多地少,缺吃少穿。人們冬天光著腳板走泥巴路,是蔣乙嘉揮之不去的童年記憶?!盀榧亦l(xiāng)修條路,不讓父老鄉(xiāng)親赤腳蹚那爛泥路。”蔣乙嘉回到家鄉(xiāng)就先干這件事兒。

修路需要不少錢,這些錢從哪兒來呢?記者上面寫的細節(jié)和實料,回答了這個問題,令人信服。

有些記者也寫過類似修路的報道,但總是以記者的口吻一帶而過,如有的寫道:XXX回村后就帶領大家先修路,白天他和大伙兒一起干活,晚上還要盤算著第二天的活計兒……在第二年開春的時候,這條公路終于修好了。

以上寫法并無不可,但總讓人覺得“虛”、“不解渴”。而寫蔣乙嘉修路的報道,則寫得實在、具體。


二、能形象就不要抽象


不少記者都體會到,寫稿時善用細節(jié)是個寶。

為何這么說呢?

因為細節(jié)能給人具象的東西,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這一點誠如英國社會學家斯賓塞所說:“作者要懂得為讀者節(jié)約腦力,人的大腦天生就比較容易記住生動的畫面,能形象就不要抽象,以此體現(xiàn)畫面感。”

可有些媒體上一些寫人物的通訊,給人形象的東西少,缺乏具體、生動的細節(jié);而用概述的形式比較多。這種寫法就違背了“寫作是為給人看”的初衷。

出現(xiàn)此種情況的原因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采訪不深入、未收集到細節(jié);二是寫作時不會運用細節(jié)。

其實,收集細節(jié)、運用細節(jié)也是一門功夫。據(jù)筆者所知,在人民日報、新華社等新聞單位,有不少這方面的高手。他們通過多次采訪,收集了大量的材料,然后靜下心來對材料進行反復核實、挑選工作。有時看上去用了不少時間,但拿出來的細節(jié)確實不一般。作為年輕的記者當很好地學習這些寶貴的經(jīng)驗。

生活本身是生動具體的,那么來自生活的新聞作品也應該是生動具體的。讓我們多捕捉生活中的細節(jié),把稿子寫得更生動些、鮮活些!

(作者為京城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