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桃李萬千競芳菲 冰心一片在玉壺———記劉冰校長二三事



1978年12月,中央任命劉冰(左三)為蘭州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


  時下,中國高等教育的問題成了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而這些話題的焦點之一就是中國何時能產(chǎn)生一大批按照教育規(guī)律辦學的教育家。正如中國教育報刊社常務副社長劉堂江在有關文章中指出的那樣“一個社會,如果沒有一大批具有獨特教育理論和富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育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塑造靈魂’的事業(yè),就不可能培養(yǎng)出杰出的人才和身心健康的公民,更不可能產(chǎn)生一個創(chuàng)新的民族?!币凰2粌H靠名師,更要靠一位遵循辦學規(guī)律,克己奉公,胸懷坦蕩,能夠凝聚人心的教育家。
  而在這一點上,走過百年風雨卻依然活力四射的蘭州大學就有其獨特之處———在“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兩段非常時期內(nèi),由原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江隆基同志以及曾多年主持清華大學工作的劉冰同志先后出任蘭州大學的校長,這足以使蘭大學子引為自豪。
  由劉冰同志出任蘭州大學校長,其緣起與發(fā)生在1975年秋天那個驚天動地的事件相關。鑒于對當時教育戰(zhàn)線極度混亂的擔憂以及對“四人幫”及其走卒的不滿,他領銜與清華大學黨委另外兩名副書記及常委聯(lián)名上書毛澤東主席。孰料老人家卻做出了“清華大學劉冰等人來信告遲群和小謝。我看信的動機不純,想打倒遲群和小謝。他們信中的矛頭是對著我的。我在北京,寫信為什么不直接寫給我,還要小平轉。小平偏袒劉冰。清華大學所涉及的問題不是孤立的,是當前兩條路線斗爭的反映”(見2003年8月《中華兒女》總第195期《劉冰上書毛澤東狀告遲群內(nèi)幕》一文)的批示,并將其作為中央文件在全國上下廣為傳達。以這種形式直接點名指責某位黨員干部攻擊毛主席,在中共黨史上應是僅有的一次。也就是以此為借口,全國再次掀起了反擊“右傾翻案風”
  的浪潮,劉冰校長也在所難免地和鄧小平一起受到了無情的沖擊與批判。
  不過十分荒唐的是,這位最先向“四人幫”一伙挑戰(zhàn)并為此遭到無理批判的斗士,在1976年打倒“四人幫”后兩年多的時間里卻沒有獲得重新工作的權利。最后還是在鄧小平同志“請市委給劉冰同志安排工作”(見《黨史文苑》2005年第09期《劉冰上書毛澤東之后》一文)的指示下,他才在1978年年底來到了蘭州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任上。1979年夏天當我收到蘭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原工作單位的領導用十分洪亮的嗓音告訴我:“你們的校長就是劉冰!”
  從他那驚喜的表情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對劉冰校長是何等的崇敬。
  我進入蘭大后,自然就特別想領略他的風采。經(jīng)學長的指點,在原拐角樓東側的人行道上我第一次見到了劉校長。他中等身材,顯得有些清瘦,穿著一身洗得略顯發(fā)白的中山裝,戴一副黑邊眼鏡,沉靜的表情,穩(wěn)健的步履,給人一種莊重嚴肅的印象。那樸素的外表,很難把他和那個因冒死上書而名貫全國的人聯(lián)系到一起。此后發(fā)生的兩件小事則使我對劉校長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大家看到了沒有?這是我在學生食堂揀到的!”
  在一次全校師生大會上,劉校長從公文包中拿出了幾個沒有吃過幾口的饅頭,用凝重的口氣講道:“要知道我們還有多少人吃不飽飯啊!”在要求大家不要忘掉艱苦樸素,厲行節(jié)約的傳統(tǒng)時,繼而又耐心地向大家說明了如何端正生活態(tài)度的道理。
  另一件事情則發(fā)生在我們?nèi)雽W后不久,一位來自農(nóng)村的學生因為對外語課學習感到吃力,進而對任課老師產(chǎn)生了意見,他徑直找到了劉校長。傾聽了這位學生的反映,劉校長立即責成相關部門進行調(diào)查,在弄清了剛剛走上講臺的年輕老師確實存在著教學經(jīng)驗不足的實際情況后,隨即對任課教師作出了相應的調(diào)整。有關這件事的消息在師生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曾在自己心目中近乎神圣的劉校長竟是如此平易近人,這是我沒有想到的。然而更使我沒有想到的是,在讀“大二”時,我卻給劉校長出了一個棘手的難題。
  出于對絲綢之路沿線奇異的自然風光、神秘的歷史遺跡的向往,我當時突發(fā)奇想,計劃騎自行車對絲綢之路做一次實地考察。因為西去考察要占用大量上課的時間,所以向?qū)W校請假應是必須履行的手續(xù)。然而不久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失蹤的陰影仍然籠罩在人們的心頭,我要只身前往絲路考察的想法也就自然受到了各種各樣的非議和阻攔:
  “青藏高原上常有數(shù)十只的狼群出沒,汽車經(jīng)過都要結隊而行。”
  “戈壁灘上的狂風可以把碗口粗的大樹連根拔起,行人如果躲避不及,轉眼就會被流沙埋掉……”
  家里也發(fā)來了一封封電報:“嚴令不準西行,否則今后別與家中通信。”
  出于對我安全的考慮,我西去考察的申請最終未能得到校系領導的批準。不過這也很能讓人理解,因為無論是誰批準一個在校學生花費幾個月的時間去獨闖絲綢古道,既要承擔著責任,同時也是在承擔著風險。
  在求助無望之時,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找到了劉冰校長。在耐心地傾聽了我要考察絲綢之路的打算和意義后,劉校長會同聶大江副校長就我的請求進行了商議并做出了如下決定:由學校出差旅經(jīng)費,讓我坐汽車、火車前去考察。組織上的關懷是令人感動的,親友的牽掛也在情理之中,但年輕人認定的道理卻很難改變。我的心早已插上了翅膀,飛向戈壁沙漠,冰嶺雪山。
  經(jīng)過多次堅持不懈的請求,劉冰校長在做出周密的安排后,最終批準了我西去考察的申請。不過臨行前劉冰校長對我的囑托卻頗有幾分悲壯:“我想你是能勝利返校的,如果萬一發(fā)生意外,那你一定要在盡可能的情況下把所發(fā)生的一切都記下來并留下標記,以便為今后來這里繼續(xù)探索的人提供經(jīng)驗,或是為尋找你而提供一些線索?!?br>  在我單車西行的日子里,劉冰校長一直掛念著我,并且向我途經(jīng)之處先期匯去資金予以幫助,有時一次匯款就是一百元,須知當年我在學校一個月的生活費才僅用十五元!當劉冰校長看到我西行考察四個多月平安歸來,緊緊地握著我的手將我拉進他的辦公室,親切地詢問著我在路上的見聞,那種興奮、喜悅之情,就像是一位慈父終于盼到了浴血疆場的兒子毫發(fā)無損地回到了自己的身邊。
  作為一名普通的大學生受到了校長如此親切的關懷,我的心中充滿了由衷的感激。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越來越理解到了劉校長所承受的工作壓力。面對十年動亂給蘭州大學留下的破敗不堪的現(xiàn)狀,劉校長在狠抓教學質(zhì)量的同時,總是不忘親自深入基層,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解決師生員工在工作生活等方面所遇到的各種難題。
  劉冰校長在校園中很少帶著秘書或其他隨從,經(jīng)常是一個人前去參加學校師生的學術、文體活動。無論在學生的食堂、宿舍,在教學樓的走廊、教室,乃至在與學生教工的拔河比賽等文體活動中,都可以見到他那清瘦的身影。我的同學牛景海仍清晰地記得:1979年入學的第一個寒假他沒有回家,除夕的晚上劉校長敲開了他宿舍的門。校長關切地問他是否適應這里的生活,有沒有什么困難,家住哪里。當?shù)弥麃碜杂诤颖毙吓_地區(qū)時,劉校長高興地說道:“啊,是邢臺。當年我在那里打游擊時還是個紅小鬼!”一番親切的交談,消除了他遠離家鄉(xiāng)的寂寞與孤獨。
  由于當時學生數(shù)量的激增,教室及師生住房顯得十分緊張,劉校長果斷地將原本在舊文科樓內(nèi)辦工的黨政機關,全部遷往僅有幾排土坯房———當時被人戲稱為“小中南海”的偏僻院落里,將設施相對好一些的舊文科樓全部恢復為教學用房。劉校長自己也拒絕了學校分配給他的教工單元宿舍,很長時間住在一間土坯房內(nèi)。1981年蘭州大學蓋起了當時檔次最高的一棟教工宿舍樓,劉校長和黨委班子做出決定:新住宅全部提供給奮戰(zhàn)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所有黨政干部不得參與分配?!稗k好一所學校,學生、教工的吃住是最基本條件。后勤工作抓好了,老師能安心講課,其它的問題自然也就容易解決了?!边@是劉校長的一句名言。
  人們也許難以置信,劉校長初到蘭大時,因為受長期動亂的影響,學校原來的澡堂早已關閉多年?!皫熒鷨T工連個洗澡的地方都沒有,還辦什么大學!”劉校長在感嘆之余,親自帶領教職員工打掃并修繕了已經(jīng)廢棄了十幾年的澡堂,改善了最起碼的辦學生活條件。鑒于當年校園中滿目干旱荒涼的景象,劉校長帶領全校師生在校園和教工住宿區(qū)親自種草植樹,擴挖人工湖,增加假山高度。同時他還從各處籌集資金,將原來的泥土路面鋪上了水泥磚,學校周邊砌起了圍墻……正是在他辛勤的努力下,蘭大的面貌煥然一新,并在市民中贏得了“蘭大花園”的美譽。
  面向基層,注重實干,在劉校長的努力帶動下,蘭州大學最終呈現(xiàn)出了人心思定,團結奮進,全體師生重教學、重科研、重學習那樣一種前所未有的生動局面。
  經(jīng)歷過那段日子的蘭大人,大概誰也忘不了當年全校師生積極參加學術研討會的空前盛況;誰也忘不了當年我校學生在全國范圍內(nèi)的評獎競賽過程中連連爭魁奪冠所感受到的喜慶;誰也忘不了當年大禮堂、體育場上那種文藝演出、體育比賽的火爆場面……可以說正是在劉冰校長的帶領下,我們蘭大人才同全國人民一道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春天。這不能不說是我們那幾屆學生的榮幸。
  劉冰校長與江隆基校長都為蘭大的發(fā)展進步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他們又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江校長從年輕時就進入北京大學讀書,其后又在日本、德國留學多年,且長期擔任領導職務,因此理論功底深厚。他時刻保持著導師般的形象,顯示出了不可冒犯的莊重與威嚴。自1959年進入蘭州大學之始,他全然不懼身陷“右傾”的非難,積極貫徹“高教六十條”,以一位無產(chǎn)階級教育理論家的崇高威望,頂住壓力,制定了一系列的規(guī)章制度,理順政治與教學科研等方面的關系,團結全體師生為日后蘭州大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劉冰校長則是受命于“文化大革命”結束后不久的危難之際,肩負著“撥亂反正”的重任。他充分發(fā)揚民主,在廣泛征求師生和各級干部意見的基礎上,建立起了新的領導班子。他排除來自各方面的干擾,平反了積壓多年的大量的冤假錯案,在資金匱乏的狀況下改變了師生員工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恢復了被破壞多年的教學科研秩序,帶領大家成功地實現(xiàn)了使蘭州大學成為西北地區(qū) “教學中心,科研中心”的轉變,為蘭州大學后來的騰飛創(chuàng)造了寬松的環(huán)境和更為廣闊的空間。劉冰校長注重實干,雷厲風行,更像一名時刻決戰(zhàn)于疆場的指揮員。這當然也與他的出身和傳奇經(jīng)歷相關。
  劉冰校長在童年時代就失去雙親,經(jīng)歷了一般人所難以承受的苦難。在很小的年紀就長途跋涉到了延安,在革命熔爐中接受了一次次生與死的考驗。例如在身患惡性傷寒、生命垂危,不得不從129師轉業(yè)到地方后,在一個嚴寒的夜晚,老羊倌的一碗谷子和一碗冰冷的水使他奇跡般地死里逃生;在身陷敵人重兵包圍的緊要關頭,他卻又能神奇地安全脫險……因為他早年投身革命的資歷,從25歲起便先后擔任了中共澠池縣委副書記、宜陽縣委書記,在對敵斗爭中更是臨危不懼、勇?lián)L險,顯示了獨當一面的領導才能:在土改運動中他堅決抵制了當時被稱作“走馬點火”的所謂“靈寶經(jīng)驗”,后來的工作實踐證明了他決策的正確;1948年2月,當敵人重兵壓境包抄的危急時刻,他冒著“臨陣脫逃”的指責,在爭取到軍分區(qū)領導的支持后,毅然率部跳出包圍圈,將三百多人的隊伍撤到黃河北岸,避免了坐以待斃、全軍覆沒的危險……多年的工作斗爭經(jīng)驗培養(yǎng)了他不唯書、不唯上、機智靈活、實事求是的品格,在革命事業(yè)的緊要關頭顯示出了沉穩(wěn)冷靜,處事果斷的特點。
  由于顯著的工作業(yè)績,劉冰校長于建國前后在地區(qū)、省、中央等部門多任要職,“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必S富的閱歷和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使他明察秋毫、知人善任,許多由他發(fā)現(xiàn)并提拔起來的青年人在后來都走上了不同的領導崗位。然而劉校長對于自己的工作調(diào)動與職務升遷卻從來都泰然處之。就是在1978年底,他從清華園那昔日的皇家園林來到蘭州大學那種連大雜院都無法相比的辦公環(huán)境中,反差之大有如天壤之別,可從來看不出他有任何失落感。因為在他心中,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永遠是第一位的。所謂:“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睆膭⒈iL身上我真正地理解了古人楹聯(lián)中所蘊含的那種灑脫的心靈意境?!靶牡谉o私天地寬”,臨危而不懼,寵辱而不驚,這無疑是劉冰校長又一顯著的特點。
  遙想當初自絲路考察歸來,上?!肚嗄陥蟆钒盐易u為“絲綢之路上的活唐僧”,我與當年第四軍醫(yī)大學英勇救人而獻身的張華烈士等人一起被讀者評為“一九八二年我最欽佩的青年朋友”。我深知自己忝為其名,因為這并不等于是對我個人的褒獎,我只能把它視作是人們對于一個年輕人應積極地投身到探索祖國的大好河山、古老文明這一有益行動的支持和贊譽?;貞浧鹱约盒W畢業(yè)后連初中都沒考上,其后插隊塞外、當?shù)刭|(zhì)隊員、數(shù)次參加高考都名落孫山的坎坷經(jīng)歷,而后來我不僅考入蘭州大學,同時還受到了校長的親自關懷和指點,這才是我真正的幸運!從1979年到蘭州已整整30年過去了。在漫漫的學術探索過程中,每當梳理著自己的點滴成果時,我常常都會發(fā)出由衷的感嘆,如果沒有當年劉校長批準支持我西行考察的膽識與魄力,也就沒有我的今天。
  劉校長自全國人大的領導崗位離休后,筆耕不輟,先后完成了 《風雨歲月》、《難忘的歷程》等幾部自傳體的著作,并且由中央文獻出版社等單位出版。他每天閑暇時在小區(qū)中散步,顯得是那樣的普通,很難讓人想到這是一位做出了一番轟轟烈烈事業(yè)的革命老人?!笆陿淠荆倌陿淙恕?,劉冰校長從34到清華大學工作開始,大半生都獻給了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可謂馳譽杏壇,桃李滿天下。甘肅省委書記陸浩同志曾為劉冰校長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求索真理志不休,桑榆未老晚情酬。立德立言勵桃李,風雨歲月笑春秋?!鼻∪缙浞莸氐莱隽死闲iL在培育人才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貢獻。
  前年春天我去探望劉校長,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陽光明媚,藍天如洗,他漫步在綠樹如蔭的小道上,動情地唱著《大海啊故鄉(xiāng)》這首歌,三段歌詞竟一字不差。他的記憶力依然是那樣驚人,他的身體依然是那樣康健??粗奈淬男iL,我忽然想起了唐代詩人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詩句。這首詩與劉校長的出生地洛陽相關,用在他的身上也顯得十分貼切而自然。他自幼背井離鄉(xiāng),獻身革命,冰心可鑒,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經(jīng)歷和輝煌業(yè)績,無疑可以告慰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了。
  尊敬的劉校長,不久將迎來您的九十華誕,學生在此衷心祝愿您永遠健康長壽!您將會永遠受到蘭大人的尊崇與懷念!
 ?。ㄎ闹兴榫幷呒?,作者為我校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歷史文化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