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一曲催人奮進的抗震救災之歌抗震救災英模事跡報告會感動清華



抗震救災英模事跡報告會現場 攝影/郭海軍


●記者 程曦 顧淑霞
一個月太短,短得我們還來不及擦干悲痛的淚水;一個月又很長,頑強奮起的中國人已經用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生命贊歌。6月12日上午,我校1100余名師生員工及離退休教工代表在大禮堂聆聽了一場感人至深的報告會。
  當6位報告團成員———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監(jiān)督室民警蔣敏、濟南軍區(qū)某步兵師師長楊劍、河北省唐山市遷安縣太平莊村黨支部書記李國華、四川省汶川縣銀杏鄉(xiāng)沙坪關村黨支部書記龍德強、二炮某工程團政委黃金坡和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張泉靈列隊步入大禮堂時,全場師生集體起立,報以熱烈掌聲。
  災難面前,他們選擇了堅強。全國公安系統(tǒng)一級英模、被譽為“中國最堅強的警察”的蔣敏,在失去包括母親和幼女在內的10位親人后仍然強忍悲痛,堅持在抗震救災第一線。她日夜不息地發(fā)放物資、維持秩序、安撫災民,把安置點里的小男孩當作自己的親生骨肉一樣照料,幫他蓋好被子、掖好被角。當大屏幕上出現蔣敏因勞累過度而暈倒的鏡頭時,許多師生流下了熱淚。這位看上去美麗柔弱的女警官,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堅強和大愛的力量:“災難面前,所有人都是一家人。有愛就有希望,有愛就會更加堅強。當我們的淚流在一起的時候,當我們的心連在一起的時候,當我們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的時候,沒有什么可以壓垮我們!”
  災難面前,人民子弟兵總是第一時間沖在第一線,用鋼鐵般的意志排除萬難,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濟南軍區(qū)某紅軍師師長楊劍和二炮某工程團政委黃金坡的報告鏗鏘有力,贏得了陣陣雷鳴般的掌聲。翻越大雪山,攀過鐵索橋,冒險轉移爆炸品,12小時打通進入北川縣城的“生命通道”……這些鐵打的男兒在險情面前是破障尖兵,在百姓面前卻又有著無比的俠骨柔情。他們連一枚硬幣都不放過,硬是撿回了北川農業(yè)銀行埋在廢墟里的100多萬元現金;他們從北川縣委辦公樓地震廢墟中搶挖出80000余份重要檔案資料,使北川這個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的歷史得到安全保留。當這些由官兵們一份一份收集起來的珍貴資料送交到北川縣委辦公室主任手中時,這位羌族漢子淚流滿面,連聲說:“有了它,北川就在;有了它,北川就永遠不會被埋沒……”
  淚水蘊含力量,深情喚起責任。汶川縣銀杏鄉(xiāng)沙坪關村黨支部書記龍德強果斷組織全村514名幸存者從時刻面臨死亡威脅的“孤島”安全轉移,并冒死在213國道搭建渡河溜索,使近3000人脫離了險境;河北省唐山市遷安縣太平莊村黨支部書記李國華自發(fā)組織志愿者服務隊,第一時間趕赴災區(qū)參與救援工作;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張泉靈講述了親身經歷的一個個動人場面,她把傳遞精神、傳遞信心、傳遞希望視作記者的天職,深情贊頌了祖國人民的堅韌與大愛。
  在報告團成員發(fā)言的同時,禮堂前臺兩側的屏幕上也在滾動播放著抗震救災的一幕幕感人圖景。師生們邊聽邊看,一次次哽咽難平,一個個淚流滿面,一陣陣掌聲雷動……臺上臺下的1000多顆心一起跌宕起伏,一同震撼感動。報告會前后,全場齊唱國歌和《歌唱祖國》,歌聲響遏行云,堅定鏗鏘。
  這的確是一場牽動全體清華師生的偉大戰(zhàn)斗。第一時間為災區(qū)人民無償獻血,籌集賑災款物2810多萬元,黨員交納“特殊黨費”458萬余元,各院系專家發(fā)揮專業(yè)特長迅速趕赴災區(qū)參與救災重建……報告團感動了清華,也向清華人表達了他們的感動與敬意。張泉靈為我校師生排隊獻血直至凌晨的事跡所感動,在報告前特別建議為清華人鼓掌,她真誠地說:“謝謝你們,你們是好樣的!”
  報告會后,師生們久久不愿離去,爭相與報告團成員握手、囑咐蔣敏多保重,一路把報告團成員送到車上。
  精儀系03級博士生方靖表示,一個月來,他從各種媒體上熟悉了報告團成員們的事跡,普通群眾、基層黨員干部、部隊官兵和新聞記者等各行各業(yè)人士在抗震救災中所展現出的力量和精神一直讓他深深感動。在關注災區(qū)的同時,更應將抗震救災精神轉化為學習和工作的動力。作為一名即將赴地方政府掛職的畢業(yè)生,他決心秉承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盡最大努力履行公務員的職責。
  計算機系一位退休女教師激動地說,看到這么堅強的人民、這么英勇的子弟兵,她很受震撼,也備感欣慰。有了這樣強大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相信祖國一定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報告團領隊、中宣部宣傳教育局副巡視員劉樹新,教育部副部長、黨組成員陳小婭,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司副司長賈德永,我校黨委書記陳希等出席了報告會。報告會由校黨委副書記韓景陽主持。
  報告會前,校黨委書記陳希在工字廳東廳與報告團成員進行了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