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早期清華的校園文化



洪深


聞一多


趙元任


黃自


●史 軒
歷史篇
清華學校提倡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三育并重”,學生課余文化生活非常豐富,各種文藝社團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這些文藝社團的活動帶動了校園文化生活的豐富,激發(fā)了學生思想的活躍,也培養(yǎng)出了一批專門人才。
  早在清華建校之初,各年級學生就組建了級會,1911年建立了 “英文文學會”,1912年~1913年,出現(xiàn)了 “基督教青年會”、“達德勵志會”、“唱歌團”、“達德學會”、“攝影團”等。1914年以后,更涌現(xiàn)了“科學會”、“文友社”、“物理研究會”、“文學會”、“辭社”、“游藝社”、“銅樂隊”、“童子軍軍樂隊”、“國際考察會”等。以后又不斷有新的社團出現(xiàn),其中有 “美術(shù)社”、“二十社”、“ 社”、“辭令研究會”、“國語演說辯論會”、“英語演說辯論會”、“得而他社”(DeltaSociety)、“演說會”、“演說辯論組”、“戲劇社”、“雅致社”、“菊社”、“小說研究社”、“清華文學社”等,至20世紀30年代,校內(nèi)文藝社團已達幾十個。
  
文 學
清華早期校園文學的發(fā)展大致經(jīng)歷了肇始期、革新期、振興期。
  五四運動以前為肇始期。這一時期,多數(shù)學生一心苦讀,到外國學習多選擇實業(yè)學科、政法工商等,校園文學氣氛并不十分活躍。校內(nèi)漸漸出現(xiàn)了 《清華周刊》、《清華學報》、《清華年報》等刊物,代表人物有洪深、吳宓、聞一多等,他們在??_設(shè)專欄,如洪深專欄“課余漫筆”、吳宓專欄“余生隨筆”、聞一多專欄“二月廬漫紀”。
  五四運動以后,新文化運動興起,文化領(lǐng)域內(nèi)進行了一場深刻的革命,清華文壇進入革新期。這一時期學生中人才輩出,校園文學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發(fā)生了重要的變化。1920年1月8日,清華學生會將 “新聞科”改為 “出版委員會”,《清華周刊》開始以白話文為主要體裁,以聞一多、梁實秋、顧毓琇、謝文炳等新秀為代表,撰寫了大量新詩、白話散文等,使清華??钊硕恳恍隆?920年12月11日,由1923級的梁實秋、顧毓琇、翟桓、張忠紱、吳文藻、齊學啟等人成立了 “小說研究社”。不久由聞一多提議,于1921年11月20日成立了在清華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清華文學社”。
  在聞一多、梁實秋等人之后,涌現(xiàn)出朱湘、孫銘傳、饒孟侃、陳銓、湯世恩等。朱湘專攻文學,孫銘傳專治詩,饒孟侃有敏才,詩歌、散文都甚為可觀;而陳銓的舊文學較有功底,思想深刻,文字老練,多著長篇小說。其后,又出現(xiàn)了羅正晫、羅懋德、水天同、龍程芙、柳無忌、張蔭麟等人。羅正晫專攻小說,羅懋德是詩人,水天同著作舊小說,龍程芙為詩文皆有,張蔭麟則專事考證及整理之工作;柳無忌為詩人柳亞子之子,家學功底甚厚。
  到20世紀20年代中期,《清華周刊》上的《文藝增刊》改名為《清華文藝》,1925年9月印行第一卷第一號,清華文壇有了自己的園地。1925年7月朱自清來到清華任教,給清華文壇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清華荷塘為背景的散文 《荷塘月色》,很快為人們廣泛熟知,至今仍為中小學生必學的課文。朱自清、楊振聲等一批優(yōu)秀教師也加入到清華校園文學領(lǐng)域中來,先后擔任學生社團的導師或顧問。
  1928年以后進入振興期,成立了清華中國文學會,創(chuàng)辦《文學月刊》,組建了文學組織“晨星社”等,其間代表人物有李健吾、李惟遠、曹寶華、郝御風、霍士休等。1926年著名文學史家浦江清來清華任教,1928年10月著名古典文學家俞平伯來清華任教,清華文壇出現(xiàn)了一派繁榮景象。在清華校園文學沃土中涌現(xiàn)出的這一批又一批新人,日后都成為中國文壇上的大家。
  
戲 劇
清華雖是留美預備學校,受西方思想影響很深,但同時校園中也蘊含著悠久的中華文化傳統(tǒng),中西文化薈萃在這里和諧共生。這是20世紀初期清華的特色,其明顯表現(xiàn)在新、舊戲劇共存校園中。
  早在1914年,清華年刊上就出現(xiàn)了京劇 《楊貴妃》的彩排劇照。20世紀20年代以后,校園內(nèi)出現(xiàn)了一些專門研究和演唱京戲、昆曲的團體,如“云卿社”、“舊劇研究社”、“北光劇社”、“菊社”、“古音社”等。1926年成立的“菊社”,曾于建校15周年慶祝會上演出《捉放曹》、《坐宮》、《黃鶴樓》等,由校長曹云祥親自主持開幕儀式,全校教職員、學生和家屬觀看非常踴躍。
  在推崇舊劇的同時,新劇在這一時期相當活躍。中國的話劇演出活動最早始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學生演劇。首先是一些教會學校的學生在圣誕節(jié)等宗教節(jié)日演出一些宗教故事劇,后來逐漸走入社會。這些戲由于基本取消了傳統(tǒng)戲劇里的歌唱,而代之以較口語化的語言,演出的也都是一些現(xiàn)代生活內(nèi)容的故事,在服裝和表演風格方面較明顯地改變了傳統(tǒng)戲劇那種強烈的虛擬化的特征,而更接近于生活。所以當時的人們稱之為“新劇”或“文明戲”,以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舊劇”。
  清華學生演劇活動始于建校之初。這是因為留美預備學校的學生是由各省推選而來的。那時各地交流較少,學生年齡尚小,有些學生從未離開過家鄉(xiāng),對家鄉(xiāng)以外的語言既聽不懂、也不會說。到了清華,日常的“官話”使許多學生感到聽、說很困難,因此演說、演劇就成為最好的練習語言的途徑。學生參加演劇活動非常踴躍,每年都舉行話劇比賽;張彭春來校任教務(wù)長之后,更推進了演劇活動的開展。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從1911年到1921年,全校共編演了上百臺新戲,其中突出的代表人物是洪深和聞一多等人。
  洪深1912年~1916年在清華學習的4年中,凡是學校演戲時,差不多每場都有他參加。他又是一位編劇能手,當時演出的戲劇,十有八九都是出自于他手。在洪深離校后,聞一多成為校園戲劇活動的中心人物,他幾乎在每部戲里都擔任角色,演出效果極佳。1919年1月下旬,“清華文藝社”改組為“新劇社”,專門編演新劇,聞一多、吳澤霖曾分別擔任過編演部總經(jīng)理、庶務(wù)部總經(jīng)理。1921年11月,校內(nèi)幾個文藝團體合并,成立“清華文學社”,新劇社并入后改為戲劇組。1922年~1923年,聞一多等離校后,校內(nèi)戲劇活動曾一度蕭條,直到20年代后期,教授中的張彭春、楊振聲,學生中的李健吾、陳銓、萬家寶(曹禺)等振興了戲劇,清華戲劇又活躍起來。清華新、舊劇的演唱與研究、寬松的生存環(huán)境,推動了校內(nèi)戲劇的活躍,使戲劇成為洪深、曹禺等一生的選擇。
  
音 樂
建校初期,校園內(nèi)就成立了業(yè)余音樂社團———“唱歌團”,最初分為中等科和高等科兩部分,中等科有社員15人,高等科22人,均由美籍教師施麗小姐指導。唱歌團成立后,每年都定期在大禮堂舉行音樂會,有時還到校外去演唱。后來很多教職員及其夫人也參加演出。
  清華改辦大學后,學校設(shè)立音樂部,分為西樂和中樂兩部分,聘請俄籍教師托諾夫任提琴導師,德籍教師古普克任鋼琴指導,聘請中國古典戲曲和音樂大師溥侗擔任中樂的講授和指導。在新年、春節(jié)及校慶日,學校舉辦各種形式的音樂會或演唱會,有時是西式的,有時是中式的,有時則是“中西合璧”的,經(jīng)常演奏中外名曲。
  這樣的文化環(huán)境,影響了年幼的學生,學生們的音樂修養(yǎng)得以大大提升。他們之中的一些人,如建校之初的趙元任、湯藹林、王瑞嫻、周淑安,20世紀20年代的顧岱毓、應(yīng)尚能、黃自等,后來都成為很有成就的音樂理論家、表演家等。
  趙元任1910年考取清華留美生,入美國康奈爾大學主修數(shù)學,1914年獲理學學士學位,1918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0年回國任清華學校心理學及物理學教授。1921年再入哈佛大學研習語音學,1925年6月應(yīng)聘到清華國學院任導師,成為清華國學院著名的四大導師之一。趙元任學識淵博,藝術(shù)造詣很深。母親擅昆曲,父親擅奏笛,他從小受到民族音樂的薰陶,少年時學習鋼琴,在美國留學時曾選修作曲和聲樂,并廣泛涉獵西歐古典音樂和現(xiàn)代音樂。五四運動以后陸續(xù)譜寫了約100多首作品,他的很多作品具有鮮明的愛國思想與民主傾向,在藝術(shù)上勇于創(chuàng)新。如歌曲 《賣布謠》、《勞動歌》、《教我如何不想他》、《上山》、《聽雨》、《嗚呼三月一十八》、《也是微云》、《西洋鏡歌》、《老天爺》,以及合唱曲《海韻》等流傳至今。
  黃自1916年考入清華學校,是中國近現(xiàn)代作曲家、音樂理論家與教育家。在校讀書時,參加學校鼓笛隊演奏單簧管,在合唱隊中唱男高音聲部。1924年赴美國俄亥俄州歐柏林學院學習心理學、音樂理論和作曲,1926年獲心理學學士學位。后入耶魯大學音樂學院學習,1929年獲音樂學士學位,畢業(yè)作品為交響序曲《懷舊》。1929年6月黃自回到上海,先后在滬江大學、上海國立音樂??茖W校等任教,主編 《音樂雜志》等,抗戰(zhàn)時期創(chuàng)作的《抗敵歌》、《旗正飄飄》等流傳很廣,著有音樂理論著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