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感情要真實 語言要真誠


  學習寫作的過程其實就是對語言追求的過程。尤其對于專業(yè)的寫作者,這種理想和追求可能是一生的任務(wù)。語言之于這些寫作者,有時倒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神靈。
  寫作者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從外表看沒有任何區(qū)別,但對于寫作者,同樣的場景和人、事、物,在其精神和腦海里會產(chǎn)生豐富的感受和聯(lián)想,一旦有了感受和聯(lián)想,就把普通人與寫作者區(qū)別開來。對于寫作者,此時會有“不平則鳴”的沖動,有感而發(fā),以期尋找適當?shù)耐緩?,表達為快。這時候,語言出場。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只有通過語言,讀者才會知曉寫作者的思想、內(nèi)心情感,及對社會生活的理解。在此,語言既是表達的工具,也是使讀者了解作者及其思想和情感的媒介。所以,要想使思想和情感表達的充分準確,就要有不斷錘煉語言的功夫。文筆好的寫作者,不僅會運用豐富詞匯寫出熱情洋溢、文采飛揚的文章,更要使文章言之有物,情真理當,有見解有新意。初學寫作時,老師主要以講寫作技巧為主,怎么觀察事物,寫作時怎么開頭,怎么轉(zhuǎn)折,怎么結(jié)尾。在語文課堂上,以情趣欣賞為主的講解比較少,尤其是在中學。就我觀察,即使是在小學,到了四年級以后,老師都會在欣賞的基礎(chǔ)上,開始滲透文章作者的創(chuàng)作技巧。以教授寫作技巧為主的母語學習路子,雖然不討人喜歡,但對于初學寫作來講,仍是一個很關(guān)鍵的過程。
  表達離不開語言,反之,風格不同的語言又會呈現(xiàn)不同的表達效果。在我的讀書經(jīng)歷中,那些不怎么耍語言技巧的文章恰恰是最好看的文章。開始寫作要熟悉、訓練技巧,包括語言,但到一定階段后,語言就要藏巧,不能太花哨。花哨的語言和技巧多了,反而有輕浮之感。雖然能一時迷住讀者的眼,但不會引起讀者持久的興趣和情感共鳴。很多讀者都非常喜歡老舍,除了因為老舍多以刻畫普通人民大眾的形象和生活之外,還因為老舍的文學語言非常平實質(zhì)樸。胼文非常華美,雖然有它的表達優(yōu)勢,但它的浮華和虛夸也確是一種惡俗,所以在文學史上很快被批判、摒棄。
  我看書非常注重作者的語言,我發(fā)現(xiàn)感情真實的作者往往語言也真誠。讀這樣的書,你會有一種安全感,而且作者是不是和你說的心里話一辨即明,他沒有?;尯迥恪⑵垓_你。兩年前,我在利云書店看到《星云大師人生修煉》這套叢書,一下子就被大師的語言風格打動。實際上,語言背后還有更深的人生修為。
  質(zhì)樸的語言把握不好就會有“拙”和“陋”的感覺,但如果具備了一定的語言能力后,又追求樸實的風格,不以技炫人的話,質(zhì)樸就會生出恒久的美感。不耀眼,但是很有力量。去年看葉兆言的品書筆記《看書》就很好看,今年又在《南方周末》發(fā)現(xiàn)林青霞的散文專輯也非常喜歡,都是平淡中見深情,平靜中見胸襟的。與人相處,我不喜歡高談闊論之人,更不喜歡大噪門非常戲劇效果的人,就像讀文章,我比較厭煩弄語言技巧的人,“做”出來的文章雖然有時看起來很精致,但總像隔著一層脂粉讓你看不清粉后面的臉。所以,上面談的三位作家,如果讀者感興趣的話可以找來他們的文章一讀,以領(lǐng)略真正含蓄而有修養(yǎng),質(zhì)樸卻又極有寫作能力的真正作家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