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育人五十載 “真刀真槍”筑豐碑清華師生紀念密云水庫建成50周年
本報訊(記者呂露英 崔凱)9月8日下午,我校召開紀念密云水庫建成50周年座談會。水利部副部長劉寧、北京市水務局總工程師陳鐵,校黨委書記胡和平,老領導方惠堅、張思敬等出席座談會,20多位當年參加密云水庫設計和建設工作的老教師、百余名水利系師生參加了座談。副校長袁駟主持會議。
1958年,為了解決首都北京的用水問題,徹底根治潮白河水患,黨中央國務院決定修建密云水庫。周恩來總理將密云水庫的設計工作交給了我校,學校組成了以張光斗為總設計負責人的設計代表組,帶領水利系幾乎全系師生投入到密云水庫的設計建設工作中,并組織電機系、建筑系、土木系部分師生協(xié)助參與。在與北京水利規(guī)劃設計院的密切合作下,密云水庫于1958年9月1日動工,1959年9月1日順利攔洪,1960年9月1日建成并投入運營,在當年全靠肩挑手扛的條件下實現了“一年攔洪、兩年建成”的水利奇跡。
座談會上,水利部副部長劉寧向我校對中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事業(yè)作出的重大貢獻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清華人在艱苦的條件下克服了種種難題,圓滿完成了周總理交給的密云水庫設計任務。尤其是在壩型設計上,因地制宜、科學論證、勇于創(chuàng)新,開創(chuàng)了先河。新中國取得的水利成就中,不乏清華大學、清華人的奉獻和才智。尤其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清華大學一直積極參與其中,無論是在長江三峽工程、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黃河小浪底工程還是在南水北調工程的規(guī)劃設計、施工和科研攻關中,清華人都揮灑著汗水和智慧,澆灌出了豐碩的成果,作出了積極而突出的貢獻。
水利系張楚漢院士在發(fā)言中說,密云水庫是清華師生 “真刀真槍”進行實踐教學的結晶,是水利建設史上的奇跡,在教育史上也史無前例。原校黨委書記方惠堅、原副校長張思敬回憶了當年的情形,講述了“真刀真槍做畢業(yè)設計”的由來。北京市水務局總工程師陳鐵,水利系主任金峰,當年參與密云水庫設計工作的水利系教授施熙燦,學生代表劉燁等先后在會上發(fā)言。
胡和平作總結講話。他說,密云水庫是矗立在清華師生心中的一座豐碑,它創(chuàng)新了教育理念,對清華育人理念、學校文化的形成發(fā)揮了重要作用。50年來,密云水庫一直得到了各方的關心和支持。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胡錦濤等都先后親臨水庫視察,周恩來總理更是先后7次來到水庫。在這50年間,水利部、北京市、密云縣、北京市水利規(guī)劃設計院等單位的領導和同志們,20多萬民工和一萬多解放軍戰(zhàn)士都為密云水庫的建設作出了無私奉獻。
胡和平說,今天我們處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 和 發(fā) 展 規(guī) 劃 綱 要(2010-2020年)》頒布施行和清華即將迎來百年華誕的背景下,總結密云水庫建設過程中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更有特殊意義。他將這份精神財富總結為:第一,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服務國家、造福人民。辦大學,就是要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讓人民過上美好富裕的生活。清華大學對此負有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第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在世情、國情發(fā)生深刻變化的今天,必須結合實際不斷創(chuàng)新,在先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做好人才培養(yǎng)工作。第三,堅持教育和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清華師生參與密云水庫的建設開辟了在生產實際當中培養(yǎng)人才的道路和模式,在新時期要堅持并不斷發(fā)揚光大。第四,堅持在實踐中育人的理念,發(fā)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大學不僅要教學生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情操、高尚品格和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密云水庫位于密云縣境內,通過攔截潮白河而形成水庫,總庫容為43.75億立方米,為華北地區(qū)第一大水庫。建成后消除了下游水災,向京津冀地區(qū)累計供水350多億立方米,累計發(fā)電23億多度?,F在北京市居民的飲用水中,60%都來自密云水庫。密云水庫既是首都的生命之水,也是穩(wěn)定之水。水庫建成50年來,在各方面發(fā)揮了重大作用。(專題報道詳見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