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尋蹤遼西“金三角”———國家民委民族文化工作基地人員考察工程紀行之一















  對遼西義縣、北鎮(zhèn)、阜新這塊約2000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地帶的開發(fā),是遼寧省的重要發(fā)展戰(zhàn)略。此處不僅自然風光無限,山峻水美是著名的國家自然保護區(qū)和旅游風景區(qū),而且還是東北亞罕見的歷史宗教文化載體密集群,那些承載神秘而久遠的歷史的古寺、古塔、道觀及摩崖石刻極具研究價值。因此,我校曹萌教授稱之為 “東北亞文化旅游金三角”。為對“金三角”區(qū)域做更深刻翔實的了解,獲取研究第一手資料,今年二月,由曹萌教授帶領考察組,對“金三角”地區(qū)展開了一次深入考查。藍天在上午前的陽光漸漸溫暖起來,心情也被這份燦爛感染,隨著窗外風景的舒展開,路旁的白楊相對而出,刪繁就簡的樹木,任性地裸露著它們的枝枝干干,不斷地切割著我們的視線;遠山的輪廓依然清晰,疏落的墨色松林,巨大的褐色巖石,綿延的黃色泥土,在我們身后轉瞬即逝,又在我們前方撲面而來。
  考察組一行正月初六出發(fā),釋然中,已經劃過了葉茂臺遼國墓葬群遺址。遼國始建于公元907年,于公元1125年亡國,在大中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真的只是浪花一朵,但這個契丹游牧民族以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豪放,以及男人的驍勇善戰(zhàn)、女人服飾的嫵媚眩目,一直以來都深深蠱惑著我。葉茂臺地區(qū)當年是遼丞相蕭義及其家族的墓群,現(xiàn)在從車上望去,它們都被籠在隱隱的氣韻里,因為遙遠而顯得更加神秘。
  車繼續(xù)前行,我們從秀水河、繞陽河、柳河上擦身而過,隱約間看到城上有紫氣升騰。我校王雷教授解釋說,阜新是中國東藏佛教勝區(qū)之一,藏傳佛教的東方中心,又是大遼國主要活動區(qū)域,契丹民族對佛教道教并加信仰,所以我們可以見到“紫氣東來”。楊德龍經理又給出了理由:別忘了,阜新是中國主要的瑪瑙產區(qū)之一,這種礦石升到地表淺層或露出地面,甚至深埋地下,都會散發(fā)出獨特的光芒,匯聚在一起。國際教育學院的王蕊教授也點頭稱是。一邊談論著“紫氣”我們進入了阜新。進阿金、過新邱、大阪,一路行來都吹著蒙古風———路邊所有的名稱,從藍底白字的路牌,到莊嚴的政府機構,都采用蒙漢雙文進行書寫。我們就在這些美麗文字的指引下,來到的大阪村的西北部,這里是聞名的海棠山風景區(qū)。
  海棠山是東北三大名山之一的醫(yī)巫閭山后尾的主峰,海拔715米,是阜新地區(qū)較高的山峰之一。我們將車停在山腳下,下得車來,懶腰剛伸到一半就戛然而止,因為前方,在宏韻蕩世濁的梵音聲中,一座氣勢軒昂的廟宇依山而建,而山后,是一片碧藍如洗的天空,我們五個人,正和山一樣,沐在這藍天之下。
  進入山門,高高的普安寺正俯視著我們,那么安詳。《阜新縣志》有如下記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章嘉活佛率弟子云游到此,見這里環(huán)境清幽,便在山下建起一座喇嘛寺院。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御賜“普安寺”匾額一塊。我們拾一百八十個臺階而上,在一片寬闊的平臺上,左右兩排轉經輪赫然入目。黃銅的亮色歷盡風雨,已經布滿輕輕的塵埃,上面的藏經文卻依舊清晰,釋迦牟尼佛祖在經中說:“轉動唐多括羅功德不可思議??墒鞘谷赵律胶樱蟮睾恿鞯谋娚伎梢越饷?,可令所在的地方吉祥圓滿”。我們帶著這美好的愿望,再次拾階而上,暮鼓晨鐘安靜的矗立兩側。普安寺在民間節(jié)日、廟會和法會都會撞鐘。緊七慢八平二十,反復撞三遍,再慢撞三下,計為108記鐘聲。這宏亮的鐘聲能傳遍四方十余華里之外,帶著信徒民眾走向平安幸福之路。
  等過措欽大殿,在環(huán)繞著大殿的16華里的傳經道上還有著氣勢恢宏的摩崖造像群。摩崖,是在山崖石壁上鐫刻的文字,在普安寺寺區(qū)的五十余處摩崖中,有梵、藏、蒙、漢四種文字,記錄著鐫刻造像的記事、咒語、真言和贊頌語。造像,是山崖石壁上鐫刻的佛教人物和佛神像。14.4平方公里的海棠山至今尚存有260余尊造像?;◢弾r上,這些露天或位于淺佛龕里的造像引得我們聲聲驚嘆。他們有的雙手合十,兩耳垂肩,表情虔誠;有的頭梳高髻,微微俯身,衣帶飄逸;有的手擎生命樹,或者鈴、杵、鏡、瓶等法器。眉宇之間或安詳或自信、或肅穆或慈悲、或剛毅或溫和。既然眼睛和數碼都不夠用,我們索性就在這一派祥和之中靜下心來,站在各自心儀的造像前細細品味。也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造像最初應該是彩繪的,被200多年的時光之手輕輕的剝離,有些色彩在隱隱中依舊透著清晰。高高的仰頭,湛藍的天空為山峰勾勒著深深的邊線,慢慢的轉身,遠方的山谷中,睡著寧靜富庶的村莊,身邊佛像護佑,梵音繚繞。德龍大哥的一句話突然打破了沉默:我看這佛像,就像母親一樣慈祥。這句單純的話語說出了我此刻所有的復雜心情,是啊,儒、道、釋文化基因已經深深融進了我們的血脈,低下頭,熱淚濕了眼眶。
  一步三回望,我們下了石階,走出山門。上車前最后的一瞥,藍天之下,山峰廟宇雄偉安詳,藍天之上,千年世轉,年復一年的碎碎流光,輕輕的眨眼。辭別海棠山之后,我們又遠行二十多公里到了三塔溝原生態(tài)風景區(qū),尋跡到三塔。遠眺三塔車行在平坦的路上,兩側是等待播種的大地,和我們一起裸露在中午的陽光下。白樺樹伸直了枝干,也把身上的鳥窩舉給我們看。有一棵樹,自上而下鋪列著三個鳥窩,像冰糖葫蘆一樣連在一起,密不透風,引得我們陣陣驚奇,戲稱其為鳥窩里的“越層”,并且特意停車、倒車,再停車下來留影紀念。走了一段路才發(fā)覺,這種“越層”還有好多處,鳥們生活的真是舒適愜意。
  駛入風景區(qū),陽光突然暗淡下來,原來,像畫了一道清晰的線,纖細的白樺突然被高大挺拔的松樹取代,遮天蔽日,頭頂的綠色越來越濃重,路上的冰雪也出現(xiàn)并且多了起來。
  在一處簡介牌停下車,學識淵博的曹萌師和王雷教授立刻閱讀起來。我站在他們身后,閉上眼聽了會細微的松濤,睜開眼就看見了地上的松針,高高跳起,重重的落下,就為更好的感受厚厚松針的綿軟,又馬上被散落的松塔吸引,拾了兩顆,放在手心仔細端詳,黃褐色的松瓣層層綻放,像朵朵如花的笑靨。
  “快來啊,有發(fā)現(xiàn)。”我和王蕊教授被這聲音牽去,十幾步外,是一片灑滿陽光的小小山谷,他們正站在谷邊,手中還拿著一串什么。走進了,山谷里一片枯黃,半人高的野草在風中瑟縮著。好幾個聲音告訴我:這是野玫瑰果,可以吃。德龍大哥看出了我的質疑,解釋道:咱們小時候吃的青絲玫瑰,就是玫瑰的花瓣和這種果實在青色的時候切成的絲做成的,我有三十年沒吃這種果子了。我將信將疑,不過看他一臉的念舊和神往,也將果子用手指擦拭,滿心期待的塞進嘴里,沒有任何味道,倒是深入這干枯果實的皺褶里的,手指無法擦去的微塵在嘴里蔓延開來,別有一番味道。
  正議論著這果實,眼光敏銳的曹萌師大喊:“看,那不就是三塔嗎”。順著他的手指望去,群山掩映之中,三座寶塔在遠處錯落有致。被塔們深深地吸引,我們快步返回,坐上車,向前駛去。
  終是不甘心,在回程的時候,一邊小心的行車,一邊尋找一處好視野再望一望三塔。終于尋得一處,我們用望遠鏡將塔們拉近,留戀地望了又望。就在此時,我發(fā)誓,從迎面撲來的風中,我聞到了松脂的香,可就在我想好好回味的剎那,這香卻消失的無影無蹤,任我大聲的吸鼻,深深的呼吸,卻再不回來。按古印度的《僧只律》解釋:一剎那即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叟,一日一晝?yōu)槿氎?。照此計算,一剎那是0.018秒。直至此刻,這0.018秒依然讓我念念不已。
  我們站在路邊向遠處眺望,條條的山麓無比清晰,背陰的山坡上還有著皚皚積雪,像稻田般整齊的松林四處分布,三塔就矗立其間,無法走進,只好在風中對她遠遠的招搖。突然想起白香山的那句“香爐峰雪撥簾看”,那片空山寂寂,那份閑適慵懶,讓我多么的神往啊。
  早在進山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在北方,過了春節(jié)還有一段冬天,在這樣的氣候下,我們沿著這條冰雪之路,幾乎沒有到達三塔之下的可能。于是,我們一邊猶豫著,一邊奮勇直前。冰雪越來越多,車速越來越慢。終于,前方的山坡上,厚厚的冰雪完整的覆蓋了柏油路的黑,這陽光下的一片深深淺淺的白用沉默向我們叫囂著。德龍大哥跳下車來,小跑著向前方探路,爬上坡頂,扭轉身來,向我們擺手,一臉遺憾。我們誰也沒有說話,等他回來,握住方向盤,在狹窄的山路上艱難的倒車,返回。
  寂寞的三霄娘娘我們從阜新市驅車到錦州市,目的地北寧在41公里外的遠方。
  其實不用界碑,這兩個地方有著明顯的區(qū)別,身后是挺拔的白楊,眼前是排列整齊的垂柳,纖細的柳條在陽光下輕輕的招搖,讓我們有些疲憊的視線突然鮮活起來。如果楊樹的枝干是象形文字,那么柳樹的枝條就更像古老的結繩記事,我正為這比喻沾沾自喜時,身下的路突然顛簸起來,德龍大哥開玩笑:就當是按摩了。
  我們被按摩了一陣子后,平滑的路牽引著我們一路西行,來到北鎮(zhèn)市大市鎮(zhèn)的天仙觀。沒有看見工作人員,我們停好車,一路順暢進入大門,道觀不知在哪里,眼前是開闊的土地,被一排排的葡萄架占據著,再走幾十步,大片的梨樹又出現(xiàn)了,黑褐的虬枝張揚著伸向天空。突然想起北鎮(zhèn)是葡萄之鄉(xiāng)和每年舉辦的梨花節(jié),可惜是冬天,只好想象春天的梨花勝雪和秋天的串串紅瑪瑙。
  梨樹下,立著一張四四方方的圖片,應該是經歷了四季的風雨,我們站在不遠處仔細的辨認了半天,才從圖片上的文字得知,這是三霄娘娘的畫像,她們的真身塑像就在山腰上院的三霄娘娘殿。我們是知道云霄、碧霄、瓊霄這三位娘娘的,《封神榜》中說,這三位娘娘煉就了一身好武藝,還煉成了兩件寶貝,一件是金蛟剪,一件是混元金斗。這兩件寶貝十分厲害,甚至讓姜子牙都束手無策,不過最終,三位娘娘還是被降服,為百姓降福,民間有多處三霄娘娘殿,我們身處其中的就是之一。
  漸漸的,整齊的石階變成了林海山道,岔路多了起來,我們一陣茫然,濃重的林海遮擋著視線,站在大石頭的高處也望不出開闊的視野。好不容易見到兩個行人,向他們問路,他們一邊回答著“也是第一次來,不識路”,一邊與我們擦肩而過,選了一條路堅定不移的向前走。我們沒有這份堅信,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只好原路返回,值得慶幸的是王磊教授在這條少為人知的山道上發(fā)現(xiàn)了一處教育遺產。
  著急向北鎮(zhèn)趕去,因為北鎮(zhèn)旅游局的董明局長聽說我們來,熱情的打來邀請電話。
  城墻盡頭的不遠處,董局長就在車下等著我們。董局長雖面貌普通,一談話就讓我們刮目相看。
  董局長談到北鎮(zhèn),談到醫(yī)巫閭山,他神采飛揚,滔滔不絕。也就是在這談話中,醫(yī)巫閭山遼遠的歷史清晰的呈現(xiàn)在眼前,北鎮(zhèn)147座有名稱的廟宇這一準確的數字深深的進入我們的腦海,大大小小的名人掌故不斷的吸引著我們,讓我們頻頻驚詫點頭,而他自己幾十年來的考古、發(fā)現(xiàn)、研究的獨特體會和推斷更是讓我們張大了嘴巴,只顧驚嘆而忘記了吃相。更重要的是,他對北鎮(zhèn)以及周邊地區(qū)文化旅游發(fā)展的殷切熱望和打造大醫(yī)巫閭的美好構想,讓我們倍覺任重道遠,唯有一起努力,再努力。
  晚飯后,推卻董局長誠摯的挽留,我們執(zhí)意前行。圣地萬佛堂窗外,幾縷炊煙正從村莊的上空裊裊升起,也引得我們生出許多關于童年家鄉(xiāng)的遙想。西邊的遠山,陪伴我們一天的太陽已經沉了下去,最后一抹余暉還不放心似的執(zhí)拗著,柔柔的涂抹著山的輪廓。我們借著它的善意,飛快的向義縣駛去。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出發(fā)去了萬佛堂。萬佛堂在萬佛堂村的福山懸崖上,位于大凌河北岸,現(xiàn)存有16窟430余尊造像。據碑刻記載,最早是北魏大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由平東將軍營州(朝陽)刺史元景為皇室祈福而開鑿的。
  我們踏上石階,走上福道,人隨路轉,我們就是在轉過之后,突然發(fā)現(xiàn)萬佛堂石窟的獨特韻味———我們的左手邊,是鑿于懸崖峭壁之上的形態(tài)各異的佛像,順著面南背北的佛像的視線轉頭,右手邊,俯身下看,是寬闊的大凌河,隔河望去是一片廣漠的田野,遠處有輕煙曼籠,還有覓食的羊群點綴其間。
  西區(qū)的第6窟最大,內有萬佛堂的主佛———一尊大彌勒佛,好高,是典型的北魏造佛。波形的發(fā)髻,細眉長眼,鼻梁高高嘴唇薄薄,佛叉腳倚坐,在蓮花寶蓋下,即慈悲威嚴又坦然出世,這尊彌勒佛是萬佛,又叫叉腳彌勒,萬佛堂也因此得名。
  因為年代的久遠和嚴重的風化,東區(qū)七窟的石刻造像更少,最為顯眼的是一尊“千手千眼觀音佛像”,泥塑金身,端坐于寶座之上。據說觀音菩薩為體憫生苦,大發(fā)慈悲,誓要度盡眾生,于是將身軀化四十二段,每化為一尊觀音。此時阿彌陀佛前來告誡,說觀音不應殘害身體,應以擴大法力實現(xiàn)宏愿,并施法將觀音的四十二段合為一體,除原有的兩臂,留下四十手臂,每臂手掌現(xiàn)一眼,表示一個身及二十五代表因果的“有”,二十五乘四十即一千,千手千眼觀音由此得名。
  壯觀寶林樓寶林樓———行文至此,我在《藥師咒》空靈的樂聲中冥想很久,終是想不出合適的詞匯配的上她的壯觀和震撼———索性就叫“寶林樓”吧。就像小說中武功絕頂的俠士,白衣勝雪,仙袂飄飄,輕輕拱手,緩緩道出簡潔的姓甚名誰。的確,到了極致,就無須其它軟弱無力的詮釋。
  出義縣,南行過七里河,進入305國道,前往張家堡鄉(xiāng)上寶林村寶林溝。晉朝無味空道人遺著《古風辭》43篇《炎漢古剎說》寫道:“炎帝榆網施暴政于民,黃帝起兵與之戰(zhàn)於阪泉之野,炎帝敗北,逃往云夢,選居石屋(晉時稱閭山為石屋山)休養(yǎng)生息?!睋f炎帝死后,后人修建了廟宇,這就是“炎漢古剎”。漢時,劉邦親自來到寶林溝,欽定重修古剎作為家廟。唐太宗貞觀19年即公元645年10月,李世民率軍東征到此,為紀念東征烈士,李世民將炎漢古剎改為寶林樓,并下旨讓徐茂公設計,尉遲恭監(jiān)修,改漢樓的二層為四層,又修了東西配樓,并請智愷弟子心源任住持,從此佛教天臺宗便傳入了遼寧。以后在宋、元、明、清,對寶林樓都有重修或擴建,在明朝永樂年間更是達到了鼎盛。
  我們對寶林樓的歷史有太多好奇,迫不及待一睹其真容。車輪飛快,駛過一個村莊,一片大地,又一個村莊,又一片大地,將疑惑變成熱望,又將熱望化成久尋不至的落寞。終于就在我們心平氣和之后,平坦的大地上,兩面刀劈斧剁的石壁迎面而來,石壁身后,群山綿延。進入寶林溝,也就進入大山的懷抱,四周是仰之彌高的山峰和古樹,人處其中,卑微渺小如一粒塵芥。路突然陡峭起來,我們小心的盤山問道,拾階向緣。漸漸的,倒“V”字形的狹窄山路將我們引到山腰處斷壁崖前的一面平臺,窗外,雄偉壯觀的古剎禪院從天而降。
  建在懸崖斷壁上的寶林樓,玉闕仙宮般浮懸在云端。她上下三層,匠心獨運,巧奪天工,險中有絕、絕中透險,實為壯觀。單說她掛在懸崖上五千年歷經風雨不動搖,就足以讓我們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聰睿智慧和高超的建筑藝術瞠目驚嘆!
  進入院門,一棵粗壯健碩的老樹頂天立地,四面八方的綿延著嶙峋的枝干,護佑著身旁的大雄寶殿。我們迫不及待的拾階而上,工作人員聽說我們是從沈陽來的,非常熱情,他說2004年重修寶林樓時,一位沈陽的善人出了好大一筆資財,下面的千年古樹也因為這些善人善舉在干枯多年后恢復生機活力,重新發(fā)葉生花。
  走到狹小的緩步臺,工作人員讓我們止步望向對面的山峰,然后十分驕傲的向我們指點天機:這是沈陽棋盤山的延伸,看,看那塊大石頭,是偷下凡間的玉兔,它正騎在龍背上,順著我的手看龍,龍嘴還張著呢,再向前看,這片山是孤佛打坐。我肉眼凡胎,勉強看得玉兔石龍,卻不知孤佛在哪里,索性直面山峰,細細端詳。因為近切,似乎可以看清巖層的粗糙紋路,放開視線,粗獷的線條勾勒綿延,山勢遒勁,頑崖陡峭突起,群山也越發(fā)顯得崢嶸磅礴,風雨中度過千年的悠悠歲月,每一粒沙礫都可以蘊藏著萬語千言。
  我們繼續(xù)上行,漆紅的木梯幾乎呈九十度角直上直下,突然升高的海拔讓大家心跳加快、動作笨拙,我更是屏住呼吸,脫下手套,按住上一人的腳印,手腳并用的爬起來。爬上一層,大口喘氣,向下望著直立的木梯,一層微汗不禁泛了上來。大叔詳細的講解———四大天王、韋馱護法、顯靈的大唐圣母、騎六牙白象的普賢菩薩、手持凈瓶的觀音菩薩。大叔也熱心的勸導———千年古剎,上一炷香,點一盞燈,祈一道福,很靈驗的。我耐不住他的熱心,虔誠地在佛母孔雀明王菩薩前點燈祈福,小心忐忑的將屬于我的兩盞燈點燃,看著小小明亮的燭光在蓮花座上輕輕搖曳,頓覺心滿意足。
  下樓時,工作人員說:在一層等我啊,我?guī)銈內|邊的觀音閣。曹萌師他們已經在平臺古樹下觀賞,我和德龍大哥又彎腰在一大塊巨石下爬過,登上狹窄的石梯,觀音閣就在這里。門落了鎖,我們透過玻璃向里探望,好大一會不見人影,正想作罷,大叔已閃身而來。一邊抖著鑰匙開鎖,一邊說“進來,讓你們看看”。臉上里滿是自豪和神氣,換作我,五千年的悠悠歲月守在一人手里,怕會更加張揚呢。出了寶林樓,旁邊是五觀堂,是僧尼們修行的地方。我們輕輕的推門而入,因為之前約好了,可以讓我們在這里吃一頓齋飯。還是午飯后的休息時間,飯?zhí)美锇舶察o靜,對著門是一條長長寬寬的過道,兩側分別有三排長長的、整整齊齊的深紅色桌椅。我們凈過手,在一側中間的一排椅子上坐下,大碗和碟子早已攤開,義工托著好大的盤子耐心的向我們詢問,我選了饅頭,放在碟里又拿在手上,饅頭圓鼓鼓且厚厚實實的,有我的拳頭般大小??磯蛄耍_一塊放在嘴里,輕輕咀嚼,像含著珍寶一樣。義工又將菜盛進碗里,是酸菜燉凍豆腐,還飄著香油的香。吃到一半,安靜得飯?zhí)猛蝗挥辛诵⌒〉穆曧?,僧尼居士們整理著僧袍,三三兩兩的穿過飯?zhí)?,原來是快到誦經的時間了。女居士居多,大多頭發(fā)花白,有幾位步履已是緩慢。我停了筷子,看著他們走過,片刻,正準備埋頭吃飯,一個女孩踏門而來,真是女孩,漂亮,高個子,干干凈凈的面龐比我還要年輕,盤在腦后的發(fā)髻掩飾不住微微燙過的發(fā)卷,寬大的僧袍自肩頭向腳下罩下來,依然可見包裹在里面的窈窕身材。她沒有看我們,一臉莊嚴的在我們面前輕盈而過。我的視線直到這身影的消逝才收回來,吃飯,同時在心里發(fā)了一會呆。吃好飯菜,按照囑咐在水龍頭前將碗筷洗干凈,還禮道別。
  推開門,僧尼居士們誦佛的聲音隨風而來,肚子得了齋飯,心田又在此刻領受寧靜,我們佇立片刻,感受佛菩薩的大威力、大光明。然后在如蓮的梵音中,下山。最后回望寶林樓,沒有虛張聲勢的蒼涼,沒有故弄玄虛的神秘,沒有花枝招展的俗艷,閱盡世事滄桑的寶林樓不言不語,這份恬淡安然讓我自省于以后的每一個日子。后 記天邊落日映紅晚霞,樹叢掩映中的鳥鳴催促著我們該啟程返回了,我忍不住回望這暮色籠罩下的山川,忍不住回想這兩日沿途的風景,更忍不住心中騰起比來時更加濃烈的對那久遠歷史的追思……此時此刻已是凌晨,寫下上文,起身,拉開窗簾。悄然的夜雪已布蓋了窗外一切,天地之間,安安靜靜。(作者:張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