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名師寄語學子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我送給同學們四句話:第一,要刻苦學習、自主學習、善于學習;第二,要勤于思考,學習了別人和歷史的經驗后,還要善于思考,發(fā)現問題;第三,勇于實踐,通過不斷摸索,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第四,大膽創(chuàng)新,不要低水平地重復別人已做過的東西,要敢于懷疑老師、懷疑公式、懷疑書本,用自己深厚的學術根基做出有價值的創(chuàng)新。

   中國科學院院士、藥學院院長鄧子新:
    學校為你們成長成才搭建了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寬廣舞臺。希望你們珍惜光陰,懂得修身養(yǎng)性,學會做人處事,充分展現當代青年的精神風貌;希望你們博學執(zhí)著,懂得自立自強,學會順中拼逆,努力培育當代學人堅韌不拔的“寒梅”精神;希望你們立志成才,奮力收獲知識、探索真理,精心描繪出屬于你們自己的那一道亮麗風景!

   人文社科資深教授馮天瑜:
    天將降大任于治學者,必先精思義理,苦心考據,擅長詞章,并致力于三者間的“相濟”,于弘大處著眼,從精微處著力,方有可能造就“表征盛衰,殷鑒興廢”的學術成果。也就是說,一個以學問為事業(yè)的人,應該具備較高的理論修養(yǎng),對錯綜復雜、隱而未彰的研究對象獲得理性真解和創(chuàng)造性詮釋;應當有廣博的知識積累,占有豐富的材料,并具備辨析材料的能力;應當錘煉語言,長于詞章,有一種“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追求。

   國家教學名師郭齊勇:
    作為一個國家的國民,有接觸本國經典的義務。年輕一代的學子在學好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一定要有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自覺性,將國學這一民族精髓與現代社會融合,將我國的傳統(tǒng)精華發(fā)揚光大。哲學是希望之學,是人類精神的反思。同學們要珍惜機會,充分展示自我才能,學會學習、學會讀書、學會分析、學會思考,在閱讀經典著作中學會做人,學會超越。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珞珈特聘教授、法學院院長肖永平:
    希望你們在大學里能“成人”“成長”“成才”。關于“成人”,你們要樹立經濟上的自立意識、學習上的自主意識和行為上的獨立意識。關于“成長”,你們要做到兩個轉變,一是從一般人到專業(yè)人的轉變,二是從專業(yè)人到法律人的轉變。關于“成才”,你們要在不斷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下,通過師生互動的學習方法,成為一個不僅掌握基本知識,還具備自身特點和優(yōu)勢的人才。

   教育部優(yōu)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入選者、珞珈特聘教授、信息管理學院院長陳傳夫:
    希望新生能夠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完成從高中到大學的一個轉變。大學將是你們全新的起點。我們會安排老師對你們進行幫助,但不論他們安排得有多好,你們的人生還是要由自己計劃,要學會自己動手,自己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你們要學會運用武漢大學的各種資源,成為珞珈山上的優(yōu)秀人才。

   杰出教學貢獻校長獎得主江柏安:
    珍惜在武大的寶貴時光吧,親愛的同學!這里聚集了一大批優(yōu)秀教師。只要愿意,你們這些做好準備了的“高智商的人”就可以隨著他們的引領,從亙古既有的傳統(tǒng)價值到面向未來的時代精神,去精心繪染自己的成長狀態(tài),塑就自己成熟的心靈,此即為福。也請允許我充滿善意地要求你們,請熱愛我們的校園。因為,唯有熱愛,才能令我們活得真實,而且充盈;唯有熱愛,才能使我們有所期盼,而且堅持。要敬愛我們的校長,這是大學精神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因為一校之長是大學精神的象征。

  (記者陳麗霞 學生記者曾玲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