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草 原 行





□ 保衛(wèi)處 張文獻(xiàn)
  大草原,對我這個曾在大戈壁灘工作和生活過的人來說是極具誘惑力的。單是“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這傳唱千古的詩句,其意境就令人神往。
  暑假與同事結(jié)伴,隨團(tuán)向東北呼倫貝爾大草原進(jìn)發(fā)。清晨,天剛蒙蒙亮的時候,我們來到了呼倫貝爾市。駛出市區(qū),車就進(jìn)入了呼倫貝爾草原。
  放眼望去,綠波千里,一望無垠,呼倫貝爾草原猶如一塊兒巨大的綠色地毯,又仿佛是一幅無邊無際、美輪美奐的圖畫。遠(yuǎn)處的天空湛藍(lán)清澈,輕輕飄著的白云,在草原上留下了朵朵可愛的影子。汽車就像爬行在碧綠地毯上的甲殼蟲,忽兒在云影里,忽兒在陽光下,車隨云走,云伴車行。一連幾天的陰雨,草原一派新綠,陣陣涼風(fēng)吹過,令人神清氣爽。草原的風(fēng)柔情似水,微微地吹拂著你的臉龐,輕輕撩起少女的長發(fā),讓人一下子就沉浸在幸福的懷抱。忽兒進(jìn)入眼簾的牛羊群,如飛絮般點綴在圖畫之間,悠閑自在地圍著湖邊,盡情地享用著野草的美味;忽然奔馳過來的成群駿馬,如疾風(fēng)般從眼前一閃而過,在草原上狂奔不息。來到專設(shè)的游人騎馬場,我們也登上駿馬,體驗了一次“駿馬奔馳在遼闊的草原”的豪邁。
  車行近200公里,來到了呼倫湖和貝爾湖,兩湖相連,相映成輝,坦蕩無垠的草原環(huán)抱著波光瀲艷的呼倫貝爾湖,湖水清澈透涼,湖面刺眼的光環(huán)熠熠閃光。呼倫的蒙語大意為“水獺”,貝爾的蒙語大意為“雄水獺”。當(dāng)?shù)孛耖g流傳著關(guān)于“呼倫貝爾”名稱來歷的優(yōu)美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呼倫貝爾東部草原上一個勇敢的蒙古族部落里有一對情侶,女的能歌善舞,才貌雙全,叫呼倫;男的力大無比,能騎善射,叫貝爾。然而,呼倫的美貌被草原上的一個惡魔看中,用魔法抓走了她,呼倫堅決不從。惡魔為了逼迫呼倫屈從,不但殺死了貝爾,還施展魔法,使草原干旱無雨,寸草不生,牧民生存艱難。呼倫為了拯救草原、追求愛情,面對生與死的選擇,決然地把淚水滴在了貝爾身上,救活了貝爾,自己卻化作了一泓湖水。復(fù)活了的貝爾與草原上的妖魔奮勇搏殺,最終將妖魔降伏,拯救了草原。貝爾為尋找呼倫毅然投向湖中,激起的沖天波浪落下后,在呼倫湖的一旁形成了另一個湖。此事感動了天神,便將兩個湖連在了一起,圓了呼倫與貝爾的夙愿,使他倆雙雙化作了世世代代滋潤草原和牧民們的呼倫、貝爾二湖。從造福民眾的角度講,我認(rèn)為呼倫貝爾的傳說比梁祝傳說更壯美、更有意義。
  大草原的黑夜來得較晚,天黑下來的時候,我們來到了邊塞小城滿洲里市。夜晚的滿洲里,到處燈火通明、熙熙攘攘,如果說白天的滿洲里顯得有些喧囂,那么夜晚的滿洲里就是不夜城了。晚餐是在一家有俄羅斯風(fēng)情表演的酒店進(jìn)行的,我們一邊品味著俄羅斯風(fēng)味套餐,一邊欣賞著俄羅斯風(fēng)情表演;一邊品味著俄羅斯少女斟上的濃烈美酒,一邊聆聽著俄羅斯小伙演奏的美妙樂曲;一會兒又和著演員的音調(diào)唱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晚會既歡樂熱鬧,又讓人回味無窮。
  走出酒店已是深夜,草原之夜的邊城滿洲里,燈光闌珊,行人稀少,尖頂?shù)幕驁A頂?shù)慕ㄖL(fēng)格,在夜里別具異國情調(diào)。一個人站在大街上,看著眼前這“異域”風(fēng)光,想起一日的所見所聞,遂填詞《秋波媚·邊城滿洲里》一首:初到邊塞步聲急,風(fēng)情滿洲里。俄羅少女,踏歌酹酒,載舞別離。 絕戀草原傳說美,梁祝難比。呼倫之情,貝爾之意,感天動地。
  返程途中,導(dǎo)游把我們帶到了巴爾虎蒙古部落,體驗了喝“下馬酒”、游“敖包”等民俗活動,領(lǐng)略了蒙古民族風(fēng)情,品味了這些與成吉思汗有關(guān)的蒙古文化。
  巴爾虎蒙古部落分布在一個緩坡的腰部,坡的底部是個不大的湖泊,遠(yuǎn)遠(yuǎn)看去蒙古包點點,猶如綠海中的白帆,來到近處周邊綠茵如毯,鮮花爛漫。走到大門前,迎接我們的是一群身著蒙古服裝的少女,有的端著斟滿美酒的銀碗;有的托著長長的潔白哈達(dá);有的唱著動人的敬酒歌。身旁的蒙古小伙懷里抱著馬頭琴,為姑娘們伴奏著,顯得熱情而友好。我低頭讓姑娘戴上哈達(dá),雙手接過酒碗,用無名指蘸酒向天、地、側(cè)各點一下,以示敬天敬地,然后為了表示誠意,一飲而盡地喝下了香醇的馬奶酒。
  傳說當(dāng)年成吉思汗在征服草原時,接到了因受奸臣挑唆而謀害鐵木真的可列部落首領(lǐng)的邀請,去赴“鴻門宴”,下馬后主人就端上來了鴆酒。當(dāng)成吉思汗端起第一碗酒時,他想起了自己的父親也速該,因在給自己定親返回的途中,被塔塔爾人下酒中毒身亡的情景,聰明的成吉思汗端起敬來的第一碗酒說:“感謝長生天保佑草原人民!”說完將酒灑向天空;接過敬來的第二碗酒,成吉思汗說:“感謝大草原養(yǎng)育了草原子民!”,舉起酒杯將酒倒在地上;“草原人民應(yīng)遠(yuǎn)離戰(zhàn)亂,世代友好,愿與諸位共飲此酒!”說完端起敬來的第三碗酒,向敬酒者的碗里每人加了一些酒。敬酒者面面相覷,尷尬之極,一起跪倒在成吉思汗面前俯首稱臣,化解了一場戰(zhàn)爭,使草原牧民避免了一次浩劫。從此,成吉思汗的智慧和氣度在大草原廣為流傳,喝 “下馬酒”也就成了好客的草原牧民迎接客人的禮儀風(fēng)俗。
  最后是游敖包?!鞍桨痹诿晒耪Z里的意思是“堆子”,是用石塊壘起的多筑于山頂丘陵之上的石堆,一般呈圓形,頂端插著蘇魯錠和柳條,較大的敖包還向周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拉有掛滿哈達(dá)的線繩。蒙古民族祭敖包的習(xí)俗淵源已久,敖包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是蒙古草原的廣闊無垠,方向不好辨認(rèn),界限不好劃分,牧民便在高處壘石成堆,形成敖包,敖包就成了路標(biāo)和境界的標(biāo)志。另一說是蒙古民族祭山神、路神和祈禱牛羊旺盛、家人幸福平安的習(xí)俗,后來就演變成了草原人民不忘成吉思汗統(tǒng)一大草原歷史功績和造福草原人民福祉的恩情,供奉和祭祀成吉思汗的“敖包”。在敖包上插著的蘇魯錠,據(jù)說是成吉思汗用過的刀槍,鐫刻著開疆拓土的輝煌,把哈達(dá)系在蘇魯錠上,以表達(dá)子孫的敬仰。
  草原與戈壁相比,同樣的廣袤無邊、一望無垠,然而給人的感覺卻是完全的不同。戈壁灘的山色恢宏絢麗、浩渺如煙,大草原的風(fēng)光卻俊秀綺麗、碧綠如海;戈壁灘的風(fēng)狂暴肆虐、飛沙走石,讓人招架不住,大草原的風(fēng)卻拂面撩發(fā)、依依可偎,令人欣喜入懷;戈壁灘的夜空曠寂寥、靜謐如月,讓人思緒萬千,大草原的夜卻長風(fēng)如歌、風(fēng)情萬種,使人流連忘返。
  我贊美大草原的俊秀,也喜愛大戈壁的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