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大經(jīng)常可以看到一種特別的風景,那就是拍電影。幾天前,范冰冰、馮紹峰的到來又給平靜的校園帶來了一陣波動,建筑館門前的長廊里,得到消息的同學們蜂擁而至,爭相一睹影星大腕兒的風采。
一些得到偶像簽名的粉絲們,更是激動的原地蹦高,不能自已。
早已過了追星年齡的我,對導演、劇務、攝像以及攝影機更感興趣。看著劇組工作人員那一張張風吹日曬的臉,看著范冰冰在這個穿棉衣的月份穿著裙子在走廊里來回騎車,看著導演、攝像們在大風地里啃著煎餅果子、吃著盒飯,心中暗自嘆息,呈現(xiàn)在影院銀屏上的美麗背后,有著這么多不為人知的辛苦付出。
算來燕大與影視劇結緣由來已久。網(wǎng)上有帖子稱80年代拍《西游記》時,劇組就曾選中了燕大的桃林作為花果山的取景,但后來因為嫌桃樹不夠茂盛轉而選擇了貴州黃果樹瀑布。這個傳聞雖然沒什么確鑿的證據(jù),但還是讓人不忍無視。
秦皇島的海吸引了很多影視劇導演的目光,而燕大則因為坐擁渤海灣且擁有美麗的校園和古樸的建筑而成為許多影視劇攝制組的取景地。
粗略算來,在燕大拍攝過的影視劇不下十幾部。
1987年曾引起萬人空巷的電視劇 《便衣警察》在機械館取景拍攝;再往后數(shù),近幾年到過燕大拍攝的電影有《不敢說愛你》、《天降橫財》、《琴麻島的海》、《青春的綻放》、《賽車手的故事》、《晚情》、《青春期》、《二次曝光》等;在燕大取過景的電視劇有 《三連襟》、網(wǎng)絡季播劇 《星座方程式》、《505特勤組》等。
校園中頻現(xiàn)影視劇攝制組,不少明星大腕現(xiàn)身燕園,很多同學在圍觀明星的同時,還意外獲得了當群眾演員、出演“路人甲”的機會。也許大多數(shù)人只是因為好玩、湊熱鬧才站在了攝像機鏡頭前,但也許有人就此走上了演藝道路也未可知。如此頻繁“觸電”,極大地激發(fā)了同學們對電影的興趣,同時也催生了一批校園電影的誕生。一批胸懷電影夢的 “文藝青年”們,也扛起了租來或借來的攝像機、反光板等設備,開始了自己的電影實驗。他們沒有藝術指導,沒有專業(yè)的編劇、導演和演員,甚至沒有經(jīng)費支持,只是憑借著一種熱愛和熱情,創(chuàng)造著夢想變成現(xiàn)實的奇跡。
2004年 ,燕山大學首部學生電影《花開花落》問世。電影講述了男女主人公之間一段婉約、幽怨的校園愛情故事。2005年,《花開花落》的續(xù)作《下一個春天》攝制完成,繼續(xù)講述校園戀情中的快樂、悲傷、感悟、成長。緊接著,《黑蝴蝶》、《夏之殤》、《追》等純校園電影輪番上映,在題材、敘事風格和表現(xiàn)手法上進行了更廣泛的嘗試,在校園中刮起了一股強勁的電影風,并且開始引起社會媒體的關注。
拍一部校園DV,也許只是大學生活中一件值得回憶或者驕傲的往事。但是,作為電影,它是一種青春的唯美表達,是一種情感的勇敢揭示,是二十郎當歲上的獨立思考。也許有些幼稚、也許有些拖沓、也許并不會引起多少反響和共鳴,可那又有什么關系呢?畢竟,那就是我們的青春記錄,那就是我們眼中世界的夢幻倒影。
電影這種藝術形式對愛思考、愛幻想、愛新鮮的大學生們具有天然的親和力,大學生們也是觀影和評影的主力人群。大學生電影節(jié)的舉辦使得大學生成為了看電影、評電影的主角,并且在教育、文化、影視界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國內(nèi)辦的比較好的是北京大學生電影節(jié),它創(chuàng)建于1993年,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贏得了電影創(chuàng)作者和大學生觀眾的青睞。電影節(jié)各大獎項是在大學生投票推選的基礎上,由大學生和青年評論家組成的評委會評定。此外還有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和專題講座等眾多學術活動,老中青年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
我期待著燕大也能有自己的電影節(jié),能夠有自己一年一度的校園文化盛會。愛電影、愛燕大的同仁們,我們來一起為之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