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與交通大學(二)——校園內外生活
">
電子報
電子報

紀念錢學森誕辰100周年專欄
錢學森與交通大學(二)——校園內外生活



交通大學上院,錢學森曾在此上課。


  錢學森(后排左一)與北師大附中考入交大的學子合影


  1929年9月9日,錢學森報到入學那天,由父親錢均夫陪同來到位于上海徐家匯的交通大學校園。當年的交大校園不像今天矗立于商業(yè)中心地帶,高樓周匝,人流不息。那時交大四周農田環(huán)繞,綠樹叢生,開闊幽靜,一派鄉(xiāng)村田園風光。學校占地近四百畝,建筑宏闊,設施良善,成為當時不足千名的師生教讀生活最為相宜的處所。
  與滬上其他大學一樣,交通大學也實行學生寄宿制,學習與吃住都在學校里面,家在上海的學生可以在周日回家。當時交大供給學子住宿的地方有新中院、中院、西宿舍、執(zhí)信西齋、女宿舍等5處,除女宿舍外,從后往前一處比一處好。錢家父子倆先到注冊處辦理入學登記手續(xù),填寫了一份入學登記表。這份登記表仍然珍藏于交大檔案館,據(jù)表可知,錢學森注冊號為469,英文名字Tsien Hsu Sen,入學年齡19歲,籍貫浙江杭縣,通訊處是上海麥特赫斯脫路(今泰興路)張園1187號,入學前高中是“北平大學附屬中學”,入學保證人是同鄉(xiāng)湯書年。湯是交大校醫(yī)兼衛(wèi)生講師,美國密歇根大學醫(yī)學博士,浙江省立醫(yī)學專門學校教授,是江浙一帶的名醫(yī)。另外,根據(jù)入學當年學校所編同學錄中“錢學森”信息,還可知錢學森別號“栢青”,通訊處為“杭縣三元路五十九號”。
  錢家父子辦好入學手續(xù),交了10元的住宿費,就提著被褥和生活日用品到中院三樓,挑選了一間5人合住的房間。中院建成于1899年,典型的西方建筑風格,是交大最早建成的一幢校舍,被師生譽為“古堡式老屋”。中院頂層三樓用作學生住宿,每個房間里裝有三盞電燈,也算光亮得很。后來注冊的新生只能住到新中院,名為新中院實際上還不如中院的好,白天房間光線不足,晚上電燈也暗弱不堪,到了夏天還要忍受蚊蟲的叮咬,因此被稱為“黑洞式”宿舍。在中院住了一年后,大二時錢學森搬到靠近上院西邊的西宿舍,西宿舍條件比中院要好些,并且是3人一間。大三時,錢學森搬到了心儀已久的交大最新最好的宿舍——執(zhí)信西齋,住在163號房間。
  執(zhí)信西齋落成于錢學森進校的第二年,也就是1930年,是當年滬上最好的學生宿舍,以今天的水準來看,條件也是不錯,至今仍作為交通大學研究生宿舍。這座建筑面積達4300平方米的宿舍樓呈馬蹄形,中間為三層,兩翼為二層,有152間寢室,另有交誼室、閱報室、理發(fā)室、衛(wèi)生間、貯藏室等22間。內部設施完備精致,有舒服的鐵床,嵌著鏡子的衣柜,還配置了書架、桌椅、茶幾等;盥洗間有冷熱水供應,廁所內有西式馬桶,并備有手紙;后來樓里還裝上了電話。宿舍前的空地鋪設草坪,種載花木,環(huán)境優(yōu)雅,堪與賓館媲美。入住執(zhí)信西齋的學生,常以“生活快樂無窮,讀書效率千丈”自況,被視為“樂巢”。
  上海是一個五洋雜處的大都會,生活豪奢,著裝考究。但是,交大學生多來自社會中層人士家庭,學習刻苦用功,加上學校遠離市區(qū),課程重,管理嚴,要求學生著裝樸素大方,不得沾染社會習氣,形成了勤奮儉樸的風氣。樸質的制服,粗布的長衫,是交大學生最普通的服飾,與滬上其他學校相比,稱得上樸素節(jié)儉。從在校期間的照片來看,錢學森在大學時多穿著長衫大褂,在重要活動時也會穿學校發(fā)下來的制服。平時吃飯一日三餐,定點定時,都在學校食堂。
  交通大學地處上海西南郊,離上海市區(qū)還有102數(shù)里之遙。雖有電車通行,但學生只可在休息日時出門,逛一逛繁華的上海灘。當時,錢學森舅舅章樂山家住在上海愚園路的一棟二層樓房里,他們一家住二樓,一樓讓給錢學森家當臨時住房。這棟樓離交通大學不是太遠,步行30分鐘就可以到達。
  錢學森休息日回到家中,不僅可以改善伙食,還可以和表哥章鏡秋一起攝影。章鏡秋略長錢學森幾歲,自幼愛好攝影、繪畫,并且很有天賦。二三十年代上?!都t玫瑰》、《游戲世界》等雜志發(fā)表過不少他的攝影作品,《藝友》雜志還刊登過章鏡秋的一幅畫,名叫《璧半森影松》,雖顯得稚嫩,卻也頗富神采。受章鏡秋影響,錢學森對攝影也產生了濃厚興趣,兩人經(jīng)常一起去郊外拍攝照片。后來,攝影也成為錢學森眾多愛好之一,在美國留學期間他拍攝過不少自拍照,頗有抽象派特征。
(歐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