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三說復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北洋復員便開始進行。復員是從要求恢復 “北洋大學”校名入手的。北洋大學籌備委員會提出: “現(xiàn)在天津業(yè)已收復,恢復北洋大學為時已近,擬乞準予早日恢復北洋大學?!苯逃块L朱家驊回電稱“惟北洋大學歷史悠久,素負盛名,戰(zhàn)后仍獨立設置,使其發(fā)揚光大?!保ㄒ?《北洋大學—天津大學校史》332頁)1946年1月,教育部正式下達恢復北洋大學的函令,于是開始在津收回校址,自西北復遷回津。到1946年8月,西北工學院中北洋師生,以及泰順北洋工學院、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師生紛紛遷回。復員后的1946學年第一學期,全校教職工409人,其中 “津部”207人,“平部”202人;學生1783人,其中“津部”915人,“平部”868人。(見 《天津教育史》上卷407頁)復員后的北洋大學為何分為 “津部”和 “平部”?
  在北洋師生 “漫卷詩書喜欲狂”、 “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的時候,平大工學院卻無家可歸。因為在日本侵略軍占領北平后,敵偽當局在北平各高校未隨校南遷或西遷的校址、教職工和教學設備的基礎上,重組所謂 “北京大學”,已將北平大學各學院并入 “北大”,北平大學工學院改名為 “北大工學院”,院址未變,仍在西城區(qū)端王府夾道,但未設紡織系。日本投降后, “北大工學院”改稱 “北平臨大補習班第五分班”。
  1946年 (民國三十五年)6月15日,教育部長朱家驊致電北洋茅以升校長: “昨與面商承允將北平臨大補習班第五分班結(jié)束后,改由北洋大學接收,其非應屆畢業(yè)學生成績經(jīng)考試合格者一律取得該校學籍;在該校天津校舍未布置妥善之前,得仍在北平原址上課。至感欣慰,除已電知該班及北大傅代校長外,將再電達,即希派員赴平主持為要?!?(引自天津大學檔案1—1—8卷13—23頁)檔案記載:北洋于1946年7月8日派員赴平,7月15日接收了北平臨大第五分班,并改名為 “北洋大學北平部”。
  北平臨大第五分班,名義上是 “班”,實際上是校。檔案記載: “查該班設有土木、機械、電機、建筑及應用化學五系,除各系四年級本屆畢業(yè)者一百零二人已經(jīng)離校外,尚有一二三年級學生共七百三十九人,教員計有一百十五人。”
  北洋接收北平臨大第五分班,實際上是“接辦前平大工學院”,于是在原平大工學院機織系張朵山教授等建議下,北洋大學正式提出“恢復本校北平部原有紡織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