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文 是 什 么在文學院2011屆本科生畢業(yè)典禮上的講話稿
今天我們在這里集會,以最隆重的場面、最熱烈的方式為南通大學文學院2011屆畢業(yè)生舉行畢業(yè)典禮。在這盛大的節(jié)日里,所有的歡呼、所有的掌聲、所有的榮耀、所有的祝福,都屬于在場的每一位即將畢業(yè)離校的同學。
這是一個氣候多變的季節(jié),一會兒陽光四射,一會兒陰雨綿綿,但今天確實是個好日子,萬里晴空,陽光柔和,藍天上堆起層層白云,悶熱潮濕氤氳若滴的梅雨痕跡,忽然消失。這也是一個心態(tài)多元的時段,喜悅與擔憂,勉勵與告誡,向往與惆悵,自由與迷茫,遼闊與狹小,引導與批評,糾結纏繞,時隱時現(xiàn)。在這2011年的6月,好為人師的我們,仍然希望再跟你們囑咐幾句、啰嗦幾句。
我上下班經過祈通大道的時候,教育超市、導航書店、帝冠西餅屋、舞茶道、四季水果店、快樂驛站等,一一跳入眼簾,這些門店內外,常常擠滿了同學。再加上教室、宿舍、食堂、運動場、圖書館,就構成了你們生活了四年的生活場景,也是你們最熟悉的地方。
四年時光,轉瞬即逝。你們可能獲得一些成功與褒獎,也可能是低調做人默默無聞,還可能是常常埋怨并在埋怨中不知不覺地成長,毫無疑義,所有的一切,將成為你們人生旅途無盡的力量和無窮的財富。你們在學校曾經遇到過的種種不快、怨艾和失望,此刻也隨著風輕云淡、輕柔和煦的心情逐步消解與淡忘。
曾經的枯燥、厭倦、迷茫、惆悵,只有當你即將離開的一霎那,一些永恒的意義終于開始顯露出來并慢慢為你所感悟。這里是讀書的好地方:這里有思考有論辯有靜坐有苦讀有教學相長有傳道授業(yè)解惑,而且遠離股市焦慮生意算計官場謀略世俗紅塵。這里是青春的世界:大學校園永遠是年輕人的天下,永遠有青春的氣息與心跳,有創(chuàng)造有愛情有拼搏有熱血沸騰有意氣風發(fā),當然也會有年輕人的幼稚、偏激、豪情。我希望無論是過去的歡愉還是傷感,無論是過去的成就還是失意,都能像詩人所講的那樣:“那些過往的事情,都將變成甜蜜的回憶?!?br> 07年,你們剛進校那會兒就參與了學校的教學評估,我們學校獲得了令人矚目的優(yōu)秀;08年,我們共同歡慶北京奧運,進而經受了汶川地震的考驗;09年,難忘空前的建國六十周年閱兵式;10年,南非世界杯,不僅炎熱還有時差;而今2011年,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大事,就是你們要畢業(yè)了!同學們,歷史早就昭示我們,你們必將與學校共命運、與祖國共呼吸、與世界共存在!
你們在通大文苑度過了四年,文學院以中文、歷史專業(yè)為基礎,先后拓展出高級文秘、廣播電視新聞學、對外漢語等專業(yè),辦學的路子越來越寬廣。我畢業(yè)于中文專業(yè),長期執(zhí)教于中文專業(yè),經常有人問我:中文是什么?文學是什么?在中文系、文學院學到什么?三十多來我做過各種各樣的回答,既孤芳自賞又意猶未盡,“中文”二字,一直縈繞我的腦海,鐫刻在我的生命中。根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界定,人文學科以語言學為根基,包括文學、歷史學、哲學三大門類,而大學則是人文之源、歷史之河、詩意之都、生命之所。借此機會,我想再次回答社會關于文學院的種種追問:
第一,人文是傳統(tǒng),人文是家園。既有儒家的進取道家的超脫佛家的放下,還有馬克思主義指導科學發(fā)展觀規(guī)劃,可以悠游諸家,自我選擇,自得其樂,成才有路,憂愁可抒,痛苦可越,所以人文學科人才成功率最高,自殺率最低。
第二,人文是長江,人文是黃河。大學畢業(yè),意味著一段旅途的終結,也預示著新的啟航,就業(yè)、讀研、出國、創(chuàng)業(yè)、待業(yè),去向不一,離情似水,川流不息,是挑戰(zhàn),又是機遇。我做過8年半的班主任,最“不堪”的場面就是,學生分別前的相擁痛哭。校園里,有了學生,雖顯喧鬧、擁擠,卻生機勃勃,氣氛濃烈,而學生畢業(yè)或放假,則空曠、沉寂,缺少活力,各種野草也會乘機放肆生長。
第三,人文是沉郁,人文是自信。你們畢業(yè)于南通大學,既不是985,又不是211。我深知,在應聘報名時,你們的自尊心總是受到傷害。但我要告訴你們的是,我們必須面對現(xiàn)實,但絕對不能妄自菲薄,如果與哈佛牛津比,北大清華也有很大的距離;而與全國近兩千所高校相比,與750所本科院校相比,南通大學的排名也是比較靠前的,2009年排名272,2010年排名238,2011年排名247。更何況古人云,山勢有高低,聲名無高下。契科夫也說過,夜鶯不一定在大樹上歌唱。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說,人與人最小的差別是智商,人與人最大的差別是堅持。我也有一句:我們不負責洗牌,但出牌的主動權在我們手里。至于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更是令人欣慰與感嘆,在13億7千多萬人口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只有近1億兩千萬人。所以,盡管高等教育進入了大眾化,盡管大學生就業(yè)難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但我國的大學生不是太多而是實在太少。天下之大,舞臺之多,完全可以多元選擇,不斷選擇,從容選擇,自主選擇。
第四,人文是能力,人文是素養(yǎng)。我們有個人品質、業(yè)務知識、團隊精神、社會責任、表達能力、健壯體魄,我們既有理論,更有能力;我們既學做人,更學做事。我說,辦事之“辦”,中間是一個“力”,所以我們做事不能省力,要出力、著力、賣力、用力、盡力、全力、給力。兩邊是兩點,一東一西、一左一右,可以理解為:一宏觀一微觀,一任勞一任怨,一氣魄一細膩,一水平一能力,一用心一用手,一領導一群眾,一你一我,學會與同事合作,是人生發(fā)展之起點。
第五,人文是理想,人文是信念。我們不排除物質生活不排斥物質追求不拒絕物質財富,但我們還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有敬畏之心、惻隱之心、感恩之心、知恥之心。在精神生活層面,我們看得更高更遠,升華到信念信仰的高度,人有呆性、靈性、悟性,真正的長久的競爭,還是要靠悟性。正如王安石所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br>第六,人文是寬容,人文是長遠。雨果說過,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浩渺的是人的心胸。胡適說過,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待人時要在有疑處不疑。我們懂得,對己要嚴,對人要寬。記不得哪位名人說過,要學會克制,學會寬容,寬容是人類的美德,寬容是個人發(fā)展的基石。沒有寬容,就沒有朋友;沒有寬容,就沒有團隊;沒有寬容,就沒有崇高;沒有寬容,就沒有奉獻。一事當先,要勇于擔當,如果主要不是自己的責任,一定要模糊一點、糊涂一點、寬容一點——這一段不是名人名言,是我長期實踐思考的體會。
第七,人文是閱讀,人文是思考。閱讀,深層閱讀,是一項復雜的腦力活動,是培養(yǎng)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徑。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面對激烈的經濟競爭,面對日新月異的現(xiàn)代科技,一個知識儲備充分同時又善于思考的人,必然會迅速超越那些缺少知識不善思考的人,從而提升生活的層次與品位。我說,閱讀,是我們的習慣;思考,是我們的慣性;質疑,是我們的天性;批判,是我們的強項。
關于人文的話題還有很多很多,比如人文是表達,人文是交流,人文是憂愁,人文是寄托,人文是升華,人文是未來。
人文是我,人文是你。人文無用,人文有大用。
人文不是什么,人文無所不包。
學好人文,就是學到了做人做事的本領,就是學到了生存發(fā)展的能力。學好人文,既可以精致細節(jié),也可以走遍天下。
讓我們共同探索人文的價值,展示人文的無窮魅力。
人文不朽,青春萬歲——我再次祝福你們!
(本文系周建忠教授在文學院2011屆本科生畢業(yè)典禮上的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