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育學院 高峰">
電子報
電子報

鄉(xiāng)味·元宵
教師教育學院 高峰







  我的家鄉(xiāng)在山西中部的一個小小縣城———祁縣。這兒有著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的公正無私,所以誕生了祁奚;這兒孕育了文人墨客詩畫合一的雅趣,所以誕生了王維,誕生了溫庭筠,誕生了花間鼻祖的詞壇奇葩;這兒上演過三國風云的歷史波瀾,所以誕生了羅貫中這樣的藝術大家。
  小縣城沒有大都市的燈紅酒綠,卻安然恬靜;沒有高聳入云的摩天大廈,卻擁有宏偉壯麗的喬家大院。家鄉(xiāng)父老祖祖輩輩在這片黃土地上,沒有鐘鳴鼎食,沒有金縷細衣,即使是春節(jié)、元宵節(jié)這樣盛大的節(jié)日,也依舊遵循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文化習俗,用樸實的方式來表達由衷的快樂與興奮。
  民諺有“正月十五雪打燈,今年必定好收成”之語。就北方來說,不下雪的冬天是算不得冬天的。大雪紛揚,試想,晶瑩的雪花飄落粘附在彩色的花燈上,那是怎樣的朦朧意境,是怎樣的曼妙絢麗,面對這番美麗場景又怎能不激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人們慨嘆必定會有個好收成。這樣的鄉(xiāng)土情結注定了我們慶祝元宵節(jié)時濃郁的鄉(xiāng)土風情。
  鑼鼓陣陣,笑語盈盈,從早到晚,萬人空巷,歡樂溢滿了整個小城。從年初一到元宵節(jié),整個縣城的焦點便會集中在一條最長、最寬的馬路上,從上午便開始的慶?;顒?,我們當地稱其為鬧紅火。踩高蹺 ,扭秧歌,扭旱船,舞龍舞獅,大頭娃娃,背棍,彩車,武術表演……異彩紛呈。沿途擠滿了看熱鬧的人群,幾乎聚集了整個縣城的人,那種興奮勁兒難以言表。
  祁太秧歌是流行于晉中地區(qū)民間娛樂形式,以祁縣,太谷兩縣為盛,故以之命名。一段秧歌便是一個完整的小故事,而山西梆子作為戲曲則需要很多出才能將一個故事敘述完整。辛勤耕作的勞動人民沒有閑暇時間來品味戲曲,而秧歌憑借其抑揚頓挫的唱腔與大開大合的肢體語言雅俗共賞。
  沒有西湖水的清靈,沒有玄武湖的浩淼,更沒有江南煙雨的纏纏綿綿與所謂的輕舟蕩漾。 我的家鄉(xiāng)氣候干旱,黃沙漫天,缺水但不缺船———旱船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用細木條扎成船形,但不同于普通船只,旱船上面還扎有頂棚而底部漏空。人在其中,以走路來表示劃船,當然這種走可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步行,而是走“8”字形狀,碎步蓮花,旱船前面還有一人指揮,拿著纏滿彩綢的木棍引著旱船徐徐向前。
  所謂大頭娃娃是指身穿表演服,頭戴大頭娃娃的面具的人們,排成長隊一路表演,這些面具各式各樣,唐僧師徒四人取經路上降妖除魔,兔兒爺作揖時的笑容可掬,還有小孩兒歡度節(jié)日時手舞足蹈的喜氣洋洋。這些大頭娃娃會不時的走到圍觀的群眾面前拱手拜年抑或是逗樂一番。引得人群中陣陣歡笑。
  背棍是表演中極有特色的一種,即要求力度,又要求美觀。這一表演需要兩個人共同完成,一個大人、一個小孩,大人肩上背有一個鐵制架子,架子上站著小孩兒,當然會用布條系好來保證孩子的安全。鮮艷的油彩、華美的戲服將孩子裝扮的眉黛眼明,甚是可愛。大人按照秧歌的步伐一路向前,孩子則擺動雙臂舞動出節(jié)日的喜慶與生活的美好。
  這樣的游行儀式一直持續(xù)到下午。稍作休息到了晚上便是看煙火,賞花燈,猜燈謎,游九曲……從早到晚歡笑不斷。
  小縣城的生活樸實無華,人們沒有太多的積蓄自然不會像大都市的人們那樣自己來鳴放炮竹,燃放煙火。于是,縣政府便承擔了燃放煙火的任務,幾乎全縣的人們都集中在廣場上,爬在樓頂,擠在馬路上等著煙花綻放,人頭攢動。隨著一聲炮響,天空霎時便色彩繽紛,碩大的煙花頃刻綻放,連續(xù)不斷,交相輝映。先是一聲巨響,天空中便顯現出巨大的降落傘圖案,點點火光映著星光璀璨,隨著的火光湮滅一個巨大的降落傘便幻化成無數小降落傘緩緩落下,慢慢消逝。炮聲不斷,煙花不斷,粉色的并蒂蓮,紫色的葡萄串,橙色的花開富貴,紅色的燈籠高懸。一聲聲震耳欲聾,一簇簇梅艷芳菲。當人們驚羨于天際斑斕之時,猛然回首只見火光沖天,依稀間仿佛有民房坍塌于熊熊烈火之中引得人群騷動,一陣驚恐。然而,卻是虛驚一場,定睛細看,原來是煙火閃亮,其形、其色如同烈焰。明月、星光、人們的驚呼聲,議論聲,嬉鬧聲還有色彩斑斕、形狀新奇的煙花共同構成了小城節(jié)日的沸點。大都市中各家自己燃放煙花,單個享受其中樂趣未免單調寂寥,而小縣城中則是全縣人民聚集一起共享節(jié)日盛況,那是何等的溫馨,何等的熱鬧,何等的愉悅。煙火過后,游人散去,人們大多會去縣政府大院兒中賞花燈,或者到圖書館猜燈謎?;魳邮椒倍啵泄派畔愕膶m燈,極富年味的兔兒燈,充滿童趣的卡通燈,韻味十足的走馬燈,質樸簡單的白菜燈、南瓜燈……這些花燈都是縣城里各所小學的學生做的,現在回想自己當年曾扎了一個白菜燈籠不禁備感溫馨,如今剛過元宵節(jié)便要踏上回校的火車不免頓生惆悵。祁縣賞燈節(jié)一般在正月十三開始到十六或十七。十四、十五、十六是高潮,舉行紅紅火火的燈光社火和焰火晚會。其中正月十三日為上燈,十四日為試燈,十五日為正燈,十六日為殘燈,十七日罷燈?!镀羁h志》中云“十五日名上元節(jié),祭天地、設鰲山、懸花燈、放煙火、聚飲弦歌,有太平景象”。謎語是中華文化中特有的文學形式,它生動活潑、饒有風趣。在漢唐遺風不減的祁縣古城以謎語為樂正是家鄉(xiāng)濃厚的文化底蘊的反應。
  賞過花燈,猜過燈謎。三五成群,扶老攜幼的祁縣人民便開始了另一項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活動———游九曲。九曲也就是九曲黃河陣的簡稱,相傳是商朝的軍事戰(zhàn)陣,它的陣型與九曲十八彎的黃河相像,因此得以命名。每年正月十五祁縣三合村的九曲黃河陣都熱鬧非凡,十里八鄉(xiāng)的百姓都會趕來走陣。九曲是用玉米桿圍成的方陣迷宮,并插有彩旗,安裝彩燈。其中設有九個牌坊,穿過這九個牌坊便會走到出口,否則是走不出這“陣”的,曲曲折則,回還復繞,摩肩接踵,絡繹不絕。九曲正中心設有一尊菩薩,供人們燒香膜拜,此處彩燈密集,流光溢彩,也是人群最為集中的地方。整個慶祝活動一直持續(xù)到午夜,是確確實實的火樹銀花不夜天,銀蛇狂舞,神龍翻滾,彩車鳴響,鑼鼓鏗鏘。
  與東部沿海省市相比,我們算不得富裕;與江南煙雨朦朧相比,我們算不得風景秀麗,然而,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的文化太深厚了,一磚一瓦都擁有傳奇的故事,一樹一葉都擁有歷史的痕跡。而祁縣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獨特的昭馀文化、繁榮的晉商文化使小城如同先賢圣哲一般,氣質淳樸,學養(yǎng)深厚。濃濃鄉(xiāng)味,喜慶元宵,歡度節(jié)日之時家鄉(xiāng)仍是氣韻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