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傲骨無屈彎———悼念郭健衛(wèi)老師

  郭健衛(wèi)走了,在我母親葬禮的第二天。那時候我在太行山上,郭老師在山下的榆次。那前后我兩次路過榆次,卻沒有想到要去看他,因為我重孝在身,心情抑郁,我不想與任何一個朋友或老師見面,盡管在榆次的朋友老師很多,他們給予我的安慰也會很多??墒?,無論怎樣我都不曾料到,正是在我最悲痛的日子里,郭老師悄悄地永別了這個世界,像他一向的性格,不張揚,無聲息。
  郭老師是我的師長,卻不是一般的在教室里給我上過課的那種師長。我從太行山考到晉中師專后,在那里見到的第一個左權籍的老師是宋為霖,大師級的人物,可惜年齡懸殊大,我并未珍惜與他的交往。是代現(xiàn)代漢語課的王希哲老師帶我去的宋為霖的臥室,一個駝背的老頭。他代我們書法課,下雨了,照常來上課,不打傘而是戴了一頂村里人用的那種大的草帽,榆社的同學李旭清調侃:“左權大爺來了!”
  左權大爺認為我這個左權小子的字還不壞。但像他這樣一個國學底子好的老人,稱呼先生是尊重,稱呼“大爺”就是覺得他太土氣,不文雅。2007年我回母校任教,與郭健衛(wèi)老師聊起這個已經(jīng)過世多年的宋為霖,郭老師說:“宋先生是民國時期的大學生,在東北的一所大學做過教授,在國民黨的部隊里任過職。他在訓詁學上的造詣很深。可惜解放后一直流離,住監(jiān)獄,最后竟然回太行山老家做了個農(nóng)民。當時重視人才的王余亮校長把他從左權鄉(xiāng)下請到師專中文系當老師,可時間不長,王下臺了,新來的校長沒有主動拜訪宋,宋覺得自己在這個學校不受重視了,一氣之下就告老還鄉(xiāng)了??赡茑l(xiāng)下的兒媳婦脾氣不好,他回鄉(xiāng)不久也就抑郁而死?!?br>  其實,新校長拜訪與否,大抵不影響一個學者做學問。但是,宋大爺就為這點小事離開了高校。郭健衛(wèi)老師對宋的做法表示了理解,他說“這是中國古代文人的性格”。說到這里的時候,我覺得郭老師已經(jīng)像是在說他自己了。
  郭健衛(wèi)老師是我在師專上學后調來的,卻成了我認識的第二個也是關系最好的一個左權籍的老師。那時我已經(jīng)在師專宣傳部幫助編???,而新來的郭老師正好進了宣傳部,雖然他不教書,但因為是老鄉(xiāng),彼此便熟悉了起來。
  1987年對于我來說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歲月。本來有可能留校的我,因為體育成績不及格,甚至成為全校兩個不能拿到畢業(yè)證的學生中的一個。其實,比我體育成績差的也有,但是體育老師的理由是我不上體育課。還有,不上課其實也是無所謂的,關鍵是我在報紙上宣傳了體育老師的對立面。沒有辦法,只好在別的同學都已經(jīng)奔赴工作崗位以后,我住在學校等下個學期補上體育課。記得清晰的是,我的行李都已經(jīng)運回了太行山,一個人在學校,什么東西都沒有。郭老師不僅常常喊我吃飯,還抱了一卷被子給我。
  聽說郭老師去世的消息,我馬上打了電話給一樣是老鄉(xiāng)的他的妻子,說了很多的話。放下電話,就開始翻檢舊信,在找到的三封信里,郭老師和我交流的只有一個主題,他時刻都在密切地關注著太行山里的我怎樣才能再到更大的環(huán)境中發(fā)展。
  他的第一封信寫于我離開師專半年后,時間是1988年1月12日。他在信中說:
  一別已近半年,未曾給你寫信,實在抱歉……
  桐峪中學,地處交通要道,還算方便。至于工作,對你沒有絲毫壓力,抽時多寫點東西,學報、??箝T為你敞開著。
  你走后學校變化不大,編輯部人員還未配上,據(jù)說很快就要定編制,學報和??庉嫴可行柙黾尤恕D阌幸饣貋淼脑捒煞e極活動一下,我在這里也可為你游說。你是否先給王志華老師寫一信,談一下你的想法,探探他的口氣,我可從中周旋。
  我接到這封信又過了半年,就到北京師范大學進修了。這期間路過榆次,應該和郭老師有過見面的機會。但是,轉眼兩年時間過去,到了1990年我便又需要為新的去向而考慮。那年5月10日,郭老師寫給我的信依舊是為我的前途思謀:
  看到你的來信,很是高興。
  關于進修結業(yè)后的去向,如能到太行師范,倒是比較理想的去處。
  王志華今年三月份來我家時,又問訊你的情況,他說:山大師院擬創(chuàng)辦一種刊物,正在物色人,他把你作為一個理想的人選。當時我想給你寫信,卻不知你的具體地址。你接信后,立即與王志華聯(lián)系,以盡快辦理調動的審批事宜。
  可是我進修結業(yè)后,太原沒有去成,回到太行山,在縣城的師范也沒有進去的門路。教育局的領導大抵有把我留在城里別的中學的意思,但是我在進修期間出版了《入世初塵》,在桐峪中學便得罪了幾個同事,包括校長。我覺得自己沒有傷害他們的企圖,就主動提出繼續(xù)回桐峪中學教書。那時的理論是“哪里跌倒哪里起”,于是就真的又回桐峪中學教起了書。剛上班,師專就通知我可以回??习?。但是左權不放行。于是有一段時間我就在榆次和左權之間的山路上,在希望和失望之間奔走。
  郭老師的第三封信就是說的這時的情況,寫信的時間是1990年12月22日。他說:
  聽說你上周回來師專一趟,遺憾的是我不在家未能和你面談。關于你的工作,桐中非長久之地,總得離開才是。至于去向,只要左權高抬貴手放行,太行師范、晉中師專都是去處。
  我從平定回來后,把你的情況向領導作了詳細介紹,看來是較同意的。人事處給左權教育局發(fā)去借調函已廿余天,至今不見反映,看來有問題。為此,我又專程去太原王志華處征求他的意見,他的意見是:你到山大師院目前尚有困難,主要是從山老區(qū)調教師進太原阻力實在太大了,他主張你先到師專,以后再往太原調就好辦多了。他已把有關你的一些作品剪貼和一本進修證交我,并給左權教育局局長寫了一封信,我擬抽時間專門回去一趟面見一下這位“老師王”,就你調動的事通融一下。不巧的是我正在治病,一下難以返鄉(xiāng)。最近身體常感不適,經(jīng)醫(yī)院查診,是糖尿病,病情來得急,問題大,需靜心治療,也可能住院,對此我心急如焚。我如果元旦回不去,你能否來師專一趟,進一步商討一下你調動的事,以促盡早成功。
  為這個調動的事情跑了一年,最終還是黃了。郭老師信中多次提到的王志華老師,對我關懷最多,可惜在我“逃離”太行后,突然過世,郭老師去送了他,我是很久之后才知道的。一次路過太原,我去看望了王老師的遺孀,表達了我對于王的敬意。
  沒有想到的是,郭老師也走得這樣的早。在榆次舊地,還有誰會像他們兩個一樣關心我的成長?
  在調動無門的情況下,我的忍耐已經(jīng)到了極限。
  1995年,埋葬了父親,我便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太行,
  不久,拋下只有半歲的女兒,一個人背著一卷鋪蓋,北
  上,北上……
  我的這個舉動的前因后果,郭老師是最了解的一
  個,安頓了幾年,我們又有了來往。先是王晉波結婚,
  我請郭老師寫字,他寫了漂亮的紅宣紙四條屏,這幅
  字掛在左權王結婚的新房子里,成了小城的一個經(jīng)
  典。后來,我的朋友李強在昌平蓋了一個小院,我請郭
  老師的字,他寫來了漂亮的藍宣紙四條屏《歸園田居》
  全文。
  寫了這些之后,郭老師自己寫了一首《俚句贈紅
  慶》,書寫好裝裱好送了我。詩是這樣的:生長太行山,饑謹又風寒。霜雪凌傲骨,硬折無屈彎。翻至八賦嶺,學問下平川。報小天地廣,入道在師專。學富書五車,卻又行路難??嘧x三載后,負笈回桐灘。漳水砥劍利,靈泉洗肝膽。京華海天闊,肩囊出舊關。
  詩中夸獎我的話,我不敢當,但是足以表達一個師長對晚輩的期許。尤其是起首“生長太行山,饑謹又風寒。霜雪凌傲骨,硬折無屈彎”幾句,簡直是在寫他自己。在晉中師專的歷史上有過幾個怪癖的人,宋為霖是一個,郭健衛(wèi)是一個,但愿有人想起來,我也是一個。
  我們這幾個左權人,不會逢迎,踏實做自己喜歡的一點點事情。這些事情不大,受到的關注也少,但是自己樂此不疲。對于宋為霖,是他的國學;對于郭健衛(wèi),是他的書法;對于我,便是民歌了。盡管我們的喜好并不得重視,但是我們也不靠我們的愛好去換取什么物質的好處。
  宋為霖在師專就是一個代教,沒有任何的名分;郭健衛(wèi)一直到退休都是一個講師;我因為一兩個知音的幫助在報酬上得到了外聘教授的待遇,但是也終于沒有什么名分。上個學期我在學校多次去和郭老師聊天,說到了他只是一個講師的事情,郭老師說:“不學無術的人也能獲得教授的職銜,我去湊那個熱鬧,也太看得上他們了。我寧愿日子過得平淡些,也不去和他們湊趣?!边@就是左權人郭健衛(wèi)。
  郭老師的書法,我有一段時間覺得很笨,它不是靈秀的那種,每個字都方方正正的,還寫在方方正正的格子里。每個字的轉折處,都棱角分明,不是劍拔弩張,是敦實樸素而剛正不阿。不靈變,不巧妙,是他的字的問題,但是耐看。尤其是今天,在他人已歿之后,把他的字重新掛出來,久久凝視,仿佛他的靈魂便灌注在他的字上。
  自從認識郭老師之后,我就認識了他的字。有一年的春節(jié),我在鄉(xiāng)下,我們對門的村書記家,是郭老師寫的春聯(lián),我一看就認識。我只是覺得郭老師寫春聯(lián)有些可惜,因為春節(jié)過后,春聯(lián)也沒有再保存的辦法。在北京南三環(huán),有一座“山西大廈”,我覺得店名那四個字極像郭老師的,但是專門問他,他說不曾寫過。
  在太行山鄉(xiāng)下或者是榆次,很少看到郭老師的字,因為他自己不宣揚,而很多時候人們更在乎書寫者的名氣而不是書法本身,于是,一個講師的字就更沒有人在乎了。
  一個呼和浩特的人,在榆次魏榆飯店下榻,看到了飯店里掛著的郭老師的字,便用相機拍了下來。回去后越欣賞越喜歡,就專程跑到榆次,多方打聽找到郭本人,用5000塊錢買了這幅字。上學期郭老師和我不只一次講起這個事情,從他的欣喜里,看得出他有受寵若驚的感覺??赡芩淖謴膩頉]有人給過這樣的好價錢。包括我求他的字,他最多要個裝裱費,更多的錢,他是不肯收的。
  那天他和我說,他認為好的作品,都沒有賣,自己收著。我便希望他編輯一本他的作品集,同時可以搞一個展覽。他答應得也比較含糊。倒是我的女兒給他唱了兩段昆曲,引發(fā)了他極大的興趣。隨即就寫了一副對聯(lián)給我的孩子。晚上孩子再去找他的時候,他拉住孩子給他的孩子唱曲,我女兒回來說,她一唱完,郭老師自己首先興奮得鼓起掌來,還連連叫好。我不明白一向剛直的郭老師為什么會對如此委婉的昆曲這般喜愛?是不是在他的不屑于與世俗交流的內(nèi)心深處,有他的不易表達的溫柔?
  他的溫柔的表達,也投諸在鄉(xiāng)土上。他曾花費三年的時間,點注了清代的《遼州志》,為一些文史雜志撰寫鄉(xiāng)土文人的事跡。他是書法家,同時是一個方志學家??上某删筒粸橥馊怂?。
  郭老師在過去為我的前途操心,后來我們一起為鄉(xiāng)土的前途操心。我們都有憤慨的時候,但是他的憤慨比我多。記得2004年我受邀請回師專搞講座的時候,他是主動來聽的,表現(xiàn)了他對于我的持續(xù)的關心。這次回去上課,尤其是劉改魚來的那天我特意跑到他家去通知他,結果他還是沒有來。是不是他對于鄉(xiāng)土文化的建設,已經(jīng)不抱什么希望了?倒是他希望請我的女兒吃飯,讓他的孩子們和我交流,他的目光投向更加遙遠的未來!
  聽說在郭老師過世后,他的案頭,放著他最后寫好的一幅對聯(lián):小樓容我靜;大地任人忙。
  他的家人以為這是郭老師隱約感到了自己的歸宿。事實是,這是我在太行山的一個朋友新買了房子要我請人寫的對聯(lián),我以為自己沒有和郭老師說,事實上我可能說了,他寫好了,放在那里,還在等我去取。我和他也一定說起了王志華老師,于是,在他的案頭擺放著的是王志華老師的悼文。我想,他是為我準備的,在他人生的最后健康的幾日,他完成了我求他辦的事情,并且可能為再次見我,而找出了關于王志華的文章。
  可惜,我卻不能再與活著的他見面聊天了,這是多大的遺憾??!下次回榆次,我將在他的墳頭,點上一柱香,在煙的裊裊里,我會與他說更多的鄉(xiāng)土往事,說我們太行的倔強……文/劉紅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