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半個世紀的薪火相傳——不同年代的師生講述學雷鋒的故事和體會
今年是毛澤東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49 周年。近半 個世紀以來,雷鋒精神就像一座永恒的豐碑,影響和激勵著一 代又一代人,他們用“服務(wù)人民、無私奉獻”的實際行動踐行和 傳承著雷鋒精神,詮釋著雷鋒精神的時代內(nèi)涵。近日,本報采訪 了從上世紀40 年代到90 年代出生的六位師生,聽他們講述自 己學雷鋒的故事,展現(xiàn)不同年代“雷鋒精神”的內(nèi)涵,感受“雷 鋒”———榜樣的力量。
40 后代表:沈伯威(醫(yī)學院黨政辦退休員工、青島市“七彩 華齡”志愿者)
——雷鋒精神就是做好事,從小事做起,并認為 那是應(yīng)該做的
出生于1947 年的沈伯威,15 歲時被授予“雷鋒式的好少 年”稱號,從那時起“向雷鋒同志學習”的信念便在他的心里扎 下了根。在他看來,雷鋒精神就是做好事,從小事做起,并認為 那是應(yīng)該做的。他說:“早上一出門,馬路中間有塊大石頭,你把 它搬到路邊,那就是做好事?!?br> 毛主席發(fā)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時,沈伯威正上初二。 他說,那個時候墻上標語寫的、黑板報上登的、宣傳欄里貼的、 “喇叭”里廣播的,全是關(guān)于學習雷鋒的內(nèi)容。那時候大家最愛 看的是《雷鋒日記》,主動寫學習體會,按小組發(fā)言討論。上小學 時,沈伯威每天認真佩戴紅領(lǐng)巾到校,總是第一個沖到操場站 好準備做課間操,經(jīng)常幫助學校修理損壞的桌椅,事事都沖在 最前面。19 歲高中畢業(yè),他第一個報名上山下鄉(xiāng)到農(nóng)村去,在 那里一待便是20 年。幫公社修理柴油機、幫貧困戶挑水、幫上 坡車輛推車、幫鄰里做飯……都是從那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而且從不讓人知道。沈伯威說,“做好事、不留名”是他那輩人的 真實反映。
“做一輩子好事”是他最大的心愿。他說,“學雷鋒不是一陣 子,而是一輩子?!蓖诵菰诩业乃桓省凹拍?,又加入了“七彩華 齡”志愿者服務(wù)團,擔任副團長的他,組織青島市熱心教師組成 “新夢想民俗藝術(shù)課堂”,為外來務(wù)工子女志愿教授文化課程, 還參加了青島市的各種志愿者活動,并獲得“2008 年奧運會帆 船賽金牌志愿者”、“第十一屆全運會優(yōu)秀志愿者”、“青島市人 民政府市委老干部局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沈伯威說:“我只 是去做我覺得對的事,并沒有想過它會為我?guī)矶嗌俦碚煤完P(guān) 注,也許這就是我們那個時代的人心中的雷鋒精神吧。” (學生記者 王 迪)
50 后代表:徐淑華(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主任、首屆“學 生最喜愛的教師”)
——做一顆“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擰”的“螺絲釘”
“雷鋒是我的偶像!”徐淑華教授笑著說。和徐淑華一樣,在 上世紀50 年代出生的人心里,雷鋒精神是為他人、為社會毫無 保留的奉獻精神。對他們而言,幫助抱孩子的婦女提東西、在火 車站幫助別人看行李、扶助行動不便的人過馬路都是極其普通 的事情,而這些又是雷鋒精神最好的詮釋。
“螺絲釘”精神是雷鋒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哪里需要就 往哪里擰”這句話深深地影響和激勵著徐淑華。報考大學時,年 輕的徐淑華感覺祖國很需要自動化人才,就毅然決然地選擇了 自動化專業(yè)。作為電工電子中心的領(lǐng)頭人,她積極發(fā)揚團結(jié)奉 獻精神,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別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自 己的價值觀。平日里,徐淑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和教育 青年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目標和 勤奮刻苦的求學精神,對生活困難、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及時幫 助解決;在工作中對新教師言傳身教,在業(yè)務(wù)上傳、幫、帶,在生 活上關(guān)心幫助,時時處處體現(xiàn)一名黨員的“螺絲釘”精神。
“雷鋒精神是一種不可估量的榜樣力量,不同年齡階段的 人都應(yīng)該向雷鋒同志學習,社會才會更加溫暖、和諧?!毙焓缛A 說。 (本報記者 邢 欣 見習學生記者 楊玉梅)
60 后代表:陶明達(國際商學院黨委副書記、青島啤酒紅十字地震災(zāi)區(qū)心理援助項目負責人)
———助人為樂,‘樂’別人也‘樂’自己
1964 年出生的陶明達是在雷鋒精神的熏陶下長大的?!拔?們上學的年代物資很匱乏,像鋼筆這樣的東西是非常稀有的, 我家里困難沒有鋼筆,有位同學就把他那支有些輕微破損的鋼 筆送給了我,我非常感激,這件事我一直牢牢記在心里?!碧彰?達現(xiàn)在回憶起來還有些激動?!澳菚r候我們只知道學習雷鋒就 是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幫老師干農(nóng)活、去五保戶家里打掃 衛(wèi)生等等,其實都是舉手之勞,在方便別人的同時也使自己得 到了成長。助人為樂就是這么簡單———‘樂’別人也‘樂’自己?!?br> 2008 年汶川地震后,陶明達參與了青島啤酒紅十字地震 災(zāi)區(qū)心理援助項目,到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鎮(zhèn)和陳家壩鄉(xiāng)的中 小學,為全體師生及家長和社區(qū)居民進行心理培訓、心理治療, 利用休息時間不斷地往返于校區(qū)周圍的山路上,對學校里需要 重點關(guān)注的孩子進行了幾十次家訪。
他認為,雷鋒精神要代代傳承,它不僅僅是做好人、做好 事,更應(yīng)該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然后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 事,踏實、執(zhí)著、創(chuàng)新,不論在什么崗位,都要發(fā)揮自己的作用。 最近,教育部將學雷鋒活動納入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體系,納入 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zhì)量評價 體系,既是為了弘揚雷鋒的高尚情操和大公無私的情懷,也是 為了教育學生成為善于感恩、善于助人的人。 (見習學生記者 蔡文婷)
70 后代表:印玲(師范學院英語系教師)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印玲老師成長的那 個時代,《學習雷鋒好榜樣》再次唱遍全國。70 后生長在一個全 民學雷鋒的時代。“‘學雷鋒’對70 后來說決不是一句假、大、空 的口號。記得當年母親和她的同事們每月都去看望全市的百歲 老人并給他們義診,父親在單位分發(fā)被褥時將最舊的一套留給 了自己。這些現(xiàn)在看來可以上報紙頭條甚至令人感到有些不可 思議的事情,他們當時做得自然而然。因為在他們看來,雷鋒也 會這么做?!?br> 印玲上小學時,學校都會組織同學們形成雷鋒小組,在路 邊整齊地站成一排,拿著小喇叭宣傳“五講四美三熱愛”。有時 去街道幫忙分發(fā)材料,打掃居民樓的樓道和院子;因為學習較 好還常常去學習差點的同學家里幫助補習功課;春節(jié)前到“五 保戶”孤寡老人家里擦玻璃、打掃衛(wèi)生更是常有的事?!岸旒?家戶戶都用底盤車往回拉煤,一輛大車拉著滿滿的煤緩緩地上 坡,這時候要是哪個學生看見了,定會沖上去從后面幫忙推,然 后滿頭大汗對著前面拉煤的大爺大媽擺擺手說‘哎,不客氣不 客氣’?!?br> 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孩子的印玲老師最高興的就是和孩子一起 去義務(wù)賣報。帶著自己的孩子,領(lǐng)幾份報紙,到步行街或者天橋 去賣,“就當是鍛煉孩子,同時也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br> “學雷鋒不能僅僅學習他做好事。他對社會、對他人有友善、 寬容的心;他有刻苦鉆研的‘釘子精神’、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 他愛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奮不顧身,有團隊精神。我們 每個人都應(yīng)該像雷鋒一樣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庇×嵴f。 (學生記者 畢櫻軒)
80 后代表:李鵬(自動化工程學院輔導員、援非志愿者)
——不求轟轟烈烈,但求心靈滿足
3 月5 日下午,青島重慶路第三小學教室里,一位80 后青 年志愿者正在與新市民子女親切交流,與孩子們共唱《學習雷 鋒好榜樣》,通過講述雷鋒、微塵的故事與孩子們分享自己對雷 鋒精神和志愿服務(wù)內(nèi)涵的理解。他便是我校自動化工程學院輔 導員李鵬,2009 年他作為志愿者赴利比里亞援非一年,服務(wù)于 對外漢語教學崗位,克服氣候、生活條件惡劣、戰(zhàn)爭不斷等困難 將漢語教學的影響不斷擴大,學生達千余人,并被評為2010 年 度“感動青島十佳人物”。
“多年后再次重溫《學習雷鋒好榜樣》,好像回到了少年時 代。‘五講、四美、三熱愛’是我們這個年代最經(jīng)典的口號,從兒 時參加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到現(xiàn)在樂于從事志愿者工作,應(yīng)該是 受小時候教育的影響吧”,剛剛結(jié)束“續(xù)寫雷鋒日記 爭做優(yōu)秀 志愿者”活動的李鵬對記者說。在他看來,雷鋒精神與志愿者服 務(wù)各有特點但又不乏相通之處,雷鋒精神寄予的是老一輩對集 體意識的向往,志愿者服務(wù)則體現(xiàn)新時代青年人的熱情,但兩 者都需要無私的付出,不需要做出轟轟烈烈的事情,但求獲得 心靈的滿足和情感的充實。其實志愿者服務(wù)就是雷鋒精神在新 時代的體現(xiàn),新時代學雷鋒一定要重行動,而不能喊空號,這樣 社會才能更加和諧。 (學生記者 徐 萍)
90 后代表:劉魯佳(國際學院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會長)
——幫助別人,是我們永恒的信念
“做好事不需要等到雷鋒日才做,每天做一件好事是我們 一貫堅持的信念”,90 后的劉魯佳對“雷鋒精神”這樣理解。
劉魯佳帶領(lǐng)的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是一個公益社團,“手語角” 作為該協(xié)會的傳統(tǒng)活動已開展4 年,她認為學好手語不僅使自 己有能力幫助聾啞人,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個平等的交流平 臺,不再讓大家用憐憫的眼光對待他們。“雷鋒精神不只是幫 助,還有相互尊重”。在青島市中心聾校的義工活動中,劉魯佳 為聾啞學生開展“網(wǎng)絡(luò)營銷”主題班會,幫助聾啞學生開辦網(wǎng) 店,把制作的手工藝品通過網(wǎng)店賣出去以培養(yǎng)他們自力更生的 能力。
在空巢孤寡老人“1 對1”的活動中,一位姓戰(zhàn)的老奶奶與 劉魯佳團隊有著深厚感情,他們由最初的到家里打掃衛(wèi)生到奶 奶主動要求一起坐下來嘮嘮家常,讓戰(zhàn)奶奶不再孤單。劉魯佳 說,在這樣無私奉獻的志愿活動中同學們逐漸學會了理解父 母、關(guān)愛老人,志愿服務(wù)不再是刻意而為之的事情,而變成了她 生活中的一部分。
借著“雷鋒日”的契機,國際學院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也開始行 動,舉辦“諾亞方舟,讓愛起航志愿活動月”、“手語大賽”等活 動,號召大學生廣泛地參與社會志愿者活動。 (見習學生記者 申永志 孟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