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略論求全的中國人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湊十湊八"的"惡習",譬若淮南八駿、羊城八景、西湖十景之類。恍若其中有一行不若其他的好,愣是不幸湊到了七駿,或九景,那必然要使出濫竽充數的本領,硬是附會一番。倘若真的湊不齊--抑或超過了的話,那真是不幸之大不幸,大抵連本地有什么景色或人才都不會被人提及了。湊八湊十,才能讓人記住、贊嘆,這便是國人的"國民性"。
那么形容詞呢?好的自然是十全十美,惡的便是十惡不赦。若只是用于湊個景、記個人、作個詞,這大抵是無礙大雅的,但可怕的是國人連看人看事都習慣湊十湊八--即所謂的"求全求盡"。譬若我們的英雄,那便一定是"高、大、全";我們的制度,那便是"好、善、完";我們的下一代,那便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聽聞最近還有幾個省份高考要改革,務必使下一代"文理兼修,全面發(fā)展"。那么反之呢?我們的敵人便一定"罪無可恕";做錯了一件小事便可以"因小見大,窺管豹知"。
從哲學的意義來論,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矛盾具有普遍性,也因此沒有絕對的對錯。從歷史的意義而言,沒有任何人物、思想、制度是永恒正確的,也沒有所謂"永恒的真理"--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一切真理都是相對而言的,就如牛頓的經典力學只適應于低速運動條件、比薩斜塔實驗的結論在理論上錯誤一般。
我們在思考一個人、一件事、一個制度的正確與否、完善與否時,不應過早便下"死論",而應"蓋棺才定論"。此前有兩件新聞,一是某些學者依據文獻重塑"雷鋒形象",二是沸沸揚揚的"陶汝坤毀容事件"主角非官二代的身份被澄清,這兩件事實際上講的都是不求全的道理。其中是非曲折姑且不論,但認識到"一惡非盡惡、一善非盡善"的道理,這便是 "網絡水軍"們素質的重要提升。
求全求盡,是古時所謂的君子之道,而古希臘人民辦奧運會也是希望自己能更接近"完美的"神靈。但是哪有所謂的十全君子?又何來有希臘的人民羽化飛升過?金庸筆下少林七十二絕技,也僅有一名圣僧曾兼習一十三門,自稱習全習盡的,不過是用小無相功"招搖撞騙"的鳩摩智罷了,此人卻是非圣而近妖了。
因此,當有人指責、狂呼、絕贊之時,我們不妨平下心來,問問李剛事件的真相,想想抵制日、法貨的愛國人士究竟如何,那一腔的"熱血"、講出的豪言定論怕是能卡在喉嚨眼里吧。
真真正正的"求全求盡"不是一個口號或要求,而是一種態(tài)度。
(社會發(fā)展學院 11社會學1班 謝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