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一位老人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是如此 地讓人猝不及防。
雖然,自摔跤以來老先生已經(jīng) 在醫(yī)院住了一年有余,時好時壞, 我也慢慢習慣了每周去醫(yī)院的日 子,但是看著藍色監(jiān)視屏幕上起 伏著的曲線漸漸變成直線,還是 不敢相信那個慈祥老人,就這樣 突然離去了,從此之后只能懷念。
2004 年,在一次偶爾的大學 課堂上,一位老師在提到“瞿葆 奎”時,后面的每一次都稱“先 生”,整堂課都在聊他和先生的 僅有的幾次經(jīng)歷。彼時的我,便 對這位學界泰斗景仰不已,可惜 那時沒有機會見到,只有“高山 仰止”般的崇敬之感。2007 年, 初到華東師大,終于在略顯簡陋 的工作室中第一次見到了精神 矍鑠的先生,先生面帶微笑坐在 硬板凳上,神情從容而淡定,目 光溫和而堅定。久聞老先生要求 嚴格,可能是由于隔代親的緣 故,初見之下覺得并非想象中的 那般不可接近??偸菓涯钪切?峨冠博帶的大師,而今,能夠侍 立在一位自己尊崇、敬愛的名師 旁邊,恭執(zhí)弟子之禮、有事服其 勞,該是何等奢侈的幸運,不禁 暗自得意。我也開始和其他人一 樣,稱呼老人家為“先生”,以至 到后來,在我們的心目中,可以 有很多個張先生,李先生,但是 “先生”就只有一個。
漸漸地和先生熟悉了,開始 幫助先生處理一些簡單的事情, 因為一開始在文科大樓,離系里 較遠,幫老先生拿拿報紙、取取 雜志。先生告誡我們要精讀一些 教育原著、名著, 讀一些“看家 書”,并且分送給我們一些專業(yè) 書籍,告訴我們每期的新雜志, 要翻翻標題,看看別人在研究什 么,遇到感興趣的文章要仔細閱 讀。一早告誡不要只做 “圖書 館”,也要做“出版社”,也敢于 寫一點“大文章”。先生不時地 教導一些常識,比如說寫信封、 寫便條,說研究生不要再在這些 基本問題上犯錯誤。傍晚在陪先 生回家的路上,遇到的每一個熟 悉的人先生都耐心地打招呼。先 生給我的印象似乎始終是和藹 的、慈祥的。
然而之后不久也讓我見識到 了先生的嚴謹和嚴格。當時先生 正在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教育名 著叢編》,工作室的研究生在幫 忙做一些校閱工作,因為偶爾的 疏忽在一本書的腳注上留下了一 些問題,先生便把所有在工作室 的學生召集到一起,從主編《教 育學文集》說起:《教育學文集》 積十年之功,匯集150 位研究者 的心血,共 26 卷,30 冊,計 1800 萬字,其間不畏寒暑,未曾有周 末、假日,未曾在零點之前休息, 嚴格的一天三班倒。再說到眼前 的這本書,告誡說“標點符號”、 “注釋”、“參考資料”等等,看起 來似乎“微不足道”, 但卻蘊涵和 體現(xiàn)著學風、文風。注釋的形式更 有統(tǒng)一的規(guī)范, 要著眼于讀者的 閱讀方便,提供足夠的信息讓讀 者可以“按圖索驥”。年邁的先生 對學術的嚴謹讓我們敬佩不已的 同時,更覺不好意思。
一次午睡過頭,下午三點過 后才到工作室,先生已經(jīng)坐在位 子上,泡好了茶,在靜靜地閱讀, 看到我進去了,抬頭問了句“睡飽 了吧?”,我不敢作聲。等我坐定 后,先生就說起了他對學生的“三 個一點”的要求,即覺少睡一點, 天少聊一點,影視少看一點。并且 舉了施良方老師的例子,說施老 師在讀書的時候,先生經(jīng)過施老 師的宿舍,看到他在與人下象棋, 回來的時候,看到施老師還在下 象棋,第二天,他就對施老師說, 我們的專業(yè)是教育學,不是象棋 學,下象棋可以,凈下象棋不行。 雖然現(xiàn)在條件好多了,但是還是 要抓緊時間?!捌ü梢桶宓式Y 盟”,事后,先生還給我們寫了一 個字條:“時間過得快,一個學期 快要結束了,要抓緊一點,時間是 不可逆轉(zhuǎn)的,經(jīng)常要為學習和時 間‘盤點’,不要做自己學習的糊 涂人,不要做自己時間的糊涂 人。”此后,我?guī)缀趺看味荚谙壬?之前到工作室。
元旦,相約去看先生。進門以 后,發(fā)現(xiàn)桌上已然擺好了水果和 餐巾紙,先生在書房兼臥室的小 房間里看書,很開心地出來迎接 我們,招呼我們落座。圍著先生坐 定后,先生不停地招呼我們吃水 果等,直到我們每個人的手頭都 有了以后,先生又開始了第二輪 的招呼。先生還是一如既往的健 談,而且記憶力驚人,五十多年曾 經(jīng)僅僅為他做一碗好點飯菜的 人,他也依然清楚地記得他的名 字。先生娓娓道來,老先生走的路 多,看的書多,經(jīng)的事多,受的罪 多,可謂見多識廣。所有的這些對 我們來說都是陌生而且好奇的。
到了該告辭的時間,我們提 出看看奶奶,先生愉快地答應了。 奶奶和我們每個人握手祝福。和 老先生合影以后,不敢打擾。先生 執(zhí)意要送我們出門,走出門前的 巷道,還能看到先生站在門前舉 著手和我們道別。
后來,和先生更加熟悉了,聊 到一個先生感興趣的話題,先生 經(jīng)常半夜親自翻找原本英文書 籍或者早年出版的書籍,找到后 再來隔壁房間讓我仔細閱讀。而 陪先生吃早餐,是雷打不動的 “五個一”,一碗牛奶、一碗稀 飯、一個雞蛋、一個饅頭、還有一 條魚。偶爾外出,先生還會帶我 去吃吃肯德基、麥當勞。一次陪 先生去華山醫(yī)院,人滿為患,先 生戲稱“華山國”,熱鬧如南京 路般。中午回來,已到吃飯時間, 先生執(zhí)意留我吃午飯。因為原本 只有先生和阿姨兩人吃飯,所以 飯菜份量極少,今天,因為奶奶 事先已有留我吃飯之意,在我和 先生外出時,已經(jīng)囑咐阿姨,多 做飯菜了。先生一再叮囑我多吃 點,不停地夾菜。一碗包菜,一碗 熏肉和火腿,一碗南瓜,一碗蒸 蛋,一碗涼拌西瓜皮,半個咸鴨 蛋,其實,于我們?nèi)艘呀?jīng)是足 夠了。我按照平日的飯量盛了米 飯,先生看見了說,不夠,再加, 我添了一點,還不夠,再加,終 于,碗冒尖了,先生說,差不多 了,吃完再來一碗。于是我很辛 苦地吃完了飯。飯畢,收拾碗筷, 發(fā)現(xiàn)桌上的菜,先生幾乎未動, 于是忍不住低聲問阿姨,是不是 今天的菜,口味太淡,不適合先 生。阿姨的話,讓我剎那感動。阿 姨告訴我,先生平日吃得還可以 的,今天因為沒來得及出去買 菜,而且你在,先生擔心不夠吃, 所以今天沒怎么吃。我是一個注 重細節(jié),且容易被細節(jié)感動的 人。或許,這只是阿姨的猜測之 詞,但是,已經(jīng)足以讓我感動了。
再后來,我留校工作了,去先 生家的次數(shù)相對少了,但是遇到 問題或者工作上的事情總會去一 村,聽聽先生的訓誡。先生也依 然不時給我寫字條,時至今日已 經(jīng)積攢下滿滿的一大紙袋了。先 生還跟我講了他當年留復旦大學 工作時任校務委員會秘書,跟隨 陳望道先生一起工作時的經(jīng)歷, 叮囑我工作中應該注意的一些事 情。再接下來先生生病住院了, 于是也習慣了去醫(yī)院跟先生聊聊 天,浮世繁華,云淡風輕,遇到問 題、遇到事情,總習慣在先生那 里尋找到一片安逸,獲得簡單而 安然的幸福,然而這一切戛然而 止于今年的這個暑假。
先生常說自己所做的只是 “鋪路架橋”的角色,愿意為教 育學界做一點“灑掃庭除”的工 作,在教育學的教學和探究上,讀 讀書,教教書,編編書,本本份 份,平平常常。于我而言,心目之 中的“師者”形象,更多的是鋪 路工,為“學”者筑路;是更夫, 讓夜晚的人們有更踏實和溫馨的 夢。月光照亮了你的窗,你溫暖了 別人的夢。
歲月流觴,生老病死,我們終 究敵不過歲月,然而總有一段記 憶溫暖了時光,而且占據(jù)著恒久 的位置,清水無香,先生品格和 精神默默地影響著后學,百年不 凋,歷久彌香。
寫罷至此,桌面玻璃板下先 生熟悉的字體赫然紙上 “為人、 為學、為事———學會做人,學會做 學問,學會做事”,督促,提醒,鞭 策,抑或是責備?;蛟S我們都能朝 氣蓬勃地投入新的生活,好好工 作,快樂生活,這更是先生樂意 看到的。
?。ㄗ髡呦祵W校辦工作人員 孫勇)